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论文_董祥翔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期活动主题,设计问卷调查表,按照活动计划、分析、实施、效果确认与检讨的步骤,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11.11%提高到72.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健康教育;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258-02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但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在医疗方面也可以提升医院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医院“上下一体,团结和谐”[2]。所谓品管圈(QCC)即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的组成一个团队,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3]。现将品管圈的工作方法运用于我血管外科提高患者健康教育重效率中。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5月20日—6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血管外科病人45人出院,其中男28人,女17人,年龄在36~82岁之间;收集2015年10月20日—11月20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管外科病人48人出院,其中男32人,女16人,年龄在42~85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婚姻状态、生活习惯、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小组成员总共10人,选定圈长、圈名及圈徽。

2.2 主题选定

QCC各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提出6个需要改善的问题,每个圈员对每个问题评分,最后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选为本次活动的最佳主题,并且用甘特图拟定出本次活动的计划表。

2.3 现状把握

发放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包括入院宣教、饮食、活动与休息、特殊检查、疾病相关知识、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复诊时间等内容,总共12个条目,问卷总分为100分。知晓率=健康教育问卷80分以上人数/接受问卷调查总人数×100%,2015年5月20日—6月20日出院患者总共45人,其中80分以上的有5人,知晓率为11.11%。

2.4 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值、改善重点,结合圈能力,计算出目标值为67.58%。

2.5 原因分析

圈员根据改善重点,通过头脑风暴,采用鱼骨图,从人机料法环5个要素对改善重点进行分析[4],找出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见图一)

图一

2.6 对策拟定与实施

针对要因,根据80/20原则,圈员拟定对策进行实施。对策1、医护联合查房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力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交流沟通的能力[5],因此将所有责任护士分配到各医疗小组,分管相应床位,早晨查房后各护士全面评估所管的病人,了解病人的动态。对策2、全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每周开展业务学习,之后护士长出题或抽考,90分为合格,对于考核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再次讲解。对策3、将健康教育分为入院、围手术期、恢复期和出院四个阶段,对患者进行集中宣教和个别加强宣教,利用公休座谈会的时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阶段最需要了解的知识点,使之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在讲座结束后,可进行有奖知识抢答,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中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6]。对策4、根据工作量实施弹性排班,加强巡房次数,多与患者交谈,评估其心理状态,对无陪或缺少家庭关爱的患者适时安慰,加强关怀,鼓励其与同房病友多交流,减少孤独;实行责任到人的整体护理,在患者床尾悬挂巡视宣教卡,健康教育后由护士和患者或家属进行双签名。护理组长或护士长每日下午巡视病房,抽问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及护士满意度情况,对患者重点关心的问题及知识薄弱点再次补充强调,并在晨会上说明。对策5、制定本科室健康教育手册(包括医院及病区环境介绍、特殊检查、常见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药物、饮食等),定位挂放,方便取阅;制定科室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展板,定在走廊醒目位置;对策6、严格执行陪客制度,限制探视的人数,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整洁。对策7、护士长通过过程评估和终末质量评估以及针对患者的反馈,及时有效的了解患者需求,发现问题和隐患,进行后续的持续质量改进。将健康教育执行量与质结合,量化后与护士绩效挂钩。

3.结果

3.1 有形成果

通过对策实施,于2015年10月20日—11月20日,血管外科出院患者共48人,健康教育问卷得分80分之上有35人,知晓率为72.9%,参照设定目标值67.58%,目标达成率为109%。见表1。

4.体会

4.1 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了,能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7]。

4.2 品管圈开展以后,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随着培训考核力度的加强,健康教育制度、流程及措施各种落实,使护理人员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增加个人专业知识,提升自我管理,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4.3 品管圈的活动提升了护士形象,使医院护理工作全方位、多元化、人性化的发展,增强团队凝聚力,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质,提高病区整体形象。

4.4 品管圈的开展对于医院来说利于医院的不断发展,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象,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维新.使用临床护理三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

[2]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3]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4]郭佳华,赵洁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M].中国伤残医学2015年23卷第4期.

[5]马志芳,李爱珍.医护联合查房模式在骨关节科中的应用效果[M].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32卷03期.

[6]周建日.协同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探索应用[M].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16卷32期.

[7]唐维新.使用临床护理三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5.

作者简介:董祥翔,女,1984年01月13日出生,籍贯:扬州;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董祥翔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论文_董祥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