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目的:对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8例急诊危重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名患者,观察组采取常规的抢救流程,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抢救,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应用效果
急诊科作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患者多为危重和急症患者。与其他护理相比,急诊护理的时效性十分重要,当然护理的质量也要保证。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救治,很可能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进而会使得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甚至死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和落实,传统型的急救模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模式。人性化的全程护理模式逐渐被患者和护理人员所接受。本文研究了49例实施全程护理模式的急诊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98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名患者。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1.9±2.2)岁。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1.1±1.1)岁。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患者进入急诊室后,根据常规的急诊流程进行抢救和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实行全程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在接到120急救中心接诊通知后,立即联系院前急救人员,对患者的意识状况进行了解以做出初步诊断,安排好入院抢救的场所、准备好所需物品,通知医生待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分工合作,一名护理人员通过进一步与院前急救人员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病因,其他护理人员负责安排患者顺利进入抢救间,进行相关的抢救和护理工作。[1]
参与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积极与医生配合,从而使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及时为患者吸氧,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抢救所需药品提前准备好。详细记录抢救过程。若患者还有一定的意识,护理人员应给予恰当的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坚定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针对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适当使用约束带,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还应不断提高基础护理的整体质量。意思就是,要按照特级护理的质量标准开展抢救工作。抢救室里的抢救设施要准备齐全。此外,急诊危重患者一般都有大量的管道。因此,对于危重患者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护理,保持管道通畅,避免管道扭曲的情况出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为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之前应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在抢救患者时,相关的检查准备要做好。根据患者病情准备好相关的仪器及设备。及时联系相关科室,安排好陪患者转运的人员,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将抢救所需药品及仪器备齐,护送患者做各项检查并安全转运至其他相关科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转运之后,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并在交接单上签字确认。[2]
1.3评价标准
抢救成功率:采取急诊抢救脱险标准。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并安全转运至其他科室。
护理满意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标尺上面的10个刻度来表示,0-100mm。0mm表示不满意,100mm表示非常满意。护理人员将其发放给患者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5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采用?2检验,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49例患者,抢救成功45例,抢救成功率为91.84%;观察组:49例患者,抢救成功48例,抢救成功率为97.96%。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可知,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58.5±4.6)mm;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4.4±4.2)mm。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很快,必须进行准确、及时的救治,稍有延误便可能会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对待各种突发事件能够冷静的进行处理。护理人员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关系,密切合作,确保各项抢救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生与护士之间还要加强交流和沟通,还要及时、准确、客观、认真的记录患者护理的相关信息。[3]
对急诊危重患者实行全程护理模式,有利于加强与救护中心之间的联系,在患者入院之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因此,可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入院后可以立即展开抢救工作。并且建立了一套危重患者的抢救流程,更加方便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患者实行全程护理的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保证患者的人格和知情权得到尊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各项必要的护理,对于患者存在的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树立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关心安慰患者,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抢救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对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并且有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全程护理模式是抢救危重患者十分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简介:刘冬梅(1980-),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事急诊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吴美娜.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5):669-670.
[2]杨建红,何淑慧.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5,(12):178-179.
[3]钱琼.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15):1433-1434.
论文作者:王晨 刘冬梅(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9
标签:患者论文; 危重论文; 急诊论文; 全程论文; 满意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成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