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实施规模经济战略的十大关系_规模经济论文

乡镇企业实施规模经济战略的十大关系_规模经济论文

乡镇企业实施规模经济战略的十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乡镇企业论文,规模经济论文,战略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乡镇企业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原始积累,已完成了它的第一次飞跃。90年代,是乡镇企业大跨度、跳跃式发展,实现以质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第二次飞跃阶段。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使乡镇企业的许多优势将不复存在。为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形成乡镇企业的规模经济,才能取胜,才有后劲。怎样探索乡镇企业发展新思路,总结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的实践,笔者认为,乡镇企业实施规模经济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一、总量与质量的关系

世界工业化的实践告诉我们,规模经济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大企业、企业集团和集团公司,不论在产品开发、质量保证和节约成本、降低价格上,都促进了资本集中,其结果是把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进一步和大幅度地降低交易成本。从我国来看,乡镇企业已有数十家在国家大型企业行列里的经济实力排行榜上进入前100强。在本世纪内,将会崛起一批年产值数十亿元、利税上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但目前乡镇企业从整体上看是起点低,规模小,布局分散,设备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差,经不起市场竞争的挑战。在当前改革进入实质性的转换阶段,市场将占主导地位,仅靠“船小好掉头”已不适应新形势了。为此,必须把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或企业规模结构作为重要内容,最终形成大规模的经济单体和群体,从而走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之路。因此,要扩大总量必须先扩展单体规模,这是扩大总量的基础。而要扩展单体规模不单纯是数量的积聚,还必须以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企业,这是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要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来改造现有企业,通过改造,使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品种增多,附加值增加,进而达到总量与质量的统一。

二、高速与高效的关系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产值平均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发展,上缴国家税金和企业利润也以平均每年25.7%和33.2%的速度增长。乡镇企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最大的增长点。但也不能不看到乡镇企业亏损面存在着不断扩大的趋势。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有7%的亏损面,有十万多家乡镇企业倒闭。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弱小的企业大部分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设备、内部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低,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也都比较低,一旦遇到市场不景气,就难以抗拒较大的风浪,很容易“翻船”。据对苏南部分县市调查,目前乡镇企业效益滑坡、利润锐减的原因主要在于成本核算方法的改变减少了企业利润;高额负债经营、巨额利息支出削弱了企业资金积累能力;原材料涨价、银根抽紧、市场瞬息万变为企业降本增利增加了难度。规模经济必须要有规模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任务。当前乡镇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调整考核导向和产品结构,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是当务之急,信贷政策倾斜和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在经济工作中,要明确发展速度要以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前提的观念。乡镇企业应在上规模、上水平、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有个大发展。只要有市场、有效益,注重产品质量,发展速度就应尽力加快。乡镇企业阶段性的效益滑坡也可以得到有效制止。

三、规模与市场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越来越融为一体,这就使乡镇企业竞争的范围、对象、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狭小的经营规模与大市场竞争激烈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乡镇企业要不断深化改革,再造机制优势。在体制上,要继续发挥“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到市场中去”的优势;在企业组织结构上,通过“聚核”,组建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进一步开发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有效地将国内外两个资源的优势结合起来。扩大对外开放可使乡镇企业更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继续发展壮大。要树立乡镇企业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观念,按照国际市场要求和国际惯例组织生产和经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老产品要通过科技进步创出新名牌,扩大市场覆盖面,以进一步推动规模经济的发展。

四、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尽管改革开放15年来乡镇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但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甚至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固定资产的过快增长扩大了资金、能源、原材料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受到影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地区布局、行业布局等方面与城市工业趋同现象严重,加剧了城乡工业不少行业中加工能力过剩和普遍开工不足的状况;乡镇工业的过快增长成为全国加工工业过热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逐步下降,留利水平低而不稳,特别是利润率的下滑局面未能扭转。因此,“九五”期间和今后十年乡镇企业的发展,既要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也要考虑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在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予以统筹规划,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原则,继续发挥乡镇企业灵活机制的优势,加强和健全宏观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基建调控保持固定资产的合理增长,如以今后十年保持乡镇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2%左右的速度,对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增长也应保持在12%左右为宜;通过资源调控促进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经济发达地区应更多地发展与城市工业协作配套的生产项目,同时要把发展重点应放在农副产品加工和当地资源开发上,逐步形成城乡工业之间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通过信贷调控引导乡镇企业的稳定发展,信贷应集中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产品和企业,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税收调控创造平等的外部竞争条件,全国性税制改革的规范化和统一性已成为强化宏观调控的重大措施之一。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乡镇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乡镇企业应适时利用其灵活经营的机制,自觉地适应宏观调控的正确导向,加速新产品的开发,重视产品质量和产品的适销性,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规模效益。同时要长远规划,积极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对现有企业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科学地寻求股份制、企业集团、租赁、联营、兼并、拍卖等各种发展和联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才能实现对乡镇企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

五、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我国的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是依靠农业的积累投入发展起来的。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反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改革开放15年来,全国乡镇企业以工建农、以工补农资金累计达900多亿元,相当同期国家对农业投入的80%,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但从总体上看,农业的基础地位还相当薄弱。目前农村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传统农业还占主导地位;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还不高;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农业还是一条短腿。今后一个时期,乡镇企业的高速高效发展,将提供浓厚的支农、建农资金,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的集约经营水平,这是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为此,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业的现代化更依靠乡镇企业作强大后盾。

六、沿海与内地的关系

进入90年代以来,先行一步的沿海乡镇企业在有了较好发展的基础上,走上了上水平、上档次、上科技、外向型的提高之路,出现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突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积聚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需要向外释放“热能”同时在释放过程中进一步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构以及解决资源匮乏等问题,从而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实力。而起步较晚的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设施等种种“先天不足”,仍然苦于找不到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尽管有些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可就是发挥不出优势。近年来,东部沿海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制定的“西进计划”,中西部有关省区积极选择项目与工业小区,主动与东部地区结对子,农业部已批准的第一个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正在实施。实行这种以资产为纽带,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遵循市场运行法则的平等合作,有利于充分调动起双方的积极性,并确保合作的长期进行。其走向是形成一个以东带西、以城带乡、以大带小、以富帮贫、整体推动、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必须使全国90%的农户进入小康最低线。然而东部与中西部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正在呈不断扩大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东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为此,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全国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大提高,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这是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东部地区乡镇企业要把发展重点放在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上,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向效益型、外向型转变;中西部地区企业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矿业、建材、小水电等资源性产业,特别是面向两个市场,走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推动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集团化、外向化的发展。

七、外延与内涵的关系

在乡镇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一个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大主要依靠“到处铺摊子,拼命上项目”的方式,通过外延扩大生产来实现。而到了今天乡镇工业已具有浓厚实力的阶段,应坚持从外延扩大再生产转化的方针。除了高新技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继续开发新兴项目外,对现有企业主要利用原有的基础和实力,在内部挖潜上做文章,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原有机器设备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集中投入、一次到位可以上规模,小项目起步、滚动开发也可以上规模;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租赁、控股等“聚合”可以上规模,通过老企业的合理分解,嫁接“新枝”,培育新的生长点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对关联度大、附加值高、举足轻重的整机产品可以上规模,上水平,而质量好、批量大的配套小产品通过开发多用途、高科技的新产品也可以上规模。总之,只要市场有销路,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发展经济与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发展经济相比,前者比后者投资少、见效快,且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形成拳头产品和骨干企业。

八、分散与集中的关系

目前乡镇工业地域布局可称“满天星斗”,这虽是乡镇工业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高度分散性以及低水平、平面化的数量扩张特征,给乡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规模不经济,难以形成聚集效益,污染扩散,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占地过多,开发区开而不发,土地利用率极其低下;信息闭塞,不利于企业素质的提高。世界工业化的实践和我国江苏的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实践证明,集中连片开发乡镇工业小区,对于综合利用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市场机制、形成企业规模、治理工业污染、建设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各市、县、乡(镇)都要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和规模化、集约化、区域化战略构想进行规划设计,引导企业参与小区建设,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层次的乡镇工业布局,进而提高乡镇工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统筹解决与小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工业小区的整体优势,又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对工业小区内的新建企业,在立项审批、征地用工、人才引进、产品出口等方面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要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实现工业小区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要严格审批制度,注重实用,不讲排场,没有落实好项目不要过早圈地,以免造成抛荒,搬迁后的老厂要尽快复耕。

九、投资与负债的关系

高比例负债经营的企业,由于受投资利益的驱动,其资金运转形式就是在负债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强烈的“负债饥渴”,只有不断扩大负债才能满足企业经营过程的资金需要。实践证明,企业高比例负债经营,从宏观和微观看,都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正确认识负债经营对乡镇企业的影响,严格把握负债的量和度,也就是适度负债,使负债不超过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负债投资,首先要高起点决策,确保项目水平领先。因负债投入风险大,一旦看不准、上不稳,就会欲速则不达,带来沉重的包袱。为避免失误,每当上新项目,就要认真调研论证,从严把好决策关口,坚持所上项目必须与国家产业政策接轨,与市场走势接轨。高起点决策,确保了负债投入的科学性、准确性。其次,要加强对乡镇企业负债的控制,引导企业适度负债。对自有资金不落实的项目,金融部门和主管部门不予立项,银行、信用社的贷款必须坚持固定资产贷款必须有50%以上的自有资金,流动资金贷款有30%以上的自有资金,降低企业资产负债比例。鉴于目前乡镇企业普遍负债过重的实际情况,应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以提高企业偿还债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如一些企业享受的各种减免税、大部分利润、折旧基金等必须留给企业,用以偿还贷款或增加企业积累,同时建立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制度,从利润、资产盈余、物资提价等方面增补自有资金。最后,在负债投入时要坚持高效率运作,确保投入快出效益。负债投入上规模的目的在于取得高效益。要负债投入就首先得消化银行利息的固定成本提留,要以高附加值消化利率,确保在有投入必有效益的基础上,通过快节奏、高效益运作来缩短投资回收期,使企业尽快甩掉包袱,轻装发展。

十、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问题实际上是摆正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保证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相当部分的企业由于不注意加强自身积累,而用于消费的基金过于膨大,出现了企业高比例负债的恶性循环状态。如企业集体留利偏少,用于企业干部和职工分配的资金偏多;劳动定额过低,计件工资水平偏高,甚至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抬高工价,致使消费基金增支庞大;资金乱支乱用,滥发奖金实物,吃喝招待费用过大;有的甚至把国家减免的税款也纳入分配,减少了集体积累。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办企业偏重于眼前利益,急功好利,注重短期行为,忽视长远利益;经济承包基数过低,给超分配有机可乘;一些企业内部也缺少严格的经济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这是在乡镇企业实施规模经济战略中,搞好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实现企业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也是控制社会消费基金过分膨胀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前要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要适当提高企业利润留成的比例。根据规定,乡镇企业税后利润的60%以上应用作企业再生产发展资金。

②企业的折旧基金必须全部留存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

③国家对一些企业实行的减免税金所得的利润只用于积累,发展生产。

④要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重在考核企业的积累水平,如除明确销售、利润、自有资金增长比例等项指标外,还应考核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的规划,即企业内部自我积累和发展的后劲,承包期限一般三至五年为宜。

⑤干部、职工的分配收入必须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奖金发放要有据有度。职工和干部的分配比例一般应控制在1:3为宜。

⑥要坚决杜绝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严禁公款吃喝玩乐,对外业务交际也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切实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

标签:;  ;  ;  ;  ;  ;  ;  ;  

乡镇企业实施规模经济战略的十大关系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