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李健波,贾顺虎,赵攀

(绵阳市中医院普外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观察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另5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可以看到,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14.0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临床疗效更好,术后患者痛苦小,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开腹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154-02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被结石堵塞,影响胆囊内部胆汁无法流出,胆汁浓度逐渐增高,伤害了胆囊粘膜的上皮细胞,造成细菌受到感染引发炎症。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突发性右上腹部疼痛,疼痛时间较长,甚至呼吸和改变体位都可引起疼痛加剧,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具有发热情况。传统开腹手术是临床上首选治疗方式,具有一定效果,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微创手术,给予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疗效确切[1]。我院对此展开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24例,女26例,年龄24~64岁之间,平均年龄(46.2±3.3)岁,病程1~7日之间,平均病程(3.5±1.1)日。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3~62岁之间,平均年龄(44.1±3.0)岁,病程1~6日之间,平均病程(2.8±0.5)日。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2]:(1)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检查确诊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均通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同时患有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上腹有外科手术史者。(3)依从性较差者,无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1.2 方法

给予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将人工气腹压调至规定范围内,在肚脐孔处开一孔放置腹腔镜和操作器,查看腹腔内情况,找到胆囊进行观察,将胆囊管和动脉分开,剪断动脉后将胆囊拿出,清洗腹部并检查有无残留结石,在切口处放入引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在患者上腹部进行切口,打开腹腔观察内部情况,发现胆囊后取出,清洗创面并在切口处放入引流管。术后给予所有患者抗生素药物3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根据VAS评分标准[3]:0分属于无痛;0~3分属于有轻微疼痛,患者可以忍受;4~6分属于疼痛明显并影响睡眠,尚可忍受;7~10分属于有强烈疼痛感,疼痛难以忍受,影响睡眠、食欲、生活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肝胆外科常见的突发性疾病。症状较轻患者可先进行非手术治疗方式,给予患者解痉镇痛和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调节机体电解质酸碱平衡,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经过查明病情后症状无缓解,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4]。

临床上常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给予患者进行开腹取出胆囊,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出现微创手术后,给予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小。由于患者腹部胆囊结构复杂,采用腹腔镜可以清楚观察到胆囊内部情况,准确找到病灶,实现了边检查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视野局限,不易彻底清除周围粘黏组织,而腹腔镜视野广阔,易发现周围粘黏与坏死组织,患者术后引发肠梗阻现象减少。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大大减小,术后恢复快。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到,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00%明显少于对照组发生率26.00%(P<0.05)。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创伤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领,徐鲲,杨念印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12):1088-1091.

[2]侯湘德,白剑,谢开汉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59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77-379.

[3]曲涛.不同术式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211-213.

[4]邓仲鸣,赵云.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预后[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6):418-420.

论文作者:李健波,贾顺虎,赵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_李健波,贾顺虎,赵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