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力电缆线路的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胡培杰,周建伟,陈栋,张翔

高压电力电缆线路的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胡培杰,周建伟,陈栋,张翔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高压电缆线路规划中,以安全为主要考虑,针对用户需求,完善线路规划方案,利用有效的规划方案指导基层人员,便于增强整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合理选择导线截面,根据电缆流量大小来确定线路规划过程,对线路采取合适的敷设方式,将导线的载流量作为主要依据。加强输电线路保护,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和防雷装备,以免线路运行环节发生意外。

关键词:高压电力电缆;线路;关键技术

电力行业的进步和我国市场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供电企业要尽可能的保障电网体系的可靠、稳健运行,最大化的体现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意义。相关工作人员也要积极研究相关技术措施,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确保高低电力电缆线路的顺利运行。

一、高压电缆的特点

电力电缆按照绝缘材料分为油纸绝缘电缆、塑料绝缘电缆和橡胶绝缘电缆三类。橡胶绝缘电缆主要用于6kV及以下输配电线路中,油纸绝缘电缆可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中,但敷设时需要充油,安装较为复杂,目前多采用塑料绝缘电缆。按塑料材质,塑料绝缘电缆分为聚氯乙烯绝缘电缆、聚乙烯绝缘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前两种电缆性能各有不足,所以高压线路多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这种电缆电气性能好,并且对于敷设安装条件适应性强。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结构由里至外分别为铜导体、半导体带、挤出导体屏蔽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挤出屏蔽层、半导体带、铜网编织层、铝波纹套管、外护套和石墨层,总共10层,可见其结构还是相当复杂的。

二、电缆输电线路在规划中的不足

(一)电缆路径不合理

规划输电线路的环节,相应人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输电线路的运行路径,同时在此环节,缺乏技术指导。没有意识到电缆路径对输电线路运行效果的影响,加强安全防护,更好地提升线路的安全运行,电缆的敷设不合理,没有增添防护装置,未考虑居民用地的占用问题,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

(二)专业能力不够

设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限,无法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用户,比如在规划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方式的环节,没有体现出电缆敷设的多样化。由于部分人员个人的专业能力不足,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展示个人的专业化程度,导致电缆敷设不合理,采用的敷设方式不正确,不仅无法保障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还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三、高压输电电缆关键技术策略

(一)合理的敷设方式

根据线路运行的实际环境,考虑线路敷设方式,比如直接敷设、暗敷设等方式,对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将隧道式、直埋式、沟槽式等多种方式进行选择,从具体情况出发,加强对线路敷设方式的正确选择。改进线路敷设方式,对于环境恶劣情况下的电缆,采用改进方式进行敷设,对于长期不同的排水系统,需要加强线路安全防护,采用新型方式提高线路敷设质量。

(二)建立配网线路设备信息统计系统

电力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投入了较多的资金,故在该种情况下建立配网线路设备信息统计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更新线路设备的规定以及事件等进行记录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种设备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确保配网线路是完整的,如果发现线路存在设备缺失的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将统计数据的工作做好后将其进行整理上报,这可以防止出现重复上报的情况,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将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母线槽安装

电力电缆的敷设的工艺相对复杂,通常需要借助于母线槽设备,首先要有效控制施工工艺的关键流程,严格按要求对配电柜及变压器进行安装和质检,在此基础上再配置母线槽,绝对不允许在未经严查的情况下安装母线槽。在安装母线槽之前,首先要全面系统地检查母线的绝缘电阻,必须在保证绝缘电阻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才可安装母线槽。同时,在悬挂吊杆的选择上,也应与母线槽的实际重量进行充分匹配,还应确保吊杆安装过程中螺母的灵活性,避免采取强力上紧行为,吊杆与地面之间至少应保持2.2米以上的高度,对母线槽支架进行精准定位,以有效确保母线槽支架的平稳性和固定性。此外,还应对母线槽两段密封性进行反复确认,并对槽外壳及两侧安装接地线。

(四)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对于一些存在热源以及严重腐蚀与污染的地区,是不适合敷设电缆的,以尽可能降低外界环境对电缆的负面影响。采用沟槽式对电缆进行敷设的,应以波浪状的形式在沟渠内松散地敷设电缆,所敷设电缆切忌过密、过紧,确保沟槽内电缆保持一定的松弛长度,以电缆总长的0.5%~1%为最佳,同时还应合理控制电缆不同方向上土层的厚度,至少应保持10厘米左右的厚度,而对于电缆两段的保护板,厚度至少应达到5厘米。若采用并列形式对电缆进行敷设,则应进行必要的隔离,接头处应尽量错开,避免重合,且至少应错开0.5厘米以上,降低电缆之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性,确保电缆输送工作的独立性。

(五)电缆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接地方式的选择

城市内布置接头工作井一般比较困难,例如,110kV双回电缆接头井的长度约12m、宽约2m,布置难度可想而知,同时,由于过多的电缆接头会降低电缆的运行可靠性,因此,推荐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电缆的中间接头和绝缘接头尽量少,提高电缆可靠性。

为降低110kV及以上电缆外护套绝缘所承受的工频过电压,抑制对邻近弱电线路和设备的电磁干扰,适宜沿电缆线路装设平行的回流线。交叉互联方式适用于较长的电缆线路,且将线路全长均匀地分割成3段或3的倍数段。使用绝缘接头把电缆金属护套隔离,并使用互联导线把金属护套连接成开口三角形,电缆线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流过3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感应电流矢量和为零,就能避免电缆负载能力受流过金属护套的循环电流引起发热的影响。

在雷电或操作过电压作用下,绝缘接头两端会出现很高的感应电压,为保护电缆外护层免遭击穿,因此需在绝缘接头部位设金属护套电压限制器。另外,由于在每个交叉互联段的两端是直接接地,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缆金属护套中的电流能抵消或降低由电缆产生的磁场对周边弱电线路的干扰。

(六)规范设备运行的管理工作

对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可以从4个方面做起:一是电力单位要针对线路设备作好相关的保修维护工作,尽可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二是发现设备老化的情况时,及时对其进行更换,避免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发生事故,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来保障线路的安全运行;三是加大对于维护配网线路设备的宣传力度,建立专业的维修队伍来开展工作。通过定期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等提高其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四是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通过管理体系来对配网线路有清楚的掌控。整个维修团队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其运行的管理环境也要有较好的保障,这可以使得配网线路设备的运行有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电力电缆线路设计以及线路的运行等过程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防护措施,在线路设计的时候需要就其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进行选择,这可以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运行的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鹏.电力电缆线路检查与维护方法[J].河南科技,2018(15):38-39.

[2]伍娟,唐志军,郭艳.低压配电线路电力电缆截面的选择与节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2):82,84.

[3]邓锐棠.配电线路电力电缆运行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6):41.

论文作者:胡培杰,周建伟,陈栋,张翔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高压电力电缆线路的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胡培杰,周建伟,陈栋,张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