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总结临床经验,规范护理操作,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老年患者180例,对其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讨论,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改变。结果: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所有老年患者均康复出院,术中与术后有2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位22.2%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患者;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6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医疗科学技术日益提高,人均寿命日益延长,我国社会人口已呈老龄化趋势,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功能降低,组织修复能力也明显下降,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与类型的疾病,对手术创伤耐受力下降,所承担的手术风险也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多,所以老年患者普外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老年患者180例,对其进行了围手术期方面的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有所降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普外手术应用汇报如下。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老年患者180例,男80例,女100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在75.5岁,90例患者不同程度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其中伴有2种以上的患者20例占9%。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于年龄大,无完整心理适应过程,又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足,易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必须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用最短的时间对病人做出心理分析及心理诊断,耐心热情对待病人,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与家属做好细致的沟通,制定有效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依照护理措施,对普外老年患者实施各方面的护理
1.3 护理措施
1.3.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老年病人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呼吸功能进行性减退且伴随疾病多,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为提高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性,规范化的术前准备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证[1]。在老年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向患者介绍入院后需注意的细节,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能够尽快适应,责任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重视患者心理上的疏导,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180例患者在护理干预下均同意接受手术治疗。
(2)健康宣教。除常规的入院宣教外,本组病例较特殊,70%有吸烟史,且吸烟已经成了“成熟”“成功”以及“自由”“平等”的征象[2]。老年人对吸烟的危害以及吸烟对手术的影响认识不足,因此,在病人入院评估时,发现病人是吸烟者,我们要耐心解释吸烟的危害性,戒烟的重要性,使病人自觉配合。
(3)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4)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在床上排便的习惯。
(5)营养支持。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易发生便秘、反酸等。术前给予饮食指导,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营养,以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
(6)做好患者肠道、皮肤方面的护理,术前依据医嘱对患者进行胃管尿管留置。
1.3.2术后护理
(1)病情护理。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反应差,在应激情况下病情变化快,容易发生意外,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等变化,血氧饱和度值及心电图波形的变化,掌握好输液速度,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不敢咳嗽,使分泌物停留在支气管内,易致呼吸道感染,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予加关注,及早掌握病情。
(2)体位的护理。持续硬膜外麻醉后要平卧6小时,然后改半卧位,全麻后也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预防舌后坠及呕吐物误吸,待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既可以减轻切口的疼痛,又有利于呼吸和引流,老年人由于血运慢,皮肤弹性差,故容易形成褥疮,需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卧姿,定期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排尿困难。为老年人术后最常见的症状,排尿困难与麻醉的选择,腹部切口的疼痛,卧位不习惯等因素有关,个别男性病人与前列腺肥大有关,遇有排尿困难的病人首先要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情绪,然后再行诱导排尿,诱导排尿无效时再行导尿术,但要避免反复插管和长期置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4)腹胀、排气困难的护理。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恢复均缓慢,加之代偿能力差,各种引流、胃肠造瘘术均可引起水电解质的紊乱,常为低钾血症,易造成低钾性肠麻痹,加重腹胀,可采用肛管排气、针灸等措施,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5)切口护理。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衰退,代谢明显减慢,免疫功能低下,组织修复能力也明显下降,同时还伴有一些并发症存在,所以手术切口及创伤的修复时间要延长,特别是老年糖尿病的患者,手术切口更难愈合,在为其护理一定要注意保持切口干燥,勤观察、勤换敷料,出现异常及早报告医师,以便采取措施,争取手术切口尽早愈合。
(6)口腔护理。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松动,为病菌存留条件,容易发生牙龈炎、腮腺炎,故对卧床、禁食病人要定期用呋喃西林、温生理盐水漱口。
(7)安全指导。术后应注意患者安全,老年患者易发生跌倒、坠床风险,积极创建安全舒适环境,保持病室光线充足,设置必要的床边约束带,嘱患者活动时应缓慢,切忌突然站立,若有行动不便患者,应在他人陪同下下床。
(8)康复指导。鼓励协助行动不便患者进行床上早期活动,包括翻身、四肢的锻炼,早期时可协助患者作足踝被动锻炼,以促进血液的循环,避免足下垂和静脉血栓,每天可适当增加患者运动量,促进患者机能恢复。
2.结果
此组患者经保守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临床治疗效果详见表。
3.讨论
随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多,如何使老年患者安全的度过手术前准备阶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康复,痊愈出院是衡量医疗质量的标准之一,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衰弱,而且多伴有其他疾病,手术耐受力较差,给予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对老年病人要根据生理、心理、手术特点用富有爱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来开展围手术期的工作,多观察、多思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手术意外。老年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是加强并发症的护理,重视老年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的重点在于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及早康复。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老年患者180例进行了围手术期方面的系统护理,体会到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结合其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后精心护理治疗,加强护理措施,为保证手术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继荣,刘期,赵建勋.7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外科决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5):1853-1858.
[2]周艳平.老年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7,157(9):79.
论文作者:杨巧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老年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切口论文; 病人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