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医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针灸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采取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其中针刺取穴:合谷、太冲、百会、印堂;艾灸取穴: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Asberg副作用量表评分,综合评价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Asberg副作用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大于对照组的75.61%,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具有积极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盐酸氟西汀
抑郁症作为以抑郁为主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发病率较高,病情呈渐进性发展,逐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针对抑郁症的治疗,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可取得一定疗效,但病情反复、长期用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影响抑郁症患者的疗效、预后。中医学认为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密切相关。既往针对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文献较多,均一致认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此,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旨在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针灸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男患17例、女患25例;年龄范围33.8~67.9岁、平均年龄(49.6±4.2)岁;病程最短2d、最长285d;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6.14±9.56分;观察组44例,男患18例、女患26例;年龄范围42.5~65.6岁、平均年龄(50.2±3.4)岁;病程最短2d、最长279d;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6.48±7.37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盐酸氟西汀治疗,每次20mg,每日1次,持续治疗7日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其中针刺取穴:合谷、太冲、百会、印堂;使用0.25mm×40mm针灸针,进针顺序:左太冲、右太冲、左合谷、右合谷,并垂直于皮肤,刺入;针刺百会,针尖与头皮呈20°夹角时,快速刺入;针刺印堂穴,在提捏印堂穴表皮,快速刺入;上述各穴针刺深度为15mm左右,以得气为标准;必要时,可进一步联合轻柔提插行针法;艾灸取穴:中脘、下脘、关元、气海;点燃艾条至红火状态时,将艾条垂直悬于中脘、下脘、关元、气海上方的1.5cm左右,每穴艾灸2min左右,并将艾灰掸去,进行下一个穴位艾灸;每穴艾炙15min,隔日治疗1次,持续治疗7周。
1.3疗效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Asberg副作用量表评分,综合评价疗效,并作对比分析;HAMD评分因子: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因子、迟缓因子;根据HAMD评分减分率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痊愈:抑郁症状基本消失,减分率≥75.00%;显效:抑郁症状显著缓解,减分率处于50.00~75.00%;有效:抑郁症状有所缓解,减分率处于25.00~50.00%;无效:抑郁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对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Asberg副作用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Asberg副作用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抑郁症的西医治疗上,以盐酸氟西汀治疗为主,疗效确切、治疗适应症广泛,但起效较为缓解,但难以避免发生变态反应、撤药综合征,限制该药对抑郁症的疗效。对此,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大于对照组的75.61%,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具有积极作用;与刘二军[3]等的研究相一致;其中可能机制是针灸刺激辨证穴位,可促使受抑郁性泛化作用的脑神经恢复功能,促进受损脑组织修复。此外,已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与针灸可刺激脑内5-羟色胺、脊髓内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密切相关;此外,脾肾功能低下作为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在本研究中,针刺取穴:合谷、太冲、百会、印堂;其中百会穴可调畅全身经络气血,起到开窍宁神、活血化瘀的功效;印堂穴可调任督二脉的气血,可作为阿是穴,使针感直达病所,改善抑郁症状;太冲穴可疏肝理气,解郁安神,调畅情志;此外,合谷穴具有理气活血、平衡阴阳、解郁安神的功效;针刺上述诸穴,共腠斡旋中焦、健运中气、培补元气的功效。在此基础上,结合艾灸中脘、下脘、关元、气海,起到扶阳固本的功效,与抑郁症的病机呈本虚标实型密切相关[4]。通过艾灸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可共腠扶正祛邪、活血通络、益气回阳的功效,增强疗效[5]。鉴于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Asberg副作用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亦进一步提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具有积极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琴,周德安,王麟鹏等.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因子分析[J].中国针灸,2011,05(10):875-878.
[2]聂容荣,黄春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3,33(6):490-494.
[3]刘二军,张伟玲,白亚平等.针药联合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6):497-500.
[4]谭涛,王金贵,孙庆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2,28(9):16-17,22.
[5]杨丹,翟双庆.从针灸治疗抑郁症考察经脉与神志关系[J].中国针灸,2013,33(4):317-320.
论文作者:李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针灸论文; 抑郁症论文; 疗效论文; 评分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艾灸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