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饲养技术_黄粉虫论文

白粉病的饲养技术_黄粉虫论文

黄粉虫饲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粉虫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饲养设备

1、饲养室 选择背北向南的地方建饲养室,设对流窗,有条件的门、窗上均装窗纱,以防成虫逃逸和虫、鼠侵害。

2、饲养用具 包括饲养箱(盆)、饲养架、温度计和湿度计等。饲养箱最好采用铁皮网箱,规格为60厘米×45厘米×15厘米,还可采用面盆、瓷盆、瓦缸等来饲养。饲养器具均要求内壁光滑,上有纱窗作盖,防止幼、成虫爬出及蜘蛛、壁虎、蟑螂等侵害虫体。饲养架要用木料制作,一般高1.4米,长1米,宽0.35米,每层间隔0.35米,供放置养虫器具用。

饲养前的准备

1、饲料 饲料分精饲料(麸皮、米糠、鱼粉等)和青饲料(各种菜叶等)两种,引种前要准备充足。目前多采用如下配方饲料喂养。1号料:麦麸加少量多种维生素(以维生素为主,喂时才添加);2号料:45%麦麸、加45%米糠,加10%鱼粉。饲料要妥善保存,保持新鲜、不霉变。有条件的养殖户,最好将饲喂的米糠、麸皮经高温高压消毒,一般也可采用隔水蒸20分钟的方法消毒。

2、清扫饲养室 彻底灭除养虫室内的蜘蛛、蟑螂、壁虎等天敌。最好人虫不要同居一室及在室内乱放其他杂物。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饲养管理

1、温度和湿度 黄粉虫生长发育适宜温度25℃~28℃,相对湿度78%~90%,冬季采用室内加温,夏季采用地面洒水的办法来降温,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2、成虫和卵 蛹于箱内羽化成虫后,应及时清理掉箱内废料、蛹皮。添加青料喂成虫时,可加放些新鲜精料。成虫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此时应于箱底铺上白纸,把成虫集中在白纸上,再铺上少量青料,使之在纸上产卵。成虫产卵后每隔2~5天取1次卵(产卵盛期要1天取1次),并换上新的白纸。每次取卵后都适当给成虫添加青料及精料,把产上卵的白纸(卵泊)集中,标好产卵日期,放入空的饲养箱内。每10天为成虫换1次料。换下的料不要马上倒掉(因为料中有较多的卵粒),应集中放好。

3、幼虫 将孵化幼虫从卵纸上移到养虫箱后,立即撒入一层薄的消毒麸皮。随着幼虫脱皮生长,应逐渐多加精料和少量青饲料;在幼虫脱皮时应少喂或不喂饲料,幼虫脱完皮食量大增时,应适当多加精料;1天的投料量以晚上箱内饲料吃光为限,采用早晚投足量、中午补充的办法;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有些老龄幼虫在化蛹盛期后,食欲较差,此时可加喂些鱼粉等,以促进充分化蛹。每隔15天清理1次虫粪,中后期每7天清理1次。在清理粪便前半天不喂饲料。清理粪便的方法,可用筛子筛出虫粪倒掉。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大小不一时,可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龄幼虫10000~15000只,老龄幼虫6000~8000只。

4、蛹 幼虫脱皮14~15次后开始化蛹,化蛹时注意多投青料,以利于化蛹及以后蛹的羽化。每天要及时把新化的蛹拣到另一箱内,并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宜。

相关链接

黄粉虫病害的防治

1、螨害

7~9月份螨害易发生,饵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黄粉虫饵料在此季节要密封贮存,米糠、麸皮、土杂粮面、粗玉米面最好先爆晒消毒后再投喂。另外一点也不能忽视,掺在饵料中的果皮、蔬菜、野菜不能太湿了,因夏季气温太高易导致腐败变质。还要及时清除虫粪、残食,保持饲养箱内的清洁和干燥。如果发现饲料带螨,可移至太阳下晒5~10分钟(饲料平摊开)即可以杀灭螨虫。还可用40%的三氯杀螨醇1000倍溶料喷洒饲养场所,如墙角、饲养箱、喂虫器皿,或者直接喷洒在饲料上,杀螨效果可达到80%~95%以上。但是,预防此病最好的方法是,只有科学养虫,才是杜绝螨害发生的有效途径。

2、软腐病 此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重者虫体变黑、软、烂而亡。主要病因是饲养场所空气潮湿难筛而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发现此状况后应立即减喂青菜数量,清理病虫粪,开门窗通风散潮,调解适宜的温度,及时取出变软变黑的病虫,并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箱投喂,等情况转好后再改为麸皮拌青料投饲。

3、干枯病 此病的症状为病虫头尾部干枯,重者发展到整体干枯而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的青饲料太少而致。在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箱放至较凉爽通风的场所,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

4、敌害 黄粉虫的天然敌害有老鼠、蚂蚁、蟑螂、蟾蜍、鸡、鸭、鹅和狗,在庭院暂养时尤要加以注意和防范。

联系电话:0451-84690154

标签:;  ;  ;  

白粉病的饲养技术_黄粉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