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对话课优质课评比的感悟与实践
◆ 江永芬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实验小学 323900
摘 要: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离不开真实有效的情境。本文笔者以一次优质课为课例,并结合实际教学,从对话前阶段如何巧设语境、对话中如何巧用文本,以及对话后如何让学生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对话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想。
关键词:对话教学 情境创设 兴趣
2016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而本次培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金华市婺城区教研室组织的对话课优质课评比。这次的优质课评比为期两天,主题分别是四年级上册Unit6 Meet my family A Let’s talk和五年级上册Unit5 There is a big bed A Let’s talk, 每天分别有6位教师针对这两个主题展开教学。精彩纷呈的课堂让我过了把学习的瘾,当然也有不尽如意和留有缺陷的课堂,让我反思自己是否也会犯这样的错。本文以本次培训的部分课为例,探讨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对话前阶段巧设语境,让课堂引入变得生动有趣
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避免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操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下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中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情境创设过于繁琐、缺乏整体性和开放性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次活动中,四年级上Unit6 Meet my family这一课中,丁莎莎老师通过一首“The Finger family”来调动学生情绪,在提前设计好的板书中,从family一词中拿下f和m,然后引导说出它们的意义,f means father, m means mother, 然后出示爸爸妈妈的照片,引出本文的一个难点词汇parents,非常简洁而有创意。同样的课堂,好的引入给我们带来了享受,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非常乐意参与我们的课堂。而不顾学生感受和实际,要么好的资源没有得到好的应用,要么引入的材料和学习内容毫不相干,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听这些课,我应该好好反思我平时的教学中一堂课学生积极性高涨的原因,同时更要反思平时学生不够积极和吵闹无序的原因。
二、对话中阶段认真解读文本,巧妙利用Let’s try打开语言运用的切入口
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应从导入一直贯穿到拓展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非易事,教师需认真解读文本,挖掘语言运用的切入口,这些切入口的挖掘可以从文字入手,也可以从图片以及听力材料入手。
在四年级上Unit6 Meet my family 一课,教师A在引入新课后,非常巧妙地把作业本中的听力改编成Let’s try, 并询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Zhang Peng’s family?然后过渡到What about Chen Jie and Amy?而问题的设计也是由易到难,从最简单的家里有几口人到Who are they?第一遍听并回答How many?第二遍听Chen Jie’s family member. Who are they?第三遍听Amy’s family member, 并在回答中处理了文本中的重难点句型和所包含的文化,如:My family has six people. And my little puppy等。让学生感受西方人把宠物当成家人,同时也拓展了cat, kitten, sheep, lamb等宠物名称,为后续的对话角色扮演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处理完“听”这一环节,该教师询问学生“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让学生读一读文本并和同桌讨论,当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借机表扬学生“You are so clever, but I have a question: What’s the meaning of baby brother?”并引出了文本中一些学生可能不太明白的点,但同时一些优秀的学生又能回答这些问题,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对话后阶段注重听读训练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对话
对话课是小学英语的主要课型之一,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围绕主题情境展开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习得目标语言,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本次我所听的12节课中有11节课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语音语调的指导,其中7节课有专门的PPT标注了升降调、重音、连读等。而另外几节课则在听读过程中给予了指导。此环节教师们分别运用了point and read, listen and repeat, follow the tape, read it better等形式,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学习语流。而在对话展现和表演环节运用的最多的是Dubbing show, let’s act等形式。其中Dubbing show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们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而另外的角色则由电脑来播放。而对话表演环节则根据角色需要进行同桌扮演,四人小组或者找自己喜欢的同学进行角色扮演等。其中有一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角色扮演环节,这个班的学生会利用各种道具进行对话,之前我们一直认为是教师提前接触过学生,让学生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后来听说学生上节课上的是美术课,学生便把这些图画剪纸变成了生动的道具。看到学生那么生动的语言,那么富有表现力的对话,我深深的感叹为什么这里的学生那么善于表现,乐于表现!
论文作者:江永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角色扮演论文; 课堂论文; 环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