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新的发展形势对于企业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篇文章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介绍了内部控制的特征和定位,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内部控制
引言: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最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新形势下,我国颁布了关于内部控制的规程和关于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各种指引。
1 新形势下内部控制的特征及定位
1.1特征
对企业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加强内部的监督是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职能,对内部的监督可以和会计共同进行监督。管理部门依据会计的数据记载,去了解分析企业的各种工作的运转情况,依据相关的规范,确认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否是正常,是否朝着准确的路径发展,对于各个职能的主体加强观察和监督,使企业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1.2定位
根据最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控制一个企业良好运行以及发展的必要保证。随着我们国家与世界上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经济区域体的出现以及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以及经营重点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除此之外,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公司治理结构也不断发生了优化,这种优化为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之下,优化内部控制机构可以有效的让企业适应这些变化,推动企业朝着更加长远健康的方向发展。
2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内控环境不佳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最重要元素。任何企业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控制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执行。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模式和风格,组织设置,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以及人力资源政策。从目前来看,一些企业管理者更喜欢传统的管理方法,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只明确了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权,忽视了动员其他职能部门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同时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直接削弱了内部控制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许多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内部控制人员的基本素质较低,这也给内部控制的实施带来了诸多弊端。
2.2 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
对于企业内部管控工作进行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财务和库存方面。从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部分企业对于这项工作没有充分重视,导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面临新形势,企业面对的内部风险越发的复杂,在对内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的基础之上,改进和完善这项工作,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
2.3忽略内部审计建设
企业始终强调加强经济活动的事后审计,对于业务流程的风险预测和情况的预防和分析很少关注。因此,企业的经济活动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其次,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会计部门,权力和独立性不强。此外,财务经理除了审计工作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很难及时发现业务运作中的漏洞。即使审计发现问题,业务负责人通常也不会处理审计部门披露的任何问题。
3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措施
3.1强化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系统的工作内容。因此,系统科学的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效果。国内企业具有执行企业内部控制的系统。管理时间相对较短,企业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环境。企业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企业情况对内部集团进行合理规划。将内部控制管理过程嵌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整体管理框架中,使内部控制管理渗透到集团企业的各个角落,形成内部控制管理。控制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内部控制过程标准化,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组织结构,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化建立。具体而言,从企业内部招聘或选择一批管理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全面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科学评估和分析企业内部情况,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确保委员会的权威和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出内部控制管理的弱点,具体吸收和培养专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招聘方式及时补充专业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尽可能确保专职人员全职,科学地开展工作。同时,要做好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合理开展风险评估
开展企业内部管控工作的基础性条件就是合理的评估企业风险。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单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首先,企业要掌握销售的动态信息包括产品价格、实际耗损、存储量,之后再开始评估工作。其次,合理的评估固定资产状况。企业的固定资产包括厂房、土地、设备等内容,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繁琐复杂,企业要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于资产进行登记和更新处理。再次,对于企业的费用支出进行合理评估。要实现这项工作,对于审批资金的程序和具有的权限要了解清楚,对于资金收支进行强化管理和控制,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保证基本的经济效益。最后,做好相应的财务风险评估工作,确保企业识别风险,规避风险。
3.3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作为动态系统,内部控制需要在水平和垂直链路之间进行连续的信息交换,以提高控制效率。行政机关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沟通,防止各部门发生个人事务。首先,定期举行信息交流会,就问题和单位内部控制的解决方案交换意见。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信息交换和通信机制,通过单位电子信息系统的完善,便于信息共享,使单位员工能够了解信息的内部控制信息。该单位随时随地。最后,该单位还应充分听取员工日常工作的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
4结束语
开展和运行现代化企业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企业的内部管控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管控的措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系统,对于内部管控工作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充分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大鹏,吉津海,支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
[J].会计研究,2015 (01).
[2]张会丽,吴有红.内部控制、现金持有及经济后果[J].会计研究,2014 (03).
[3]樊行健,肖光红.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会计研究,2014 (02).
论文作者:潘申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环境论文; 企业内部论文; 信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