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两大部类、农轻重、三次产业理论的比较研究
两大部类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时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1.与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相适应,社会总生产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只供生产消费;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其产品只供个人消费。2.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还是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都必须保持适宜的比例关系,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两大部类之间既要保持物质平衡,又要保持价值平衡。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的再生产必然表现为第一部类生产与第二部类生产按比例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不能脱离消费资料生产发展的要求,必须与消费资料生产保持比例。
马克思两大部类理论,可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消费品生产的比例关系分析,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比例关系分析、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分析等等。两大部类理论构成这些比例分析的基础理论。
当然,两大部类理论也自有其理论缺陷。其一,两大部类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只可作为抽象的原则存在,其实际应用性较差。其二,两大部类分析是一种纯静态、封闭式分析,既不考虑经济的发展变化,也不考虑对外贸易等外部因素。其三,两大部类分析只是两种物质产品的平衡分析,没有考虑经济中的非物质因素,如服务业等。因此,两大部类理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其局限性是相当大的。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是一种按具体劳动划分的产业形态。农、轻、重和两大部类的关系是,一般来说重工业大多属于第一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比如生产钢铁、机器、能源、原材料等;农业和轻工业大多属于第二部类,因为它们生产的产品大多是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消费资料。但是,重工业不绝对地等于第一部类,比如汽车、运输车即属于生产资料,小轿车就属于直接用于消费的消费资料;同样,轻工业和农业也不绝对等于第二部类,比如,用作原料的棉花和作为种子及工业用的粮食就不属于消费资料。可以说农轻重与两大部类,既可以大体归类,又有交叉。
农轻重理论和两大部类理论相比,在应用方面更加具体化。但两大部类理论所因有的一些理论缺陷,在农轻重理论上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培桑大学教授阿·费希尔在他的著作《生命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如果追溯得更早,1691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提出农业、工业和商业的三次产业分类概念。到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柯材·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广泛地使用了第三产业这一概念。又以“服务性产业”代替第三产业。一般认为区别三次产业,有三个标准:(1)看产品是否有形;(2)看生产与消费是否同时进行;(3)看生产与消费者的距离。
马克思并没有提出三次产业的问题来。但是他在《资本论》中曾经提示一个道理,即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种植小麦的人会越来越少,转移到其他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增多。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用过三次产业划分经济部门。直到1985年,国家统计局才规定了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和它包含的内容:即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上述第一、二产业以外的产业。主要包括四个层次: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
三次产业的划分,与马克思两大部类与农轻重的划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又具有互补性。三种划分并不矛盾,我们既不应用三次产业划分否定两大部类与农轻重,也不应用两大部类与农轻重的划分排斥三次产业的划分。
当然,三次产业的划分理论与两大部类及农轻重理论比较,还是有自身的优点的:其一,内容涵盖比较全面,既包括了物质生产部门,又包括了服务性产业。其二,三次产业理论研究具有动态性,它既注重经济所处状态性质的研究,又注重产业演进过程的研究。其三,三次产业理论研究得出的一些具体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二、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质疑
这里所说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即第Ⅰ部类优先增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工业优先增长。这个论断是谁提出来的呢?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的是: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要求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除了供给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替换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外,必须有一个余额,即I(v+m)>Ⅱc,要求两大部类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
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等文中,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把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构成提高的因素,加进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中进行考察,阐明了一个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快。”“这个结论是直接根据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原理得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以往各个时代无法比拟的高度发展的技术。”“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列宁全集》第1卷,第71页)然而列宁在另一篇文章中又明确指出:“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完全不依赖消费品的生产而发展,也不能说二者毫无联系。”“生产消费(生产资料的消费)归根到底总是同个人消费联系着,总是以个人消费为转移的。”(《列宁全集》第4卷,第44页)列宁之所以这样论述,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第Ⅰ部类产品中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本部类内部实现的,但是生产资料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来生产消费资料。如果没有消费资料的相应发展,生产资料部类的产品就没有销路;第二,第Ⅰ部类内部的各个部分,无论是为本部类提供生产资料,还是为第Ⅱ部类提供生产资料,都要依赖第Ⅱ部类为它们提供消费品。从这里分析可以看出,列宁并没有直接得出过“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结论。列宁指出“增长得快”,不等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而且列宁也没说这是一条规律。
实际上正式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提到列宁名下,且作为一条规律提出来的是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书中说:“列宁把扩大再生产中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品生产优先增长称为规律。”而且写道:“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具有更大意义。”
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我们认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理论,并不能构成一般规律,甚至,不能成为我国实践中一般的指导原则。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了保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我国也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资料的增长快于生产资料。我国底子薄,人口多,保证第Ⅱ部类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大部类产品的实现,都要通过市场。市场需求引导着生产的发展。从传递顺序上说,应该是消费资料市场的需求首先影响和引导消费品的生产即第Ⅱ部类的生产,消费品的生产接着影响和引导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该项生产最后才影响到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简言之,是按照最终消费品需求——第Ⅱ部类的生产——第Ⅰ部类的生产顺序进行的。在此,我们无法得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结论。
再次,在国际、国内市场开放和区域分工存在的条件下,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更没有必要实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则。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是否成立,还在于以下问题的讨论:其一,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是否必须提高?应当说,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一般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但到工业化后期和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人与资本价值不断上升和机器设备价值相对下降,资本有机构成就不必然会提高。其二,实现工业化是否必然从重工业开始?从实践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是从重工业开始的,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则是从轻工业开始的。
三、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当前,我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市场充分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有利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之一是第三产业不适应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调节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又是缓解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第三产业便于吸收第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并存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可以缓解我国人口众多在就业方面的压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及多方面的要求。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的精神,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争取十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十年代,要在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力争达到或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重点是:投资少、收效快、收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关系密切的行业;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农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行业。
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是我国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但仍不能以第三产业为中心。我国目前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经济增长要靠工业劳动,第三产业劳动很低,而第三产业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在工业化完成后。在未完成以前,主要靠工业制造业来完成,就业也主要靠制造业带动。各国基本上都遵循这个规律。经济增长主要靠扎扎实实搞工业,这才符合我国发展的根本要求。上海前些年一直争论到底是搞制造业中心,还是搞国际金融、商贸中心。现在上海明确要以制造业为中心。不以工业为中心,如何能搞成国际集散中心呢?只有在成为制造业中心后才可能搞成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第三产业中心。当然,在第三产业普遍成为“瓶颈”产业之时,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也是正确的。
二是要处理好第三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内部存在如下问题:1.技术性的生活服务部门劳动力过度膨胀,新兴第三产业(如信息、技术服务、咨询、广告、现代通讯、旅游等)劳动者比重并没有相应增加,传统第三产业(如交通、商业)水平没有相应提高。2.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等就业人员过多,这一层次增长太快。处理好第三产业内部比例关系依据的原则应是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第三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第三产业持续、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重要地位,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定历史条件和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合理化,同时又是将第三产业不断推向更高阶段的合理化。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宏观结构的合理化,即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必须与第一、二产业发展的要求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即第三产业行业构成协调配套并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相适应。第三,动态结构合理化,即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应是一个长期协调发展的过程并不断向高级化演进。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下,新兴第三产业(如信息、技术服务、咨询、广告、现代通讯、旅游等)迅速发展,在第三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商业等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第三产业产值与传统第三产业产值之比不断提高,第三产业高级化是经济现代化的体现和支撑。我们应按照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要求,解决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四、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问题评析
1.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产业结构主要矛盾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有明显的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与短缺经济情况下,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国家,企业是被动的调整对象。在这种卖方市场条件下进行的结构调整主要途径是投资推动,集中资金投向瓶颈部门。这是资金的增量结构调整。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条件下,市场实现的外在压力迫使企业自觉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结构调整主要解决产品的市场实现。因此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将是市场的推动,即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资金存量结构调整。其市场推动方式,主要包括:依靠市场机制在现有的产业结构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以培植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提高优势产品的市场集中度,淘汰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品;依靠市场的推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对现有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形成新的高科技产业;依靠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推进企业结构调整,通过破产、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途径扶优汰劣。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必须从以前以政府为主转到以市场和企业为主上。虽然政府的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也必不可少,但应以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与企业的选择为宜,不能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性调整。
2.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
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采取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以便使经济增长率达到或超过8%的目标。这种做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对产业结构调整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是因为这些投资主要是投向港口、机场、道路、城市设施等以土建为主的建设方面,首先引发原材料、能源等相关产业的扩张。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可能又重新回到改革前以原材料为中心的重工业发展模式上。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产生了对基础工业的巨大需求,而基础工业供给能力的扩大又是以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条件的。这样围绕着对基础工业、基础设施需求与供给的相互推动,形成了内生的扩张动力,维持了增长的高速度。问题是,基础工业、建筑业都是高消耗、低产出部门,这样的生产结构,容易导致高消耗、低产出的结果。这是需要引起我们十分注意的。
3.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把扩大就业、尤其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作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我们认为,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就业问题也的确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但若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无论是对于增加就业还是改善产业结构都是难以奏效的。这是因为,扩大就业单靠扩大劳动密集产业的规模和数量,要受到国内、国际市场容量的制约。而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是靠扩大劳动密集产业的规模和数量所能解决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后仍应把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我们认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确欠帐很多,人均钢铁、石油、电力占有量也不多。但是,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培育经济增长点与创造增长的基础条件区别开来。靠搞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来支撑增长,国家财力和企业都难以支撑下去。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消费需求结构才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的最终动因。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质上是生产的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过程。除此以外,将其它的东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难以奏效的。
标签: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农业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市场规律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