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压开关柜的功能也得到了不断的健全和优化,“五防”闭锁装置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电气发生误操作事故,通常分为机械闭锁、电气闭锁与微机闭锁几个部分。在许多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电气事故中,“五防”闭锁装置及时发挥作用,为变电所挽回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将对高压开关柜的“五防”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造措施,以此来提升设备利用效率。
关键词:固定式;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
引言:高压开关柜主要是指厂家按照电气一次主接线图中的要求,将母线、绝缘子、载流导体等相关高低压电气一同安装到金属柜体当中,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接受与分配电能的作用,通常其电压等级在3—35KV之间,主要的电气设备为断路器,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之下,“五防”功能也在不断的改造与优化之中。
1.防止误分及误合断路器改造措施
通常情况下,误分与误合断路器是指原本应该操作A断路器时却操作了B断路器,这样会导致误停电、误送电事故发生,容易产生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目前,生产的大多数开关柜的控制台上均安装了分、合闸按钮,只需按下相应的按钮,便能够实现分、合闸操作,十分简单方便。以往对于误分、误合断路器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主要采用人工监控的方式,由专业的操作人员对设备、名称等进行细致的核查,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监督,在反复核对确定无误后才可进行操作。事实上,这种完全采用人工防护的方式十分单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一旦人员疏忽大意,则很容易产生误操作。
对此,需要根据相关分、合闸标准规定,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改造和升级。具体措施为:将原有的分、合闸按钮转变为万能转换开关,且具有机械锁功能,每个开关柜配备专门的分、合闸钥匙,在操作时需要采用对应的钥匙才能够解锁操作,如若钥匙匹配错误则无法实现操作,此举能够使防护工作向多样化转变,从而在本质上避免了分、合断路器事故的发生[1]。
2.防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主要是指在合闸情况下,断路器中上下隔离开关触头的位置发生改变,致使拉弧、弧光发生短路情况,隔离开关被烧毁,甚至引发停电事故发生。在某企业的开关柜使用中,均采用靠墙放置的摆放,并且为每一个开关柜配备了专门的固定式断路器与上、下隔离开关,通过隔离开关操作的方式实现分、合隔离开关。为了避免发生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需要保障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无法启动柜门中的上、下隔离开关,而断路器必须处于分闸状态下,才能够使上、下隔离开关动作。
为了避免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用依靠电磁锁的方式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则需要在开关处于闭锁状态时,对柜门闭锁回路的隔离开关连接点进行闭合,使电磁锁DSM处于连电状态,对其中一个连接点进行接通,使上方的隔离开关中通电解锁,这时能够实现对其的操作;当上隔离开关闭合以后,需要与另一个连接点接通,这时下隔离开关会通电解锁,进而实现对其的操作;当上下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时,连接点2断开,上开关由于受到电磁锁影响而不具备电流,处于闭锁状态,无法对该开关进行控制,而下隔离开关仍然处于可控状态;只有当上下开关均处于闭合状态时,并且两个连接点也均闭合时,断路器才能合闸,合闸后才会带有负荷;这时,断路器中的第三个连接点断开,上下开关由于受电磁锁影响没有电流通过,借助机械闭锁杆的力量将上下开关锁死,难以进行操作。只有当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后,上下开关才能够逐渐获得电流,机械闭锁才可处于开启状态。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一旦电磁锁中的机械杆不受控制时,如若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则依然会存在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的概率。因此,在每次进行上述操作之前,都需要事先对闭锁机构进行检验,看其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存在异常问题,则需要立即进行上报解决,以此来保障闭锁机构的顺利运行[2]。
3.防带电挂接地线
带电挂地线指的是当开关线路中有电流经过时,挂三相短路接地线,这样做会导致高压系统发生单相、两相或者三相接地、短路等事故,很容易导致操作人员被电击、烧伤,使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对此,可以采用人工挂接地线的方式,将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同时开启上下隔离开关,这时柜门中的电磁锁DSM处于解锁状态,将柜门打开后实施挂接地线;如若柜门处于紧锁状态,则由于受到电磁锁的限制,无法进行挂接地线操作,这样做便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了发生带电挂接地线事故的发生。
4.防带接地线合闸
主要是指当开关负荷侧挂处于三相短路接地的情况下,有电流从电路中经过,这时很可能会导致三相金属性短路现象发生,使设备被烧毁的概率提升,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停电事故。
对此,可以在柜门的右下方设置一根接地桩,使操作人员在进行挂接地线操作时,将接地端头防止在桩上,将柜门顶住,与此同时,采用较长的绝缘杆伸出柜外,保证柜门无法关闭,当一次元件与地面相接触时,柜门始终处于开启状态,以此来实现无法闭合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目标,进而有效避免了带接地线发生合闸问题。
5.防止操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
主要是指操作人员由于人为原因误闯到带电区域当中,与高压带电物体发生近距离接触,导致人身触电、短路、放电等事故发生。在此开关柜中的联锁功能是指在电磁锁的作用下,对开关柜门进行操作,在合闸回路当中对工作位置、试验位置与显示器辅助点等进行安装来实现。当线路中不存在电流通过时,电磁锁则会发生带电吸合作用,将开关柜门解锁后开启;当线路中存在电流通过时,则开关柜门处于闭锁状态,无法顺利开启。另外,开关柜中的电源侧与负荷侧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能够有效避免操作人员进入到带电区域当中,与高压带电物体之间产生接触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论: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变电所对“五防”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以往传统的防护功能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实需求,需要采用多种措施实现系统的优化升级。从本文的研究中发现,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五防”系统经过改造以后使用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使矿井变电所也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与升级,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何迪.高压开关柜五防系统的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5.
[2]吴明祥.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检查情况分析[J].浙江电力,2016(4):23-25.
论文作者:邹丽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操作论文; 柜门论文; 断路器论文; 开关柜论文; 发生论文; 状态论文; 地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