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课程标准论文简评_高考论文

2011年高考课程标准论文简评_高考论文

暗藏玄机 稳中出新——2011年高考课标卷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简评论文,玄机论文,课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的课标卷继承平实、明快、大气的风格,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追求创新,不同题块的命题思路逐渐完善,拟题技术稳步提升,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与一线教学的双向呼应,在对一些关键问题的配套改革措施上,也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彰显着国家卷愈加成熟的风貌及勇于开拓的气概,值得总结。

一、强化点

试卷体现了鲜明的稳定性,格局不变。在侧重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目标下,全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引导语文教学回归根本,突出了实践性、运用性的特质。试题结构稳定,并无新的元素增加,板块设置、题型分布、考点安排、赋分情况都与去年基本一致,可称得上“稳”字第一。

试题难易适度,与上年相比略呈下降趋势,没有出现任何偏题、怪题,注重学科基础,考生容易发挥。

在保证工具性的前提下,试题注意突显人文属性。特别在选文上,持续增加文化含量,不考科普类文章,而以文艺性论文为重点,围绕文化、艺术这个核心范畴,选材设题。今年选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现代文阅读是对《诗经》的述介,内涵厚重;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关于一代艺术宗师黄宾虹的传记,侧重于大师的人生轨迹、艺术生涯对读者的人生启迪;文言文阅读仍然集中于历史人物传记,在人物事迹中彰显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

试题注意贴近日常教学。如第10题的默写,三篇全部出自中学教材,其中两篇初中、一篇高中,分别是《论语·述而》《蜀道难》和《醉翁亭记》。文言实词的释义大部分取自教材。作文题更是少有地紧贴日常作文训练(甚至是小学生、初中生的写作训练,如“家乡新貌”“学校新貌”等题目),学生感到这种内容与写法“似曾相识”。

试题具有相当的普适性,较符合使用课标卷的七八个省区的教学实际,对促进新课程有利。

这些要素均透示出命题人员对语文学科根本属性和新课程推进中诸多重大理念的宏观把握,颇具匠心。

二、创新点

在求稳的同时,也有一些改进举措,使得全卷各板块在技术上更加细密成熟,更加符合教学实际和考试改革的走向。这些方面的改进,不显山不露水,却暗藏玄机,值得称道。

(一)题干设置上删繁就简,要求单一

在题干表述上,以往的试题喜欢叠床架屋,一道题中组合若干问题,文字多,要求多,难度也大,学生得分困难,评卷也很烦琐。今年,许多题题干简洁明了,指向单一,减少了答题和阅卷的繁复性,也提高了试题的信度。

在阅读题上,首先是文言文翻译,已经不再选过长过难的句子,而是选用相对简短浅易的句子。古诗鉴赏的两道题则大刀阔斧,做了较大改进。我们可做一比较:

2010年的试题考的是南朝(陈)江总的《雨雪曲》: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今年选的是唐朝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很显然,去年的两道题均为连环设题,考点多,层次多,表述繁复,今年则趋简洁,要求集中明了,考生好答,同时也方便了评卷。

在表达部分的运用题上,去年的仿写题提供的示例是三个主语,中心隐含其中。今年是一个明确的话题“平凡”,形式上有所简化。往年是比喻、夸张、拟人连环套,今年只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算是为考生略微松绑。

今年的题目不仅在字面上删繁就简,在表意上也更严谨明快,不会再引发歧义。如2009年的第12题第(3)小题:“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此题设问有歧义,一种理解是指描述的方法(手法),如白描、对比、对照、反问等;一种理解是描写了哪些具体的生活内容,而答案则是指后者,因此造成大量考生失分。今年则无这种情况,每道题题干都较简洁,用词妥当,表意严谨,质量明显提高。

(二)努力追求选考板块的难度均衡

课标卷之所以能成为课标卷,设置选考板块是最重要的标志。但该板块文学类与实用类两个“包”多年来设题难度不一,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因素。2008、2009、2010年三年文学类试题的难度分别为0.54、0.51、0.33,而实用类则为0.66、0.55、0.65,造成了两个“包”难易区别较大,降低了命题的信度,也对高中学校在文学类选修模块的选课、开课产生很大制约。北京卷则因害怕信度不一,最后取消了选考方案。今年两个“包”难度逐渐接近,实用类文本的试题难度有所增加,而文学类文本难度则有所下降,难度逐渐趋同。这个变化有利于选择文学类文本的考生,降低了两个“包”之间的差异,是多年来积压的难题的重大突破,尤其值得肯定。

(三)真正将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在实处

多年来,探究能力的考查在部分题块有名无实。近四五年的课标卷命题实践表明,文学类试题较好地落实了这方面能力的考查,设题突出,指向性强,但实用类文本的考查却不尽如人意。

我们来看2009年实用类文本的设题:

(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2010年的设题: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毫无疑问,这些题貌似“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实则几近“阐释”,因为题干全部提供了观点,直白明了,而答案要么在文本中简单寻找论据抄出即可,要么是适当阐释稍加发挥也行,几乎没有思维难度,只是文字表述的游戏,缺乏考查价值,尤其是第(4)题,本是考查探究能力,结果流于形式,无着无落。

今年则彻底进行了改观,选对了材料,设题上也终于回到了分析与探究的考查原点。比如: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这一组题,能力层级各有不同,但整个组合,以思维为核心,要求考生有发现,有见解,有观点,表达要有条理,不再是像以前只对现成的观点加以说明解释,归纳、鉴赏、探究的特质大大增强,是一大进步。

(四)语言运用题进行了新尝试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第16题,考了句式变换,将一个很长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需要用到语法知识。这是近几年高考所没考过的,不管成效如何,也算是一个创新。

(五)作文在防止套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课标卷的作文题要求针对中国的崛起和变化,结合“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该题公布后,关注者见仁见智。笔者认为,该题极大地突破了往常的命题思路,有很强的探索性,积极意义要远大于所谓的消极意义。

1.有效防止套作或宿构。

治理套作目前是语文界一致的呼声,各个环节都在探索,但核心环节是命题。往年套作盛行,与命题不讲究应该有较大关系,今年终于在命题上动了真格的,可说是一项大变革。我们在阅卷现场欣喜地看到,部分考生原先准备的套作材料顿时没有了用武之地,原先习惯了新八股的结构模型,突然没有了思路,命题功不可没。

2.大大增加了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关联。

题目要求考生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老路、套路,积极关注和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走出小我,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思考自我和社会的关系,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充分体现了文章为时而作、为事而作的经世致用思想,积极意义极其明显。语文学习要与生活关联,这是作文命题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坚定做法,是一项进步。

3.门槛低,普适性强。

因为审题难度大大降低,材料指向明确,开放性强,写作空间广阔,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写作水平的发挥,友好平易,不为难考生,真正彰显了考题的“人文关怀”精神。当然此题入手容易,但想写得有深度、有亮色却不容易,故又有良好的区分度。基础好的考生可以大题化小,一点切入,通过身边事物的变迁、某些领域的变化,以小见大地反映整个社会的巨大发展;善于思考的考生还可以辩证分析,挖掘原因,反思不足,倡言建议,展示自己的思维深度或广度。总之,该题几乎可以人尽其才,各展所长,这恰恰是国内所有从事考试命题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今年课标卷实现了。

另外还要提到,今年在题干上正式标明了“明确文体”的要求,而以前是“自选文体”,这对文体属性的要求更加鲜明。在评分标准中,对于发展等级,要求“可根据4项16个点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以前是提“一点突出或多点呈现”,表明对发展等级评分要求在逐渐提高。

三、讨论点

1.个别参考答案的拟制是否妥当。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4)小题:“小说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参考答案提到两种观点,一是不合适,二是合适。但评分参考同时又指出:“只要能就以上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酌情给分”,“合适”与“不合适”之间难道还有“其他观点”?显然答案拟制不够严密。

2.实用类文本的探究题,考查点到底定位何处?

语文试卷应该以考语文能力为天职,此考查点引发我的怀疑。

再看2010年实用类文本的探究题:

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011年的探究题:

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很显然,这样设题,是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问题在于,第一,此题如何界定是考语文能力,还是考思想道德认识水平?考生虽要结合原文作答,事实上,多是脱离材料空谈的多,空谈人生价值和行为取向,如何评定其“探究”能力?第二,此题只提供话题范围,指向太宽,考生答得五花八门,阅卷信度极低,到底合适不合适,还有待商榷。

标签:;  ;  ;  ;  

2011年高考课程标准论文简评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