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流通实践 探索学科建设——“全国流通改革与工业品市场开拓高级研讨会——暨全国高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年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工业品论文,研究会论文,年会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4月22日至25日,由全国高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和扬州大学贸经系主办的“全国流通改革与工业品市场开拓高级研讨会暨全国高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年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来自国内贸易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山西财经学院、陕西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学院、河南财经学院、东南大学、杭州商学院、湖南商学院、南京经济学院、扬州大学以及《经济日报》、《江海学刊》、《商业经济研究》、《现代商业》编辑部等单位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同志围绕流通改革、工业品市场开拓和商业(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流通改革
1.新形势下流通的地位、作用和内涵
此次会议提出必须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市场经济的本质认识流通、交换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流通和交换才能实现分工和合作,因而生产与流通之间是互相决定、互相影响的关系。有的同志还认为:当前应强调流通实现论,即着重突出流通在交换经济中对产品社会价值实现的决定性作用。流通的内涵不能仅仅局限于商品流通,还应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促销流等非商品的流通纳入研究对象的范围。
2.流通改革的主要方向
多数同志认为当前我国流通改革的根本任务在于流通企业的制度创新。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在流通领域中盘活资产、调整重点、重组结构,彻底扭转流通要素分散、闲置、流失、浪费的不合理状况。这次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模式的革命,也即在企业微观规模扩大的同时,内部形成合理、有效的产权分布与制约激励关系。还有的同志从流通改革的阶段性入手,提出流通改革的重点应由以“三多一少”为特征的渠道疏通转向渠道的优化,主要表现在流通运行由自发、原始、无序向规范、现代、有序方向转变。此外,也有同志将我国流通的发展方向归结为“五化”:产业主体多元化、资本构成社会化、组织运作市场化、经营管理科学化、营销方式现代化。
3.国有商业改革
针对国有商业日益萎缩的现实以及理论界“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呼声,与会同志提出,目前应强调国有商业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体地位。“主体”注重的是“数量”,“主导”注重的是“影响”和“作用”。国有商业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对整个商品市场的引导、示范和表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作用与政府调控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当后者借助前者实现时,政府要向国有商业支付合理的代理费用。国有商业改革的难点是政府与国有企业无法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和真正转变是国有商业改革的前提。从根本上讲,这还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国有商业改革的关键是国有批发商业的改革。具体步骤应从尽快实现思想观念的大转变、积极推行现代批发经营形式、着力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狠抓内部管理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着手进行。
4.外资进入国内零售市场
在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是我国国民经济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外资进入我国零售市场利弊兼有。有利的一面是能够带来我们所缺乏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技术及管理经验,促进零售市场的竞争,从而刺激、带动国内民族零售业的发展。不利的一面是进入外资的实力与我国企业相比过于悬殊所致的不平等竞争以及对国内零售企业造成的扼制和冲击。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多从本地区眼前利益出发,不能与中央政府保持统一的行动步骤,外资以种种变通的形式涌入,势头过猛,数量过多;二是对中外合资双方的资格审查把握过宽,一部分外资“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三是中方合资者在合资过程中让步过大,合资双方地位严重不平等。与会同志建议,目前应着重强化中央政府对外资进入零售市场的控制和监督;从严审核合资中外方的资格;从严管理监督合资过程中资产评估、股权分配、产权实际归属控制等事宜。
二、关于工业品市场开拓
1.工业品销路不畅的原因
目前,近18300亿元工业品积压的主要原因:一是有效需求不足,因国有企业效益下滑、财政负担逐年加重以及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所有制下职工个人收入差距拉大,导致有效消费需求的增长滞后于工业生产尤其是消费品生产的增长;二是产销结构不对称,相对于发展变化迅速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特别是产品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生产企业在现有市场竞争过度,开发潜在市场不够;三是合理、高效的流通体系迟迟没有成型,突出表现在流通组织化程度偏低,商业欺诈盛行、信用缺乏,流通费用过高,市场信息传递缓慢、漏损严重等方面,这种状况隔绝了生产和消费的联系,在客观上加剧了市场供求的矛盾。
2.工业品市场开拓的方向
开发农村市场是当前工业品市场开拓的主要方向。会议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谁是市场开拓的主体?如何开拓?与会同志认为,县级国有批发商业以其现有的流通位势、人财物及流通网络优势,决定了它是农村市场开拓的最佳人选;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行事要求县级国有批发商业将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作为自身独立的市场行为而不是政治任务。为此,首先要对县级国有各系统批发商业的流通要素进行彻底的重组,使之集中起来,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重组后的国有批发商业应以农村市场商品配送中心、零售网点供应商的角色出现,而不再沿用过去依靠“大篷车送货下乡”的老办法。对农村个体零售网点和基层供销社不是与之竞争,而是为之服务,向其提供商品、信息和商业信用。在网点严重缺乏的乡村,县级国有批发商业也可以设置自己的直营网点,从而弥补市场空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
3.旧货市场建设
关于这个问题,与会同志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发展旧货市场或二手市场,一方面能够加快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周期,推动新货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满足较低收入或贫困阶层的消费需求,避免高收入阶层富余消费品的闲置浪费,因而总的来讲,这种市场的发育可以促进国内消费品市场结构的转变,有助于盘活资源存量,扩大有效需求。与之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旧货市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企业行为,目前由政府倡导、组织旧货市场似与市场经济不符;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旧货流通属低层次的商品流通,很少兴办规范化较高的有形市场,多是买卖双方“日出而聚,日落而散”地自发交易;流通范围多局限于一地;此外,旧货市场对扩大有效需求究竟有多大作用也值得置疑。
三、关于商业(贸易)经济学科建设
1.商业(贸易)经济学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与会同志对此问题大致有这么几方面的意见:一是不完善的经济理论缘于不完善的经济实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渡时期,出现的一批与新旧体制都不相容的新问题增加了理论研究的难度,因此商业(贸易)经济学遇到的困境也是其他经济学科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二是基础理论研究严重不足。商业(贸易)经济学在生机勃勃、发展迅猛的流通实践面前,缺乏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框架来对现实进行描述、分析、解释,从而最终导致应用研究水准不高、难以令人信服。三是研究思路不能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宽广的胸怀吸收、博采西方经济学之所长,研究方法过分依赖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严重不足,同时缺乏数理基础的有力支持,国际间学术交流能力薄弱。
2.贸易与商业的关系
此次会议上,不少同志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讨论贸易与商业的关系,从而区分贸易经济学与商业经济学的关系。部分同志在发言中对此问题作了初步的回答。他们提出,贸易指的是商品买卖或商品交换行为,本质是在生产、消费之外的一种社会经济行为;商业指的是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本质是在采掘业、制造业、加工业、农业之外的一种经济产业。贸易与商业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二者又都基于商品交换而形成,是从不同角度对商品交换的反映。贸易高度抽象的是商品交换总体行为本身;商业强调的则是一种商品交换的高级方式或者说交易方式类型。商业不仅为贸易(服务贸易)提供“产品”或对象,作为一种产业,还是现代贸易的完成主体。贸易经济学或贸易理论应从总体上探讨要素和商品在不同空间或不同时间维度上流动的成因、规模、形态、结构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商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商业产业的宏微观规模变动、产出增长、企业形态确定和组织方式选择、竞争、投资、结构测定、进入壁垒衡量、对经济增长贡献评价以及发展战略等内容。
3.商业经济学在新学科目录中的地位
针对有关部门最近提出的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将商业经济学列为三级学科,与会同志普遍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商品流通的发展,更不利于流通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交换经济,流通对经济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学科目录用产业经济学含括各个门类的经济学,混淆了生产、流通和消费各自的经济性质。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21世纪将进入商业社会,商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逐渐突出,表现在商业调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西方国家的教育实践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大学学科体系中都设有独立的商业经济专业,分别突出消费行为、流通产业政策和流通法学等角度的研究。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实行“两个转变”之时,不仅不能削弱商业经济学科的地位,反而应当大力扶助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袁礼斌 刘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