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年级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_高浩

农村高年级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_高浩

高浩(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李嘴小学 湖北 黄冈 435300)

【摘要】基于农村高年级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出农村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如何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最后分析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教学的核心,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村高年级小学 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28-01

知识是最容易被遗忘的,可能力却能伴随你一生。教学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对于农村高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就是对思维能力的教学,因为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在处于一种发展、变化的阶段,所以对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以及综合能力。

1.农村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1.1高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岁左右,这是一个每天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转变。思维能力反映出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差异。[1]当低年级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时,都是从西表面看待问题,缺乏主动思考能力,进入到高年级阶段后,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开始增强,独立思考,操作能力都在不断的提高,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不完全接受,开始自己有主见,甚至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

1.2在农村高年级学生中由于思维和教育的各种因素影响下,学生的思维开始出现分化,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是存在主动思维,不想自己动脑去思考问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另一些学生对数学所学知识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与认知,导致教师不能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出现思维分化的问题。

2.如何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农村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该把多个方向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制作一套完整的教学制度。

2.1数学思维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是每个学科中都存在的问题。[2]因为学生要在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下才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例如在新课改下的一节数学课题《杠杆原理》,教学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理解杠杆的表面意思,而教师的板书记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师教学中,带入一个天平进到课堂,反之,让学生一起尝试做实验,学生的思维方式活跃,从而举一反三,知道平时在公园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原理。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又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同时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2.2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共同制作教学道具,并且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无限可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始学生的智力以及思维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题目设置的更贴近学生的兴趣,这会使学生自主思考,主要学习,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方式,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就会导致思维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制定专属的教学模式,可以会帮助学生取得更加明显的进步。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爱思考的习惯,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习惯。帮助学生进行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发想象,并对实际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做出正确的解答。

3.1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首先要教会学生联想,想象力是无限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幻想。同时要学生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加深数学概念的理解。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问题,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思考,辩论。鼓励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让每个学生展现出自己的思维想法,并且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鼓舞,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更加重视提升思维能力。

3.2对于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提出观点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尊重他们的不平常提问和想法,是对学生思维培养有很大的帮助。[3]或者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下手,操作能力对思维跳跃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个发明家发明出来的产品不仅仅全是靠动脑思考,都要动手操作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造各种学具,对不同思维理解的学生提出正确的指导,要将动手操作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有利于学生去观察社会,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并给学生一些单独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3在农村高年级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走向有着重要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一个有选择性的提问,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路线。例如在农村高年级数学中,题目上有一些图形,让学生经过组合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这时只会一心钻研问题,把图形放在大脑里去进行组合排序,多次下来,思维方式混乱,从而得不到正确答案,这时教师可以选取教学学具,把这几个图形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拼组来得到不同的答案。并且学生在此过程中会牢记于心,直接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的关键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完善教学方案,设计符合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循序渐进,长期积累,为学生提供一些发展想象的空间,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达到了教师的真正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玉海. 农村高年级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 教育艺术, 2018.

【2】靳志亮.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科教文汇, 2009(23):150-150.

【3】邱惠.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之浅见[J]. 科学咨询旬刊, 2012(3):123-123.

论文作者:高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农村高年级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_高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