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为…”和“把…作为/当作…”结构的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李冰[2](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阿米尔(Frik Mohamed Amir)[3](2021)在《苏菲人类学戏剧研究 ——从苏菲哈德拉到苏菲人类学戏剧》文中提出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为将北非(特别是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遗产的一个特定方面——苏菲哈德拉典礼(Sufi Hadra Ceremony)转化为一种戏剧演出,即苏菲人类学戏剧的演出,提出了新的方法。这种演出与西方戏剧舞台的规范相协调,然而最终的形式不必依赖于亚里士多德戏剧模式。这一转变过程的原则和步骤是在人类学和戏剧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的。本研究共分为六章,采用文化历史分析、形式和风格分析、实验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阐释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主要特征。第一章描述苏菲哈德拉典礼按照西方戏剧舞台规范转化为戏剧演出的过程和方法。接下来的五章,阐释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五个基本要素:感觉的舞台设计、视觉技术剧本、演员-表演者、导演-协调员和欢乐节的观众。研究的实验方面主要以戏剧演出《萨维特里。火焰的女儿》(Savitri.The Daughter of Fire)的制作为代表。它是苏菲哈德拉典礼转化为戏剧演出的典范性作品。实验的第一步是利用西方戏剧的方法解构苏菲哈德拉典礼的视觉形式。实验的第二步是在演出中加入东方风格的元素。在这一过程中,运用“戏剧形象的风格化”(The stylization of theatrical image)的方法,将“人类学实践”——侧重于苏菲哈德拉典礼中的人类行为方面——转化为苏菲人类学戏剧的元素,并将它们整合起来,创造一种苏菲人类学戏剧的演出。创造一个类似苏菲哈德拉典礼式演出的目的,是为了在演出中实现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相同的统一,这被称为“存在之合一”(The Unity of Existence)。这是通过一个类似于在集体仪式过程中达到“花拿”(Fana)或欣快阶段的专注水平来实现的。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有可能在演出结束时达到同样的欣快感,这与西方戏剧中的亚里士多德情感宣泄(Aristotelian Catharsis)相似。最后,苏菲人类学戏剧呈现的作为一种与文学戏剧(Literature theater)相对的形式,支持表演视觉戏剧(Performative visual theater)的观念,它采用戏剧形象的风格化方法来运用东方文化遗产中的人类学实践,并根据西方戏剧舞台的规范进行转化的过程,而又不抵消其中的东方独特性。因此,苏菲人类学戏剧的演出是一种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戏剧模式的新戏剧形式。然而,由于戏剧实践的起源是建立在与人类学表达相关的存在性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因此在某些方面又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
胡媛媛[4](2021)在《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熊孩子”一词赋予的内涵往往是带负面性质的。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选取抖音和知乎两大社交媒体平台,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进行研究。研究者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抖音平台抽取102则带“熊孩子”话题的短视频及视频下的510条评论文本;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知乎平台抽取“熊孩子”话题下50则问题及250条评论文本。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了编码、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主要有伤害他人、违反公共场所规则、损坏物品、想要他人的东西、成人化的语言及行为、关心他人、多才多艺七类。其“熊孩子”形象特征有:各年龄段的“熊孩子”主要以负面形象呈现;虚构的视频呈现大量的负面行为;“熊孩子”形象走向泛娱乐化;“熊孩子”的行为多被成人曲解;“熊孩子”内涵逐渐泛化。抖音用户更倾向于包容违反规则的“熊孩子”;对“熊孩子”的评价主要以夸赞为主,所以抖音用户对“熊孩子”更具包容性。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主要有虐待动物、伤害他人、损坏物品、违反公共场所规则四类。其“熊孩子”形象特征有:集中呈现儿童伤害他人的行为;各年龄段“熊孩子”的负面行为较多;负面形象居多;“熊孩子”形象带不确定性“熊孩子”内涵模糊化。知乎中提问者给儿童贴上负面标签;知乎用户倾向于惩治带损他行为的“熊孩子”;对年龄更小的“熊孩子”实施惩治。社交媒体在儿童形象建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抖音中儿童逐渐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对象;大众媒介通过贴标签传播刻板印象;借助虚构视频传播负面儿童形象。知乎中成人与儿童的话语权失衡;大众对暴力惩治话语的缄默甚至支援;知乎社区成为成人与儿童对抗的场所。据此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舆论的正确引导与监督;科学儿童观的普及。
林韬[5](2021)在《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文中研究指明至今,设计学仍是一个较年轻的学科,探赜设计研究的策略、构建未来学科研究的体系与路径是新时代设计研究者的使命与担当。设计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从交叉学科的观念出发,它的“间性特质”反映在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的众多学科之间。草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所倡导的经典策略。这一策略并不是实体理论,而是一种研究的路径(Lead),或者说是一个“方法论”(Methodology)。草根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定性研究领域众多路径中的一种,但与其他路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的目的是溯源赓续地从经验资料中生成新理论并运用于学科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描述和阐释研究现象本身,或是针对被研究者的叙事视域、言语特征或日常生活史进行单层线性的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崇尚设计研究中的历史观与学科视野,能“发现”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并尝试新的实验跨界与嫁接,这对明日的设计学科的设计研究来说毋庸置疑是有价值的;当然,就这一方法论本身而言,其过程又是从原生资料中“自下而上”、不断地“向史而新”的。本文主要依据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中的重要要素、特征及研究程序,交叉建构一种可行的设计研究方法:从“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的胚胎期出发,历经“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的孕育期磨练,力求“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之成熟期。最后,置身于设计研究的“实验场”从最初对研究对象的实践兴趣到实质理论“自然呈现”再到形式理论的演化生成,借鉴草根理论策略形成的理论则区别于一般的宏大而脱离语境的总结性推论,它更强调的是形成的过程和对于设计操作的导向性,以及检验其指导再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设计的转型实质是设计理念的转型。其中的机遇就隐藏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无比多样与绚烂的文化中,对于设计思维和策略的研究正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挖掘这些机遇的有效手段,而在这样的探究之旅中,试图再观察、再聚焦希望凝缩出关联设计的新问题与新理念为未来的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参考。
黄丹妮[6](2021)在《幼儿园的“游戏” ——基于5-6岁儿童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市J区Y园大三班的35名儿童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让儿童观看他们在幼儿园参与的“游戏”活动的视频片段,利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儿童回顾在活动中的经历、体验,依据扎根理论,围绕两大研究主题(“我”怎么看幼儿园的“游戏”和“我”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自下而上的生成理论框架。研究发现:1.本研究中的儿童认为幼儿园的“游戏”是游戏和上课的混合物。在本研究的儿童眼中,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游戏是一种被异化了的游戏,是“老师的游戏”而不是“我们的游戏”。即使少部分儿童将其视为游戏,但儿童认为的游戏是活动中的练习环节而不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此外,大部分儿童对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比较认可,认为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游戏。2.在本研究的儿童眼中,游戏的本质是自由和好玩的内在体验。其中,好玩是促成游戏和非游戏转化的重要因素,自由是好玩的前提和区分游戏与非游戏的关键。还需说明的是,“好玩”是儿童的本土概念,不仅仅是开心、有趣、满足等体验,还包括儿童通过“学本领”获得的成就感。3.无论是自由游戏还是教学游戏,本研究中的儿童都倾向于认为在游戏过程中游戏和学习是交融的,可以通过游戏学到一些东西。4.尽管儿童在两种游戏中提到的学习都有老师叠加的“学会乖”的内容,但两种游戏中的“学习”存在较大差异。儿童在自由游戏中谈到的“学习”是一种收获、发展,是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与周围的人、事物、环境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游戏中,儿童提到的“学习”是获取老师传授的系统的学科知识。本研究还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将儿童对游戏特质和对游戏、学习关系的理解进行了比较分析,围绕其中的差异着重讨论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学本领是儿童判断活动是游戏还是非游戏的重要依据吗?(2)老师的存在、指导破坏了儿童的游戏吗?(3)在谈论游戏中的学习时,国外儿童不会提到“玩游戏时我学会了乖”。此外,本研究儿童建构的游戏观背后折射出儿童所处文化中的人、事物、环境等对其的影响,主要为:(1)客观环境:一日活动安排和活动材料;(2)人影响:教师和家长的言行渗透。综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和尊重儿童的游戏体验;(2)在游戏和教学间保持适当张力,恰当权衡游戏和教学;(3)教师为儿童游戏提供支持。
何丽玲[7](2021)在《中大班幼儿同伴会话能力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话是人们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口头交流方式,也是幼儿口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阶段是幼儿语言飞速发展的关键期,而会话能力是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幼儿的会话能力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话轮转换、会话发起、会话维持和会话修补四个维度对会话能力进行分析。随着“二胎”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两个幼儿,国内一些幼儿园也有开展混龄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了更多的交往机会,那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会话会呈现什么特点?幼儿分别与同龄同伴和异龄同伴会话时其会话能力会存在哪些一致性和差异性?这两类不同互动对象对幼儿的会话能力发展会起到哪些作用?已有文献还未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因此,本研究从南宁市某一家公立幼儿园抽取64名中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已有会话编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儿童语料库数据储存和分析系统”(CHILDES)和“交流行为目录简略版”(Inventory Communicative Acts-Abridged,简称INCA-A)进行编码,采用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幼儿会话能力发展的研究框架,分别从会话的话轮转换、会话发起、会话维持和会话修补四个方面来对中大班幼儿与两类不同对象会话时其会话能力发展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中大班幼儿分别与同龄同伴和异龄同伴会话时,其会话能力的整体发展趋势存在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会话能力各部分的总体发展趋势、会话发起和维持的总体交流倾向类型和总体言语行动类型、会话修补使用类型一致上。2.中大班幼儿分别与同龄同伴和异龄同伴会话时,其会话能力各部分的具体使用类型偏好上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话轮转换能力、会话发起和维持的具体交流倾向类型使用偏好、会话发起和维持的具体言语行动类型使用偏好、具体会话修补类型使用偏好上。3.研究进一步对两者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并结合质性分析,对同龄同伴和异龄同伴对中大班幼儿会话所起的作用进行归纳,发现两类同伴对中大班幼儿会话能力各部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同龄同伴对中班幼儿会话的发起能力、对大班幼儿会话的维持能力起到支持作用;异龄同伴对中班幼儿会话的维持能力和会话中想象的表达能力发展、对大班幼儿会话的发起能力具有支持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尝试提出以下教育启示:1.积极开展混龄活动,增加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机会。2.重视“幼儿-同龄同伴”互动,实现同龄同伴的会话支持作用。3.关注幼儿年龄差异,发挥异龄同伴的会话示范作用。4.发挥成人的支持作用,提高幼儿的日常生活会话能力。
唐梓玮[8](2021)在《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老王》课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它是一种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凝练的文章。优秀的散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生经验,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散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散文成为了阅读教学中的主导文类。但是当下散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很多教师还不能够准确把握散文的体式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散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有着很大的困惑,因此他们教学设计上大多是按照“整体感知”和“特点鉴赏”这两个思路进行设计,散文教学千篇一律,没有将“这一篇”和“那一篇”的散文教学价值体现出来。近年来,对于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例研究日益丰富,也得到了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肯定。语文特级教师是语文教育领域的先进者,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散文教学中,这些语文特级教师不仅能够对文本有着个性化的解读,并且会在这个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将文本中所要体现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他们的课堂有着很高的专业性和研究价值,通过对这些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例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学智慧,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笔者选取了余映潮、黄厚江、肖培东、王君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执教的《老王》作为研究的对象,旨在通过对这四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概括总结他们在散文教学上的共性和个性,并从中得出散文教学的启示。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以下是这几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这是绪论部分,主要是论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的《老王》课例比较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并且对课例比较研究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明确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是论述对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执教《老王》的课例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包括对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简介和课例的基本流程和内容进行阐述;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切入点、主问题设计、文本细读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教学特点,再总结他们在课例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共性和个性。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四位语文特级教师《老王》的课例比较研究中总结出叙事散文教学的启示,即文本解读的启示、教师教学的启示和培养学生的启示三个方面。
刘洋[9](2021)在《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改变人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塑造未来。自20世纪起,人类真正踏入了科技时代,科技的磅礴之力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显露。这是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特别关注科学技术,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用。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秉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本论文阐述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问题。在时代背景问题上,论文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马尔库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在理论渊源问题上,马尔库塞从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等多位思想家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或继承发展、或批判摒弃,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论文重点分析了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思想。首先,在科技异化的具体表现上,马尔库塞提出了着名的“单向度”思想,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一切真实被和平、舒适、富足的虚假外表所掩盖,技术无形中消弭了社会的一切矛盾,使人成为现存制度的顺从者。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语言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则因否定和批判能力的丧失以及超越能力的丧失而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马尔库塞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理性。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追求效率最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工具,同时也为技术理性取代批判理性提供了温床,技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进而成为新的控制形式。最后,马尔库塞提出了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赋予技术发展新的希望。一方面,马尔库塞认为可以通过创造与现有科学技术本质不同的新技术与新科学来改变科技奴役人、控制人的现状。另一方面,马尔库塞提出了“革命新理论”,认为可以通过革命建立一个真正与人相称的新社会,从而开启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科技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突出理论贡献。马尔库塞对解决科技异化问题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但终因缺乏现实基础以及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而陷入了“乌托邦”。第三,论文深入研究了马尔库塞的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首先,论文梳理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概要阐述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在此基础上揭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内在关联的历史发展脉络。其次,马尔库塞以其独特的思维构建了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其一对科技中立论的批判是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基础。其二,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在马尔库塞看来,科技的意识形态化表征着科技异化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且科技异化的程度与意识形态主宰地位的增强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其三,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途径大致有三种,即技术合理性证实制度合理性;技术理性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与压迫;技术管理代替了政治统治。其四,马尔库塞对“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组概念进行了区分,由此揭示了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操控。最后,论文将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化思想进行了比较评析,挖掘二人思想中的一致性和分歧。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拓宽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视野。但是,马尔库塞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直接等同,既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忽略了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反作用;并且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也没有能够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第四,论文对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进行了探究。首先,本文阐释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自然界和人的异化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人类疯狂的破坏和盘剥大自然,使自然界丧失了独立的“主体”地位。马尔库塞从对“劳动”概念的解释,对“自然是人的工具”的解释,对“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的解释三个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其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自然解放的宗旨是要解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使二者关系回归和谐与安宁。而且自然解放具有“两重性”,既要解放属人的自然,又要解放人类的外部生存世界——自然界,要把人和自然都从技术的统治和控制中解放出来。其次,在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构建了自己的技术生态思想。马尔库塞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实质,最终提出通过建立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来解决这一难题。在马尔库塞看来,尽管技术理性导致了人与社会的单向度化,但技术依然具有解放的潜能,人类需要人道化的技术来释放技术的解放潜能。人道化的技术是将理性与艺术相融合的后技术理性所引领的更高发展阶段的新技术,是可以促进技术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新技术。最后,马尔库塞的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启示人类发展能够处理好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兼顾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并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重大影响。但很遗憾因缺乏实践基础而流于空想,也没有能够触及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深刻批判,同样具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第五,论文探究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问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本文以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为视角,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批判性分析了中国科技发展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的一面及其违背伦理规约的一面;同时批判性的反思中国社会呈现出的单向度化趋势,探寻国人丧失批判性、否定性的表现等等问题,深刻思考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我国现实问题的警示和启迪意义,赋予本文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位时刻处于矛盾而困惑的思想状态中的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思想既表达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失望与痛恨,也呈现出对未来人的自由和社会解放的希望和憧憬,这体现了马尔库塞“悲观但不绝望”的“辩证法”。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不足和局限性不可否认,但是,马尔库塞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发现现实问题的严峻性,并努力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奋斗,这种批判精神永不过时,因为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梁玉梅[10](2021)在《马克思环境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幸福安康,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人与环境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护环境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自然界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不能正确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生态危机日益显现。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运行规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自然界的可利用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人们只是一味地沉浸于从自然界中去索取,超出自然的承载界限,只会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危及人类自身。关注环境,研究环境问题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深入探讨马克思环境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环境观的思想内涵,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内涵,为解决我国现存环境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深入研究马克思具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思想对于治理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文章分为五部分,从环境、环境观的相关概念入手,继而论述了马克思环境观的理论来源、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以及其当代价值。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内容和特征两部分,从内容中提炼出特征,通过对内容与特征的详细分析,充分领悟马克思环境观的重要内涵。理论联系实际是对该思想研究的落脚点,马克思环境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解决现实中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致力于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与马克思环境观相关的经典着作、期刊论文来深入探究马克思的环境观,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展开论述,提炼、总结核心观点,解读马克思环境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说明马克思环境观的研究价值所在。通过将马克思环境观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学者的环境观进行比较,探究出马克思环境观的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社会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拓展马克思环境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以往学者的研究相比,文章对马克思环境观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创新。第一,研究切入点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环境观研究仍比较少,大多数学者主要集中于对马克思生态观、自然观的研究,缺乏对环境观的专门探究。生态观主要研究生物体及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整体性、有机性和系统性。自然观主要强调外在于人的物质世界,具物质性、客观性和规律性,自然观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生态观。而本文所探讨的环境观主要研究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料的外部自然条件,强调“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性,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研究马克思环境观,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该思想。第二,研究角度的创新。以往学者主要从哲学层面的人化自然去理解马克思的生态环境思想的自然概念,具有片面性。而文章从环境学、法学、哲学等多维度对环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分析,有利于全面、透彻掌握马克思环境观的核心内涵,突出该思想的科学性所在。
二、“以…为…”和“把…作为/当作…”结构的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为…”和“把…作为/当作…”结构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一)可能的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
(二)不确定性 |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
(一)观念制度主义 |
(二)话语制度主义 |
(三)修辞制度主义 |
(四)沟通制度主义 |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
2.3.1 革命性 |
2.3.2 彻底性 |
2.3.3 现实性 |
小结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
3.1.2 宗教改革运动 |
3.1.3 宗教批判运动 |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
小结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
小结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
小结 |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
6.3.1 消灭私有制 |
6.3.2 “自由人联合体” |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
小结 |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苏菲人类学戏剧研究 ——从苏菲哈德拉到苏菲人类学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相关的概念 |
三、既往研究成果综述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苏菲哈德拉典礼及其与苏菲修行和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
第一节 苏菲哈德拉典礼与非亚里士多德戏剧 |
一、苏菲哈德拉典礼的概念 |
二、苏菲哈德拉典礼的类型 |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戏剧模式与苏菲哈德拉典礼的舞台演出转化 |
一、阿卢拉将哈尔卡典礼转化为舞台演出的实验 |
二、哈尔卡典礼的形式与阿卢拉的戏剧探索 |
三、苏菲哈德拉典礼转化为非亚里士多德模式的舞台演出 |
第三节 将苏菲哈德拉典礼转化为舞台演出的风格化方法 |
一、梅耶荷德的风格化方法的概念 |
二、采用风格化方法将苏菲哈德拉典礼转化为舞台演出 |
三、风格化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四、风格化方法将苏菲哈德拉典礼转化为舞台演出的步骤 |
第四节 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维度与视觉形式 |
一、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概念 |
二、苏菲哈德拉典礼的人类学维度 |
三、重建苏菲哈德拉典礼的审美人类学形式 |
第五节 苏菲哈德拉典礼的五个要素 |
一、气氛 |
二、仪式文本 |
三、苏菲表演者——穆里迪恩 |
四、导演:苏菲大师——穆阿利姆 |
五、观众的反向精力 |
第六节 苏菲哈德拉典礼转化为戏剧演出的过程 |
第二章 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感觉的舞台设计 |
第一节 源自苏菲哈德拉典礼的影响 |
一、歌纳瓦苏菲哈德拉典礼的整体气氛 |
二、歌纳瓦苏菲哈德拉典礼的整体气氛的影响 |
第二节 感觉的舞台设计的主要特点和方法 |
第三节 感觉的舞台设计的独特创造 |
第三章 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视觉技术剧本 |
第一节 苏菲哈德拉典礼的形式与书面文本表现 |
一、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视觉技术剧本的构成 |
二、传说和神话及其在视觉技术剧本中使用的限制 |
第二节 视觉技术剧本的特点 |
一、视觉技术剧本的定义 |
二、视觉技术剧本的构成 |
第三节 视觉技术剧本的独特创造 |
第四章 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演员-表演者 |
第一节 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与苏菲哈德拉典礼表演 |
一、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表演外观 |
二、苏菲哈得拉典礼中的表演者 |
第二节 演员-表演者的组成 |
一、演员-表演者类型的概念 |
二、表演艺术中的苏菲技艺 |
第五章 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导演-协调员 |
第一节 戏剧导演与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导演-协调员 |
第二节 导演-协调员的功能 |
一、苏菲哈德拉典礼中的穆阿利姆的功能 |
二、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导演-协调员的功能 |
第三节 导演-协调员的附加功能 |
第六章 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欢乐节的观众 |
第一节 苏菲人类学戏剧演出的观众形成 |
第二节 苏菲哈德拉典礼的观众任务 |
一、迪万西迪比俩里苏菲哈德拉典礼的观众 |
二、对部分苏菲哈德拉典礼观众的功能的解释 |
三、苏菲人类学戏剧欢乐节的观众的反向精力 |
第三节 欢乐节的观众与戏剧史上戏剧观众的比较 |
一、欢乐节的观众与古希腊戏剧观众的比较 |
二、欢乐节的观众与罗马戏剧观众的比较 |
三、欢乐节的观众与中世纪戏剧观众的比较 |
四、欢乐节的观众与文艺复兴时代戏剧观众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熊孩子”负面儿童形象借助大众媒体广泛传播 |
1.1.2 暴力言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 |
1.1.3 “熊孩子”儿童形象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社交媒体 |
1.2.2 “熊孩子” |
1.2.3 儿童观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儿童观的认识 |
1.3.2 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儿童形象 |
1.3.3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形象建构 |
1.3.4 大众媒介下的儿童形象建构 |
1.3.5 “熊孩子”儿童形象的相关研究 |
1.3.6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
2.1 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
2.1.1 借助大量虚构视频传播儿童负面形象 |
2.1.2 基于真实记录分享的视频建构多面儿童形象 |
2.2 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
2.2.1 借助儿童公共事件广泛传播 |
2.2.2 基于提问的方式建构受压制的儿童形象 |
3 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及其特征 |
3.1 抖音中“熊孩子”形象编码分析 |
3.2 抖音中的“熊孩子”行为分析 |
3.2.1 伤害他人 |
3.2.2 违反公共场所规则 |
3.2.3 损坏物品 |
3.2.4 想要他人的东西 |
3.2.5 成人化的语言及行为 |
3.2.6 关心他人 |
3.2.7 多才多艺 |
3.3 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特征 |
3.3.1 各年龄段的“熊孩子”主要以负面形象呈现 |
3.3.2 虚构的视频呈现大量的负面行为 |
3.3.3 “熊孩子”形象走向泛娱乐化 |
3.3.4 “熊孩子”的行为多被成人曲解 |
3.3.5 “熊孩子”内涵逐渐泛化 |
3.4 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的编码分析 |
3.5 知乎中的“熊孩子”行为分析 |
3.5.1 虐待动物 |
3.5.2 伤害他人 |
3.5.3 损坏物品 |
3.5.4 违反公共场所规则 |
3.5.5 关心他人 |
3.6 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特征 |
3.6.1 集中呈现儿童伤害他人的行为 |
3.6.2 呈现的负面形象居多 |
3.6.3 “熊孩子”形象带不确定性 |
3.6.4 “熊孩子”内涵模糊化 |
4 受众对“熊孩子”的看法 |
4.1 抖音用户对“熊孩子”的评价 |
4.1.1 抖音用户对“熊孩子”评价的编码分析 |
4.1.2 抖音用户对不同“熊孩子”的评价 |
4.2 知乎用户对“熊孩子”的评价 |
4.2.1 知乎用户对“熊孩子”评价的编码分析 |
4.2.2 知乎用户对不同“熊孩子”的评价 |
5 社交媒体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5.1 抖音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儿童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对象 |
5.1.2 大众媒介通过贴标签传播刻板印象 |
5.1.3 借助虚构视频传播负面儿童形象 |
5.2 知乎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大众媒介中成人与儿童的话语权失衡 |
5.2.2 大众对暴力惩治话语的缄默甚至支援 |
5.2.3 知乎社区成为成人与儿童对抗的场所 |
6 讨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熊孩子”与儿童性恶观点的比较分析 |
6.2.2 社交媒体建构的“熊孩子”与传统儿童形象的建构方式比较分析 |
6.2.3 社交媒体中“熊孩子”形象与传统建构的儿童形象的比较分析 |
6.3 建议 |
6.3.1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
6.3.2 舆论的正确引导与监督 |
6.3.3 科学儿童观的普及 |
6.4 研究不足与反思 |
6.4.1 研究取样的不足 |
6.4.2 研究分析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背景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方法与策略 |
五、创新价值 |
六、研究脉络 |
第一章 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 |
第一节 设计研究“胚胎期” |
一、兴趣点与逻辑追寻 |
二、契合:“非强制性”搜集方式 |
第二节 访谈记录与文本剖析 |
一、对话访谈 |
二、书写绘制 |
三、资料阈限性 |
第三节 民族志互补兼容 |
一、互惠:资料可信性与质量 |
二、沉浸:田野资料汇集 |
第二章 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 |
第一节 开放性:原生编码 |
一、词/行/事件 |
二、逻辑梳理 |
三、编码互文建构 |
第二节 关联性:聚焦编码 |
一、联结:线性/非线性交互 |
二、敏感性:以问题为导向 |
第三节 选择性:轴心编码 |
一、多维化:类属与亚类属 |
二、人本化:沉浸式的情感/情境 |
三、核心化:文本解码为概念 |
第三章 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 |
第一节 备忘策略:概念练习 |
一、释放设计想象力:以自然思维思考 |
二、情境地图构建:集聚思维 |
第二节 “局外人”视角:举反例与“切片”法 |
一、举反例 |
二、“切片”法 |
第三节 理论“深度”与饱和 |
一、思辨思维:“深度”法 |
二、往复比较:类属饱和 |
第四章 孵化器: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 |
第一节 形式理论的三种模式 |
一、单区域形式理论 |
二、多区域形式理论 |
三、直接构建形式理论 |
第二节 赋能:形式理论的抽象化 |
一、批评:争鸣的启迪 |
二、演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三、顿悟:作为形式理论的表达 |
第三节 建构设计研究形式理论评价标准 |
一、反身性:“形式理论”方法论思考 |
二、格拉泽的评价原则 |
三、以往设计研究评价标准提要 |
第五章 实验场:草根理论策略在设计研究中的专题 |
第一节 文字的意蕴:汉字设计字形思维解读 |
一、古文字功能的映射:原生状态 |
二、汉字字形思维凭借:深度分析 |
三、汉字设计“法式营造”:现代呈现 |
第二节 迷失的玩具——音画幻灯的原生形态与设计迁延探赜 |
一、音画幻灯介入现代家庭娱乐活动:个体身份溯源 |
二、由跨界的视觉娱乐到明治维新后的新媒介:地域时尚思潮 |
三、地域性辐射全球化视野的未来愿景:设计动力基因 |
第三节 为设计赋能——“谱伦”绘画图式中的设计哲思 |
一、“尤罗韦司小组”中“谱伦”的缩影:概念源头 |
二、从“经典”绘画图式指向“一般”设计路径:实质理论 |
三、秩序的隐喻驱动“形式理论”生成:为设计赋能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文献梳理 |
二、原着《草根理论的发现:定性研究的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1967)与设计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幼儿园的“游戏” ——基于5-6岁儿童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游戏”与“学习”的错位: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游戏状况 |
1.1.2 儿童对“游戏”、“学习”的看法有利于重构“游戏”与“学习”的关系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游戏 |
1.3.2 教学游戏 |
1.3.3 学习 |
1.4 文献综述 |
1.4.1 游戏的相关研究 |
1.4.2 学习的相关研究 |
1.4.3 游戏与学习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1.4.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对象 |
2.4 资料收集的方法 |
2.4.1 观察法 |
2.4.2 幼儿焦点小组访谈 |
2.4.3 个别访谈 |
2.5 研究的伦理性 |
2.6 分析资料的方法 |
2.6.1 分析资料的理论依据 |
2.6.2 分析资料的工具 |
2.6.3 资料的编码过程 |
3 “我”怎么看幼儿园的“游戏”——游戏和上课的角逐 |
3.1 自由“游戏”——“我们”的游戏 |
3.2 教学“游戏”——被异化的游戏 |
3.2.1 自由环境下:“玩游戏”与“做事情”的分歧 |
3.2.2 约束环境下:“老师的游戏”和“自己写的时候是在玩” |
3.3 “我”判断游戏的依据 |
3.3.1 好玩:“我觉得好玩就是在游戏” |
3.3.2 自由:“玩的时候可以想干什就干什么” |
3.3.3 假装:“因为这不是真的” |
3.3.4 玩伴:“有人和我一起就是在玩” |
3.3.5 材料:“有玩具就是在玩” |
3.3.6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我知道这是玩儿,有规律的” |
4 “我”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玩与学的融合大于分割 |
4.1 自由游戏——“玩的时候我学到了好多东西” |
4.1.1 自发生成的各种经验:“我学会了...” |
4.1.2 老师叠加的内容:“我学会了乖” |
4.2 教学游戏——“玩的时候我学到了知识” |
4.2.1 自由环境下:“我在里面有收获” |
4.2.2 约束环境下:“学会听话”和“学会老师讲的知识” |
4.3 对两类游戏中“学习”的比较分析 |
4.3.1 相同点:学习内容上都有“学会乖” |
4.3.2 不同点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在儿童眼中幼儿园的“游戏”是游戏和上课的混合物 |
5.1.2 游戏的本质是“自由”、“好玩”的内在体验 |
5.1.3 儿童认为游戏过程中游戏和学习是融合的 |
5.1.4 儿童在自由游戏和教学游戏中的“学习”是不同的 |
5.2 讨论 |
5.2.1 儿童对游戏特质理解的比较分析 |
5.2.2 儿童对游戏、学习关系理解的比较分析 |
5.2.3 儿童游戏观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建议与反思 |
6.1 建议 |
6.1.1 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和尊重儿童的游戏体验 |
6.1.2 在游戏和教学间保持适当张力,恰当权衡游戏和教学 |
6.1.3 教师为儿童游戏提供支持 |
6.2 研究反思 |
6.2.1 研究方法的反思 |
6.2.2 研究写作的反思 |
6.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幼儿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7)中大班幼儿同伴会话能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基于国际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关注 |
(二)基于幼儿会话能力发展具有的独特作用 |
(三)基于同伴会话是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方式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同伴 |
(二)会话 |
(三)会话能力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幼儿会话能力发展的研究 |
1.话轮转换能力的相关研究 |
2.会话发起能力的相关研究 |
3.会话维持能力的相关研究 |
4.会话修补能力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幼儿同伴会话能力的研究 |
(三)关于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语言的研究 |
(四)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五、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1章 中大班幼儿同伴会话能力的量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能力总体情况比较 |
第二节 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话轮转换能力比较 |
第三节 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发起能力比较 |
第四节 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维持能力比较 |
第五节 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修补能力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大班幼儿同伴会话能力的质化分析 |
第一节 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发起行为比较 |
一、中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发起行为比较 |
二、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发起行为比较 |
第二节 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维持行为比较 |
一、中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维持行为比较 |
二、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维持行为比较 |
第三节 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修补行为比较 |
一、中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修补行为比较 |
二、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修补行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能力的整体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 |
(二)中大班幼儿分别与两类同伴会话时,其会话能力的四个部分发展存在差异 |
(三)不同互动对象对中大班幼儿会话能力所作用的方面不同 |
二、教育启示 |
(一)积极开展混龄活动,增加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机会 |
(二)重视“幼儿-同龄同伴”互动,实现同龄同伴的会话支持作用 |
(三)关注幼儿年龄差异,发挥异龄同伴的会话示范作用 |
(四)发挥成人的支持作用,提高幼儿日常生活的会话能力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INCA-A 系统中的编码类型及功能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的课题 |
(8)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老王》课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课例比较研究综述 |
2. 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语文核心素养 |
2. 课例比较研究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的思路 |
2. 研究的方法 |
一、《老王》课例比较背景 |
(一) 《老王》的内容与地位 |
1. 《老王》的内容 |
2. 《老王》在教材中的编排和地位 |
(二) 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价值 |
1. 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 |
2. 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价值 |
(三) 《老王》课例概况 |
1. 余映潮的课例介绍 |
2. 黄厚江的课例介绍 |
3. 肖培东的课例介绍 |
4. 王君的课例介绍 |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老王》课例比较 |
(一) 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例特点 |
1. 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一致,各有侧重 |
2. 教学内容的选取:关注细节,品味语言 |
3. 教学切入点的选取:立足文本解读,独具个人特色 |
4. 主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发展思维 |
5. 文本细读方法的选择:各有侧重,独具特色 |
(二) 《老王》课例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特点 |
1. 《老王》课例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不同点 |
2. 《老王》课例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共同点 |
三、语文核心素养下《老王》课例比较分析的教学的启示 |
(一) 文本解读中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教学的启示 |
(二) 文本解读中学生思维发展教学的启示 |
(三) 文本解读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教学的启示 |
(四) 文本解读中情景设计教学的启示 |
(五) 文本解读中课程资源利用教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
2.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科技时代的来临与科技负面影响的加深 |
2.1.2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对科技发展依赖性的增强 |
2.1.3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政治民主化趋势 |
2.1.4 批判意识的兴起与文化工业的诞生 |
2.2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2.2.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
2.2.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的理论区分 |
2.2.4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批判思想 |
第3章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 |
3.1 科技异化的表现 |
3.1.1 虚假背后的真实 |
3.1.2 单向度社会的出现 |
3.1.3 单向度人的生成 |
3.2 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技术理性 |
3.2.1 马尔库塞的理性观 |
3.2.2 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
3.2.3 极权主义的技术合理性 |
3.3 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
3.3.1 新技术与新科学之熵 |
3.3.2 革命新理论的实践运用 |
3.4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评析 |
3.4.1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理论价值 |
3.4.2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
第4章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 |
4.1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
4.1.1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4.1.2 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 |
4.1.3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 |
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建构 |
4.2.1 马尔库塞对技术中立论的批判 |
4.2.2 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
4.2.3 科技意识形态化的途径 |
4.2.4 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操控 |
4.3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比较评析 |
4.3.1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一致性 |
4.3.2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主要分歧 |
4.4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评析 |
4.4.1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
4.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局限性 |
第5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 |
5.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 |
5.1.1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形成基础 |
5.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
5.1.3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 |
5.2 马尔库塞的技术生态思想 |
5.2.1 问题的提出—生态危机理论 |
5.2.2 问题的解决—人道化的技术世界 |
5.3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评析 |
5.3.1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3.2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局限性 |
第6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启示 |
6.1 树立完整理性的科技观 |
6.1.1 正确的科技观 |
6.1.2 和谐的自然观 |
6.1.3 理性的消费观 |
6.2 重视科技的人文与伦理内涵 |
6.2.1 科技发展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
6.2.2 科技发展须加强科技伦理的规约 |
6.3 塑造和培养否定性思维 |
6.3.1 否定性思维与人的全面发展 |
6.3.2 “否定性”丧失的现状分析 |
6.3.3 积极培养否定性思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马克思环境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环境”的相关解读 |
(二) “环境观”的相关解读 |
二、马克思环境观的理论渊源 |
(一) 古代朴素的环境观 |
(二) 中世纪宗教神学环境观 |
(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环境观 |
(四) 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环境观 |
三、马克思环境观的发展历程 |
(一) 萌芽时期:对环境观的初步探究 |
(二) 形成时期:多维度解读人与环境的关系 |
(三) 发展时期: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生态批判 |
四、马克思环境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一) 主要内容 |
1. 对旧唯物主义环境观的批判 |
2.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
3. 实践是实现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根本活动 |
4. 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 |
5.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两个“和解” |
(二) 基本特征 |
1. 实践性 |
2. 科学性 |
3. 批判性 |
4. 社会性 |
五、马克思环境观的当代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1.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
2. 唤起全社会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 |
3. 启示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二) 现实价值 |
1.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保护动物保驾护航 |
3. 利用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以…为…”和“把…作为/当作…”结构的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3]苏菲人类学戏剧研究 ——从苏菲哈德拉到苏菲人类学戏剧[D]. 阿米尔(Frik Mohamed Amir).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研究[D]. 胡媛媛.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D]. 林韬.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幼儿园的“游戏” ——基于5-6岁儿童视角的研究[D]. 黄丹妮.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大班幼儿同伴会话能力的比较研究[D]. 何丽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8]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老王》课例比较研究[D]. 唐梓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9]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21(12)
- [10]马克思环境观研究[D]. 梁玉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