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型背压机 超低热量 运行
0 前言
我厂带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式汽轮机型号EHNGL40/40,主汽压力12.8 MPa(a),主汽温度535℃,额定进汽量150t/h,额定功率20MW,额定转速7026r/min,生产厂家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带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式汽轮机高、低压调节汽阀由DEH系统控制,高压调节汽阀开度控制一抽压力,二抽流量,低压调节汽阀开度控制三抽和排汽压力,机组采用“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我厂带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式汽轮机是专利机组,其机组技术创新成果减少汽轮机排汽损失和回收汽轮机的排汽余热,提高了机组热效率和机组发电量。
1 机组启停疏水系统工质热量回收
主蒸汽管道疏水、抽汽管路疏水接至管道疏水扩容器,跟除盐水混合排入低位水箱;新型背压式汽轮机启动过程为减少大量的热量及工质损失,我们厂安装一台疏水膨胀箱,一台低位水箱和两台疏水泵,经疏水泵将低位水水箱水上水到除氧器,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汽缸疏水引至本体疏水扩容箱排入排汽吸收器。为了防止水或蒸汽从疏水管倒流到汽轮机中,低位水箱和排入排汽吸收器投水位高联锁启泵保护。管道疏水扩容器和管道全部包保温,减少疏水系统散热损失,对提高机组热量及工质回收,达到降耗目的。
2 汽封冷却器工质热量回收
汽轮机前后汽封为梳齿结构, 可有效阻止蒸汽轴向外漏, 前汽封第一段漏汽引至二级抽汽管,前汽封第二段漏汽和后汽封相连用以封汽。为防止汽缸汽封处高温蒸汽漏入轴承箱造成轴承温度升高及润滑油中带水;汽轮机采用了闭式汽封系统,汽轮机开机启动时,汽封封气工作汽源为蒸汽联箱直接供汽。当漏汽量增大时, 可投汽封冷却器的射汽器,蒸汽由供热联箱或二级抽汽提供,压力控制在0.8~2.0MPa。汽封冷却器运行时,冷却疏水流入低位水箱,同时加热补给水,回收轴封漏气,从而减少轴封漏气及热量损失,并改善汽机房的环境条件。
3 背压排汽工质热量回收
新型背压式汽轮机正常运行时,化水来除盐补充水通过DN150主喷嘴和三个DN50辅助喷嘴进入排汽吸收器,里外分三层向下旋转喷出水幕。排汽吸收器顶部设抽汽口,由于真空泵的作用,使汽轮机排汽通过汽连通管与除盐喷雾水形成逆向流动,除盐水吸收汽轮机排汽的汽化潜热后急剧凝结,形成真空(-0.03~-0.07 MPa之间),大约70℃左右的回热水汇集入热井,再由回热水泵打出至中继除盐水箱(800 m3)。回热水母管上设有总隔离阀,实现与中继水箱的隔离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环式真空泵吸气均匀,工作平稳可靠等优点,保持机组真空正常范围,保证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
排汽吸收器是带低真空回热的新型背压式汽轮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机组背压排汽和除盐水混合加热运用,全部回收汽轮机的排汽热量,将汽轮机的排汽凝结成水,凝结水被送往除氧器进水,提高除氧器进水温度,减少了机组的冷源损失,提高了全厂热效率和经济性,做到机组最佳超低热量损失运行。
机组运行供热低谷时,机组适量增加除盐水补水量,维持机组经济运行,这时中继除盐水箱水位上升。相反,供热高峰时,适量减少机组除盐水补水量,削减中继除盐水箱水位。通过平衡每天的供汽峰谷,扩大机组运行受供热低谷时的限制,发挥机组“多发电”的功能。
新型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吸收器参数:
排汽吸收器额定出力: 30 ~200t/h(对应额度供热工况)
冷凝排气量: 5.96 ~19.7t/h
排汽吸收器水箱有效容积: 10 m3
排汽吸收器额定工作压力: 0.049 mpa(a)
排汽吸收器压力调节范围: 0.03~0.07 mpa(a)
排汽吸收器设计压力: 0.1 mpa(a)
排汽吸收器最高工作温度: 100 ℃
排汽吸收器设计温度: 150 ℃
4 汽轮机三级抽汽加热工质热量回收
以汽轮机的低压调节汽阀为界分为高、低压两部分, 其中高压部分设有一个调节级和十三个压力级;调节级后第四个压力级处设有一级非调整抽汽口作为一号高压加热器汽源;调节级后第十三个压力级处设有二级调整抽汽口作为二号高压加热器汽源和提供给热用户。机组两台高加热器疏水、启动排气和运行排气,全部流入除氧器,提高除氧器给水温度,减少机组工质和热量损失。低压部分设有十三个压力级,在第四个压力级处设有一个非调整抽汽口(三级非调整抽汽),可供作除氧器工作汽源,避免除氧器加热汽源来至蒸汽分配箱蒸汽减压调节阀节流损失热量,增加机组热量热效率。
5 结束语
供热常规背压机组在启停时,特别在机组冲转时,背压机组开启背压排空电动门,冲转时间长,浪费大量工质热量,而我厂新型背压机组可以全部回收机组启停和冲转工质热量。我厂带低真空回热新型背压式汽轮机除机组高低调节和机组做功流热量损失外,该机组本体和辅机设备全部包保温,机组整体环境温度不高,整体机组散热极小,做到机组工质全回收和机组超低热量损失,提高全厂热效率和经济,具有一定推广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1 】 王国清. 汽轮机设备运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 2 】 邵和春. 汽轮机运行.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
【 3 】福能龙安热电有限公司.汽机运行规程.2018年1月.
作者简介
王大为(1987.2—),男,研究生,硕士,工程师,现为福建省福能龙安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从事火力发电厂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王大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汽轮机论文; 机组论文; 疏水论文; 热量论文; 工质论文; 损失论文; 盐水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