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冼锟茹

探析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冼锟茹

冼锟茹

大中华国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是衡量建筑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对土建工程造价要用系统综合的方法进行管理,从内部和外部及工程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来实行有效的控制。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造价管理;对策研究

1.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有效管理的意义

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包括建设工程价格管理和投资费用管理。其中,建设工程价格管理存在于价格管理的范畴,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指的是为实现投资的预定目标,而在拟定的设计方案、规划条件下,对工程造价及其变动进行的预测、确定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会发生很多不可预见的事情。在土建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合理均衡的资金分配,利于建设单位获取尽可能高的利润,节省大量资金的同时,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进。

2.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市场不规范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使得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作为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业主一般不考虑中标价格是否低于成本。他们所关注的是工程造价中的市场利润或定额利润。由于建筑行业比其他行业存在的利润空间大,且收费标准一般按照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高低来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资质低的挂靠资质高的,施工企业接到工程后会不计成本甚至不择手段,采取不规范甚至违法的行为。

2.2缺乏完善的控制机制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企业为了能够顺利拿到工程,在工程竞标的过程中,不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了追求更高利润人为的控制工程报价,不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随意压低造价,压缩工期,造成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率难以发挥。

2.3三超”现象普遍

三超是指: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三超现象是由于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与工程造价不同程度地失去控制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形成原因如下:材料价格上涨、工程高层决策失误、工程项目的不合理变更、建设标准要求高于设计标准等。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且阻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如何预防三超现象的发生已是当务之急。

2.4施工技术与造价结合不够紧密,控制效果不明显

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造价结合不够严谨,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设计理念保守,采用新技术、新成果从而降低成本的观念不强,同时造价工程师普遍未能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只是事后复核,纯粹从工程经济、概预算规则方面加以控制。

2.5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大的是设计阶段。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建设单位往往忽视了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导致投资超限的现象经常出现。因为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建设,但同时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投资额度的把握、建筑标准的尺度、设计深度的审查以及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变更边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方法

3.1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研究论证

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经济论证对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项目的经济评价和经济论证。应当选择合适的建设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土建施工项目进行科学性、经济性的研究论证,在根据论证的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而施工单位也应当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所调查论证资料来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书。

3.2提高编制概算的准确性

概算的精确性对工程的造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项目设计的初步阶段,承包商应当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设计招标和设计监理,以确保设计的精确、全面。

3.3对招标投标进行严格规范

应当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在投标的过程中,还要对投标行为进行规范,并对企业自身的标底进行合理设置。可以在承包合同的签署中,尽量减少分包项目的制定,从而减少可能产生的费用变更。

3.4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

当前的时代已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价格以及地域价格的迅速变化要求工程造价也能较快的改变。因此,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收集国内各地域以及各市场上的工程造价信息,以在信息变动时,可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做出改变,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5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难点在于阶段性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难点、重点,也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1)人工费的管理

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0%-15%,可见降低人工费用对于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为减少人工费用开支,要严格按照预测单价,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但人工费用的节省要建立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基础之上。

(2)材料费的管理

材料费约占工程造价的65%左右,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结构配件的费用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对于主要材料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对于材料供应商建立档案和准入制度,以备后查。对于材料的采购、保管、运输、使用以及回收等工作都要认真管理。

(3)机械费的管理

机械使用费包括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用施工机械的租赁费,以及施工机械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施工要充分考虑工程作业面,路面状况和运距,施工强度和施工工序,合理搭配施工机械资源,建立完各的保养和维修制度,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杜绝出工不出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4)管理费的管理

管理费用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因组织和管理而产生的各项费用。项目管理机构要精简,鼓励一专多能;建立严格的费用支出审查制度;合理规划支出,对于各项管理费用控制指标要严格落实,杜绝铺张浪费。

3.6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的控制

竣工决算阶段是基本建设投资控制的最后阶段,也是工程投资效果的检验阶段。竣工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核实设计变更签证。建设单位一方面要监督施工方按图施工,无特殊情况坚决不做设计变更,另一方面对于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要有原设计单位负责人签字,而且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量和价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现场核对确认,并保证项目的单价以及结算书中分项工程的正确性及准确性,尽量将工程预算控制在设计概算以内。

(2)检查核对隐蔽验收记录。建设单位应安排现场管理人员随时到施工现场测量勘验,记录隐蔽工程的工程量,收集可能会引起造价调整的各类资料,并做好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整理工作,为工程决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3)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结算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要根据合同条款、结算方式、计价方法,严控竣工结算的审核关,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未按图施工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

(4)正确处理索赔与反索赔。索赔发生必然导致工程造价的变化,所以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善于抓住索赔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结语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贯穿项目的始终,只有对各个阶段都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在整个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综合运用经济分析与专业知识的综合考虑,把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贯穿于各个阶段,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土木工程的造价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晓昆.论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J].华章.2010(07)

[2]蒋文健.如何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

[3]刘玲,段虹.当前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症结与对策[J].才智.2011(02)

论文作者:冼锟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探析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论文_冼锟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