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水平,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把握好朗读的方式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欣赏水平,从而增强学理解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有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促进中职学生语文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中职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现状
引言: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上比较重要的阅读方式,将字与声进行相互的转化,更容易体现出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阅读也可以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同时是语文教育活动的目标。现在的状况就是,虽然有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培养,明确的对朗读提出了要求,但是却没有对朗读水平进行检测,所以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对语文教育,并不是那么的重视,朗读水平也大大降低。新课改之后,对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职学校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朗读起来,在朗读中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逐渐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朗读对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性
(一)、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语言的学习时,因此,提高朗读水平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以及更容易的去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书只有经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体味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对文字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因此,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比如说齐读,轮读以及分角色阅读,默读等。通过将朗读和思考相结合,可以刺激大脑形成画面感,进而刺激学生进行想象,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对文字的鉴赏能力[1]。
(二)、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勇敢能够锻炼人的感受和直觉的能力。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老师必须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高语感上做努力。朗读就是要来回的去阅读,通过不断的去感知,获得语感的提升。朗读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感受语言的魅力,若仅仅是迅速阅读一遍,不能够领略文章的意味,通过朗读可以判断语言的对错,逐渐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朗读可以涤荡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课本外学到大量的知识,在朗读中逐渐积累自己的词汇,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今中外文化的魅力,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加深对优美词汇的记忆,逐渐向这种文采与自己同化,将自己积累的片段或者幽默的词汇运用到写作当中去,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出的作品也会具有个人的特色。
二、如何有效的实行朗读教学
(一)、设置情景,激起感情共鸣
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时,老师首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规范,让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方式来规范的朗读课文,将学生逐渐带入到朗读的鉴赏方式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教师在示范阅读时,应该将朗读的情感和声音向学生充分的展示出来,把学生带入情景中,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室通过将朗读的技巧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训练,培养语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朗读能力的高低是成正比的,语感是一种能力,是通过朗读大量的文章形成的,也就是说,如果进行大量的朗读,语感自然也就会提升上来。通过课内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融入到朗读的氛围中,时时对朗读保持一种积极性。同时如果采用变换多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的去朗读,感受到从朗读中带来的快乐。当朗读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达到背诵的程度,而背诵恰为学习语文的基础。背诵对于个别同学来说是强制性的,中职学生正当年少时,记忆力比较强,背诵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一件难事。当背诵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增强自己的语感,为自己积累大量的优美文段以及词汇,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也会使我们的谈吐更加的不平凡,更加的有文采。[3]
(三)、精心指导,领悟情感。
有的学生天生就不喜欢去朗读,所以对朗读也不够重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朗读能力比较弱,在朗读过程中,得不到乐趣,不能体会到主人公的情感以及故事的意境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朗读兴趣加以引导,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能够认真的去揣摩,领会情感。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学习语文,让他们发展健康的个性,建立比较健全的人格。所以学生一定要重视老师朗读时候的示范,老师要尽可能直观的去指导学生形成好的朗读能力,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启发他们的心智。
三、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对教学缺乏正确认识
有一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对于语文的教学缺少正确的观念,他们大部分认为中职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所以对于我的教学也就缺乏重视,所以这也导致学生对语文朗读失去了兴趣。另外,中职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且综合素质较低,面对学习没有正确的心态,他们觉得来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一技之长,特别是在语文学习上,没有足够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师对语文教学产生懈怠心理[2]。
(二)、教学质量相对较低
中职语文教育所用教材不及时换新,教学内容重复,造成教学质量降低,而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语文教材除了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和学生的生活以及以后的就业接触。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是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研究与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不断积累的教学经验表明相对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有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方式相对陈旧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学模式的创新,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提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而且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教学方法比较老化。教师应该针对这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通过实例教学或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3]。
四、结束语
朗读是语文阅读常用的方法,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第一环节,是演讲、辩论、推销等训练的基础性训练。而中职学生朗读能力差是普遍的事实,诵读教学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其适合职业中学学生语文诵读教学的方法。通过诵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语文水平,提高语文素养。所以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不能丢弃诵读教学,要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提高语文水平。背诵成为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在这种强制性的教学手段下,学生们在记忆力强盛的少年时代,进行大量的记诵,为自己积累了一笔终身受用不尽的语言财富。
参考文献
[1]郜凌燕.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0).
[2]王立峰. 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方法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7).
[3]范明湖.小学语文课堂中推崇学生表演性朗读的方法[J].中少年,2016(33).
论文作者:王红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学生论文; 中职论文; 语感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水平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