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问题与大国竞争_中国资源论文

里海问题与大国竞争_中国资源论文

里海问题与大国角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里海论文,大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西、北、东沿岸有阿塞拜疆、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南岸有伊朗。南北长1200公里,东西平均宽320公里。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剧烈,水面面积已由1929年的42.2万平方公里缩减至80年代中期的36.8万平方公里。大部水深不足100米,最深(南部) 1025米。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130多条河流注入。里海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被西方称为“21世纪的能源基地”。

20世纪90年代,随着里海新独立国家油气资源不断被探明,引起了外国公司的注目,随之产生了第一波“里海热”。后来由于对里海油气蕴藏量评估不一,且油价不断下降,世界各大公司对里海的投资热随之冷却。近年来,由于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升温,加之能源价格急剧上涨,大国石油公司再次把目光投向里海。2006年11月底,联合国公布的报告指出:“世界能源安全与里海国家的石油蕴藏量和未来的开采量有关,种种迹象表明,将开始‘里海热’的第二波浪潮。”①这也预示着,世界大国,特别是美俄围绕里海资源的争夺将更趋尖锐化。

一、里海问题的复杂性

1.里海的法律地位暂时还无法确定。苏联解体前,里海沿岸国家只有苏联和伊朗。苏联解体后,除俄罗斯、伊朗外,又出现了新的主权国家,即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因而就产生了如何确定里海新的法律地位及其划分问题。苏联和伊朗分别于1921年和1940年签署了共同拥有里海的条约,此后数十年,两国相安无事。苏联解体后,苏联和伊朗签署的条约便成了一纸空文,重新确定里海法律地位势在必行。

十多年来,里海各国围绕里海划分及资源利用进行多轮谈判。由于分歧大,谈判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目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立场基本一致,主张依据里海各国海岸线长短,按中心线等距离划分海底矿产资源,里海水域则由各国共同使用。伊朗反对这一方案,主张要么共同开发里海,要么由各国平分里海水域和矿产资源。伊朗官方发言人杜·拉·扎德曾发表声明说,里海地位及划分问题十分复杂,只有国际法庭能够解决。土库曼斯坦左右摇摆,立场不定。

对里海大陆架的划分虽在多边谈判中无成效,但双边协议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早在1998年就达成划分里海北部海底的协议,以实现海底资源使用权。俄罗斯还与阿塞拜疆签订里海海底相邻地段的划界协议,明确了两国在里海海底界线的地理位置,以实现矿产使用及其它与海底资源有关的经济活动权。在这两个协议的基础上,俄、哈、阿达成了有关划分里海海底的三方协议。土哈在这方面的谈判也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里海五国还在继续就里海法律地位公约协调立场。

2.里海划界问题未决导致邻国关系紧张。土库曼斯坦因与阿塞拜疆在部分里海油田的归属上存在争议,所以在解决里海地位问题上一直采取拖延战术,以阻挠西方石油公司在有争议的地区开采石油,动摇它们投资阿的决心,迫使阿方让步。伊朗出于对自己在里海地区政治作用和国家威望的担忧,坚持把1/5的里海海底划归自己,因此在里海问题上难以同其它四方达成一致,并同邻国关系紧张。2001年7月伊朗与阿塞拜疆甚至在里海兵戎相见。2002年7月,伊朗海军把属于英国石油公司的两艘阿塞拜疆地质勘探船从其觊觎已久的海域赶了出去。阿独立15年后,伊阿两国元首才实现互访。

3.各种政治力量在里海地区交汇、争斗,使该地区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化。里海的能源储量至今仍是一个谜,各方评估数字大相径庭。美国能源部估计,里海及其周边地区石油储量在1500亿至2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储量在14万亿立方米左右。据专家推测,到2015年,每昼夜可生产400万桶原油,比科威特和伊拉克两国的生产总和还多。②随着世界能源消耗量的剧增及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里海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引起了世界大国的关注。美国、欧盟、土耳其、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纷纷插手里海事务,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俄罗斯和伊朗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维护和巩固自己在里海地区的势力范围和影响。里海沿岸几个小国在能源输出上,周旋于大国之间,也展示其特有的影响力。

90年代初,美国就宣布在里海有战略利益。1999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在伊斯坦布尔召开峰会,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宣言》,随后在一份专门声明中,明确表达了美国在高加索-里海地区的政治和战略目标。其主要内容是:巩固里海地区新独立国家的主权和独立;通过保障里海资源不受伊朗的任何干预,自由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加强美国和土耳其及其盟友的能源安全;消除里海能源资源运输对惟一经由俄罗斯境内从新罗西斯克到巴库的运输线的依赖性;为美国国家和公司的商业活动创造新前景等。③除了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外,美国还通过各种手段加强自己在里海地区的地位。 2002年8月,美国联合在高加索-里海地区的盟友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推动巴-杰石油管道正式施工,进一步确立了在里海的法律地位,同时也达到了削弱俄罗斯和伊朗的目的。

欧盟插手里海的兴趣在于,“里海的石油像北部一样多,这里和中亚有巨大的天然气储备,这对正经受着能源紧张的欧洲是一个好消息。高加索走廊是从南欧到中亚最短的路程,因此欧盟最先帮助南高加索国家开发运输里海地区和中亚的商品和能源的潜力”④。从1990年开始,欧盟进入外高加索地区,先是承认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三国独立,后以社会经济援助为手段,致力于促进外高加索三国稳定,督促其在人权和民主方面遵守“欧洲标准”,建设民主机制,继而开展与三国的经济合作,并参与解决阿布哈兹、纳-卡、南奥塞梯问题的冲突,试图为在谋求里海利益问题上站稳脚跟。2006年12月,欧盟代表访问了阿什哈巴德,开始与土当局讨论铺设一条中亚出口天然气的新管线:从土库曼斯坦沿里海海底经由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然后通过巴尔干进入欧洲。在欧盟国家中,英国觊觎里海能源动作格外引人注目。在阿塞拜疆境内有100多个英国公司从事里海的能源经营活动,超过了美国。在建设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线的投资中,英国所占份额巨大,为25%,美国则只占7.48%。

苏联解体后,土耳其为谋求里海的能源资源,争做地区大国,也一直插手高加索-里海地区的事务,协助美国与俄争夺高加索,特别是在铺设里海新石油管道,排挤俄罗斯和伊朗在该地区影响方面,积极与美国配合。俄舆论指出:“里海巴-杰石油管道的开通,正在改变世界战略重地的政治地图,在华盛顿和伦敦的帮助下,土耳其将跃升为东地中海、近东和中东最强盛的国家。”⑤

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公司也纷纷涉足里海资源的开发,欲在里海石油的开发上抢得“一杯羹”。印度对拟议中的里海石油“北-南运输走廊”很感兴趣,并准备向这个项目投资。

国外舆论也认为,“中国在里海的利益是完全可以解释得通的和可以预见的”。到 2010年,中国每年将进口1.2亿吨石油,而那时,阿哈“计划扩大在里海的石油开采量”;与此同时,中东(中国目前从这里进口近一半所需石油)预计“将出现石油开采危机”。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中亚每个输油管道通过的国家乃至里海整个地区的安全问题对北京都具有首要意义”。对此,中国开始着手援助对中亚“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⑥

作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和作为地区大国的伊朗,为应对外部势力对里海地区的渗透,维护和扩大自己在里海地区的利益和影响,也积极采取措施,稳住自己在里海地区的阵地。如果说,高加索-里海地区对于西方是一个势力范围和能源利益问题,那么,对俄罗斯来说,则是一个攸关生存的问题。因为失去对该地区的控制,俄罗斯在亚洲的边界将会受到威胁。所以俄罗斯在与西方争夺高加索-里海地区的地缘政治空间方面是当仁不让的。

伊朗是里海沿岸惟一的欧佩克成员,是中亚和里海地区石油、天然气输往国际市场的捷径。所以,伊朗希望拓展在里海地区的地缘优势,“建立一个把波斯湾、里海、俄罗斯、中亚国家和巴基斯坦都联系起来的能源分配体系”,伊朗则处于这个体系的“天然中心”,以达到在政治、经济上获利的目的。

作为里海主人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为了拓展致富道路,也不想在里海油气资源的运输上完全受制于俄罗斯,而是极力谋求其它外国公司来该地区勘探、开采和运输,使油气运输多渠道化。

阿塞拜疆既是里海产油国,又是里海石油外运的通道,所以它要在美俄里海地缘政治和能源战略之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与这两个大国搞好关系。为此它积极与美国配合,促成了巴-杰管道的建成。

哈萨克斯坦为了充分满足本国石油的外运,在美国的重压下,与阿塞拜疆正式签署协议,同意加入巴-杰管道石油出口项目。同时,哈还与中国共同铺设了阿塔苏至阿拉山口的石油管道,并准备铺设一条与石油管道并行的通向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土库曼斯坦拥有7.8万平方公里的里海沿岸土地,石油储量约为12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为22.8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中东和俄罗斯,约占世界储量的1/4。⑦由于地缘关系,土的油气大多经由俄罗斯的管道外运。而俄以10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购买土天然气,然后以130美元/千立方米转手卖给欧洲国家。因此土与俄在能源问题上存在一定矛盾。尼亚佐夫在世时就提出了土能源出口多元化政策,目的是摆脱对俄市场的依赖。据报道,土不久前签署了经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对欧洲出口天然气的国际条约。 2006年3月,尼访华时与中国签署了铺设土库曼斯坦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协议。土方承诺,从2009年起30年内,每年对华输出 3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条管线将为土提高本国天然气产量,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提供一个全新的机会和可能。据俄新社报道,土新总统别尔德穆罕默多夫强调,国家石油天然气部门面临一项首要任务,即2009年将天然气运往中国。⑧

阿、哈、土为最大限度地摆脱对俄的依赖,谋求自身发展,周旋于大国之间,在能源市场上“独自掀起波澜”,展示一种独立的地缘政治力量。以上情况表明,里海地区多种政治力量相互依存和较量,无疑会使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斗争复杂化。

二、美俄围绕里海资源争夺的尖锐性

在里海地区,真正能展开全方位争夺,同时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美俄之间的争夺。美国与俄罗斯争夺里海地区,两者之间的动机不同。美国旨在获得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和新的能源,俄罗斯则是守卫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维护南部边疆的安全。

(一)美国的战略考虑

1.垂涎里海资源。美国是世界上石油最大的消费国,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1/4。未来20年内,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并且,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从海湾战争时期的37%上升到本世纪初的52%。 2007年布什总统国情咨文表明,今后20年内,美国要把战略石油储备增加到15亿桶。美国专家认为,里海的价值不仅在于有大量油气储备,而且还在于其石油高质量和低成本开采。因此,获取充足的石油,“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提供环境和条件”,是其觊觎里海的首要目标。⑨

2.保障能源运输的安全。目前美国消费的石油主要从海湾国家进口,控制里海可为美国提供新的能源供应基地。美国对海湾和非洲一些欧佩克产油国将来利用石油作为政治斗争武器日益担心。减少对海湾地区石油的依赖,不受制于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出口,是美国的追求。目前非洲已加入或打算加入欧佩克的国家中有的“奉行反西方的政策”,而里海国家除伊朗外,都“希望与西方建立伙伴关系”,因此,控制里海可确保美国能源运输的安全,同时主宰“世界上独立于欧佩克之外的最大产油区”。⑩

3.打通战略通道。美国争夺里海不仅是出于获取能源的需要,还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战略考虑。美国借反恐之机,在中亚站稳脚跟后,转而又到外高加索抢占地盘。控制里海是其争夺外高加索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一旦控制里海,就会使外高加索地区水陆连成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战略制高点。美国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卡住欧洲通往中东和中亚的咽喉,并将其势力辐射四方,在该地区确立遏制俄罗斯和伊朗的霸权地位。

(二)里海地区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

1.补充国内能源需要,特别是确保对欧洲和独联体的能源供应。俄罗斯天然气主要产地在国土的亚洲部分,因此获取里海地区的天然气对俄欧洲部分的供应很有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购买里海地区的天然气,转口供应欧洲和独联体,从中获取赢利对俄罗斯是“至关重要的”。据报道,目前,俄天然气公司“正在加紧实现俄联邦各地区的天然气化”,并“需要将越来越多的中亚‘蓝色燃料’”供应欧洲和独联体,其中每年向乌克兰供应的570亿立方米天然气,有400亿来自土库曼斯坦。如果没有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至少在今后几年,就不能确保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无法实现拟定的各地区天然气化,也无法全面履行对欧亚和独联体国家长期出口的义务”。(11)

2.维护俄在里海地区的传统势力。里海地区是俄的传统势力范围,也是保护其欧洲腹地的战略屏障。俄的战略目标是力争控制里海油气资源的出口通道,掌握西方国家的能源供应生命线,以削弱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渗透。

3.确保南部边疆的安全。俄罗斯是高加索国家。其10个联邦主体位于北高加索,还有3个州隶属于南部联邦区。此外,俄北高加索和南高加索还有共同民族列兹金人、奥塞梯人、阿尔瓦人等。因此,俄南部“所有民族政治冲突几乎全部与前苏联外高加索共和国的冲突密切相关”,没有外高加索-里海地区的稳定,“保障俄罗斯高加索的安全就无从想象”。(12)

苏联解体后,美俄双方主要围绕里海油气输出管道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长期以来,里海地区油气出口主要通过俄境内的管道系统。随着里海地区油气产量大幅增加,这些管道已无法满足出口需要。美国为了控制里海资源,削弱俄罗斯,千方百计地做有关国家的工作,修建新的绕过俄的油气管道。 1999年11月,美国与阿、格、土签署了修建从巴库至杰伊汉的石油管道协议(“西线方案”)。2002年9月,该工程正式开工。 2006年7月,这条长1755公里、耗资约40亿美元的石油管道举行开通仪式。参加该工程开工仪式的美国能源部长亚伯拉罕说,巴杰管道是美国“石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舆论认为,这条绕过俄又独立于欧佩克的石油管道“将成为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强大杠杆”。它不仅打破俄对里海和中亚石油“向国际市场输出的垄断”,而且“还在政治上将俄罗斯排挤出外高加索、哈萨克斯坦和中亚”,使其“政治影响力受到削弱”。(13)美国在实施西线方案的同时,还在积极策划“东线方案”,即修建从土库曼斯坦到巴基斯坦和印度港口的管道。

为了充分满足巴-杰管道的运输能力,阻止哈俄经济政治“重新一体化”,同时,将哈石油从中国方向“引开”,美国最终说服了哈将部分石油通过巴-杰管道输出。

美国还支持新铺设的外高加索天然气管道,将里海天然气经由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运往欧洲。这条长690公里的巴库-埃尔泽鲁姆天然气管道,与巴库-杰伊汉石油管道相平行,它将打破俄罗斯和伊朗对里海天然气出口的控制,是美国“支持的能源输出里海线路多样化计划的里程碑”。(14)

另据报道,美国还极力支持欧盟实现其里海天然气管道运输方案,即从土库曼斯坦沿里海海底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到欧洲。此外,美国正积极策划将里海天然气运往印度洋海岸的线路。(15)

针对美国的步步进逼,俄罗斯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近年来,俄新建和改造了境内许多管道,大大增加了里海石油过境俄罗斯出口国际市场的能力。2001年10月,一条连接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和俄罗斯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的石油管道正式投产。 2006年,俄还与哈达成了将该管道年运力由3200万吨增加到6700万吨的协议。2007年3月15日,俄罗斯还与希腊、保加利亚签署了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输油管道铺设协议。该管道将成为与巴-杰输油管道“竞争的砝码”,是俄罗斯“能源战略付诸实施的又一杰作”。(16)

为了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修建里海天然气管道相对抗,俄罗斯也加强了对里海天然气争夺力度。目前,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出口只能利用俄罗斯天然气输出管道。2001年12月,俄与土签署协议,在今后20年内,俄每年向土购买500亿立方米天然气。2006年9月,俄与土又达成协议,决定在2010年前从土直接采购1620亿立方米天然气,“以此巩固了其作为该国天然气主要进口者和国际运输者的地位”(17)。另据报道,俄为阻挠美国和欧盟对里海天然气的竞争,计划增加经黑海过土耳其再到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为此,俄罗斯正在利用能源收益加强对包括匈牙利、保加利亚在内的东欧国家的投资和控制,牢牢卡住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命脉。舆论认为,目前,美俄在争夺里海天然气方面,俄罗斯仍然占据优势。

三、里海资源争端的长期性

目前,里海沿岸国家阿塞拜疆、伊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对里海的最后划分看来是“遥遥无期”,里海地位“暂时还无法确定”。特别是俄罗斯和伊朗因担心西方争夺石油,不想急于开发里海资源,在确立里海地位问题上采取拖延战术。而阿塞拜疆为阻止伊朗吸引西方公司投资里海,也不急于与伊朗解决里海划界问题。此外,目前制约里海投资还有诸多因素,如俄罗斯控制着多数运往欧洲石油天然气的通道,里海基础设施不发达,政治风险多,如恐怖主义活动,伊朗核问题等。再有,里海地区现有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特别是里海沿岸几个小国出于自身需要,奉行多边平稳外交,为大国的渗透和角逐提供了空间。所以,“谁都无法在里海地区独占鳌头。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不得不学会相互协作,保障以应有的速度开发丰富的资源和保障安全”(18)。

注释:

①[俄](生意人报)2006年12月5日。

②[俄]叶·维尔特利勃:《对中亚地区形形色色的地缘政治影响》,《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2006年第1期。

③侯艾君:《车臣始末》,《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254页。

④[俄]克·帕特杰纳:《高加索的交通运输作用》,2001年2月20日,俄罗斯国家网站,HUP://WWW·STRANA·RU。

⑤[俄]《新时代周刊》2006年7月30日。

⑥[俄]《独立报》2004年1月26日。

⑦《环球时报》2006年12月26日。

⑧[俄]《红星报》2007年3月13日。

⑨[沙特阿拉伯]《中东报》2004年3月27日。

⑩[俄]《生意人报》2006年12月5日。

(11)[俄]《红星报》2007年3月13日。

(12)[俄]《红星报》2006年10月18日。

(13)[俄]《新时代》周刊2006年7月23日。

(14)[英]《金融时报》2006年12月14日。

(15)[俄]《红星报》2007年3月13日。

(16)[俄]《独立报》2007年3月16日。

(17)[俄]《新消息报》2007年3月20日。

(18)[俄]《生意人报》2006年12月5日。

标签:;  ;  ;  ;  ;  ;  ;  ;  ;  ;  

里海问题与大国竞争_中国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