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使得建筑行业中的电气装备技术获得全面的提高和改善,国家也修订和颁布了此方面的规程和操作规范。文章针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容易出现的诸多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短路
引言
随着社会逐渐趋向于城市化发展,进一步巩固及夯实了建设工程在国民经济总体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因此为从根本上保障建设工程总体质量,切实满足各领域及建筑用户对建筑工程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就应从认清建筑电气设计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工程实际特征,构建起一系列具有高度适应性及可行性的电气设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出电气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积极作用。
1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概述
1.1建筑电气设计特征
就目前来看,建筑电气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建筑工程规模大,受到土地资源限制,建筑物的发展面向天空和地下方向。因此,建筑楼房的高度通常情况下都很高,且地下层数也在逐渐增多;②电气设备种类逐渐增多,占据整个工程设计的主要地。其中,建筑电气设备主要包括照明系统、电梯设备、生活泵及消防泵、制冷设备以及通风设备等,因此大规模建筑在电气设备总体运行期间用电量巨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从节能减排角度出发,尽量选用高效能设备,为确保关键系统的用电可靠性,关键系统应采用两个独立电源对电气设备进行供电。
1.2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在建筑电气设计期间,为从根本上保证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相关工作人员也应遵守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由于电气设备与其他机械设备相比,运行期间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高,因此需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期间严格遵循安全性原则,并在设计阶段对线路老化及设备故障问题纳入到重点解决工作中,从根本上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2)经济性原则。在保障建筑电气设计安全性的前提下,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也应注重经济性原则,选择高质低成本建设材料,做好建筑电气设计期间造价预算工作,为提升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易被忽视的问题
2.1共用接地电阻值问题
现代民用建筑电气设备设计中,不同种类的接地系统较难独立分开,因此电气设计时通常用一个接地体用于各接地系统。在电气设计中,因为没有弱电机房的存在,在防雷接地和其他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时,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但是此观点存在片面性,而且与规范有出入。我国民用电气设计明确规定,防雷接地系统与电子设备可以共用接地体,电阻不宜大于1Ω。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斥着很多电子设备,如电视机、电脑等,它们在经过保护接地系统与共用体相连,故而为安全起见,共用接地的防雷接地与重复接地不应大于1Ω的电阻值。在实际中此要求容易达到,很多采用基础钢筋作为现代民用建筑物的接地体。
2.2配电箱与浴室共用墙体问题
在民用建筑物中,配电箱墙的另一面墙通常连接着浴室的0、1和2区墙面。因为住户在洗澡时使得浴室水分通过墙体渗透到配电箱内,继而引发电气危险。结合国际电工规范指出,除了为固定区域0、1和2区,除了在墙面导线超过5c电器敷设外,在护墙板后部或墙灰底部和中部不可另行导线的敷设。因此是不能在0、1和2区所在墙的另面装置配电箱的。如果浴室与配电箱合用墙体,住宅房间其他线路也会通过浴室0、1、2和3区,这点又与《民规》条例相违背。不可在0、1及2区内安装接线盒及配电线路的通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电气安装技术》也指示此区不能作为通向其他地段或房间的使用电线,出于安全考虑,此原则适应装有淋浴或是浴缸装置的浴室内设计。
2.3手动控制消防水泵、排烟风机、防烟的问题
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防烟、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等一些重要消防设备装置的管理控制方面,如果在进行模块控制时利用总线编码,在消防控制室另外还需要设置对于总线进行关于线路的独立系统的专用控制,使用可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在民用建筑电气设备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上述设备已实现发生火灾情况时,采用总线编码模块进行自动报警系统中智能自动控制,由于很多厂家的产品样本中已进行对于此内容的设计考虑,但在普遍的民用建筑电气设备设计时常没有加入对于手动控制的要求规范,造成被手动控制操作的忽视。大部分电气设备设计工作者会认为,自动控制已然具备,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手动控制了,在防火系统中基于消防水泵设备规范显然表现出极其不够重视的职业态度。想要对于此问题的解决,可以将总线编码模块进行线路的管理控制,通过消防控制操作室进输送至消防水泵的操作柜。另外,在消防水泵控制柜中停止的控制线路及已有的消防水泵启动送到消防控制室内。排烟风机与防烟的管理控制方法与此类同。
3建筑电气设计管理路径探索
3.1电气套管的选择
电气的套管有PC/FPC聚氯乙烯硬质/半硬质塑料管、SC焊接钢管、JDG套接紧定式镀锌钢管、KBG扣接式薄壁钢管等。PC/FPC适用于室内电气线路敷设,SC为厚壁钢管,壁厚通常不小于3mm,适用于暗敷的穿线保护,JDG直径20mm及以上的壁厚为1.6mm、KBG的壁厚为1.0mm~1.2mm,JDG/KBG优于SC的地方为无需电焊机和套丝设备,无需做跨接地线,无需刷漆,省去了传统熔焊和套丝等复杂施工工序,只需将直管接头连接管与管,螺纹管接头管与接线盒,定位后用专用工具拧紧或压紧,可用于明敷和暗敷,但考虑暗敷时灌浆对连接处的影响,一般不建议用于暗敷。
3.2住宅户内配电箱、弱电箱的设置
为了尽量避免后期业主装修更改配电箱、弱电箱位置,对户内配电箱、弱电箱的位置需仔细考量,首先尽量放置在不显眼处,尽量避开在客厅正中央设置,不破坏整块墙面的完整及美观,不能设置于建筑外墙,设置顺序考虑为:暗柜、鞋柜、储藏间、工人房、入户门后、户内走廊及户内楼梯间隐蔽处,别墅合院优先设在其附建车库内。考虑到墙体隔音,开裂等问题放置配电箱、弱电箱的墙体厚度建议为200mm,两户强弱电箱如设于同一分户墙上时,应错开设置。有精装的户型,需结合精装平面考虑户内配电箱、弱电箱、对讲分机位置,由于建筑设计与精装设计往往分属两个设计公司,相互之间需紧密配合,可减少后期很多变更。
3.3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方案适用性
在提升建筑电气设计方案适用性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从认清建筑工程及建筑工程使用者的用电需求入手。由于建筑工程使用者缺乏一定的专业的知识,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期间应选择的较为简洁的设计方案,结合建筑工程的种类及用途,选择不同的电气系统,并以此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建筑工程所提出的可持续化发展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的逐渐增长为电气设备的进一步完善与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保障建筑工程稳定有序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当前的工作重点放在强化电气设计监管力度上,及时控制及转移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风险性,降低工程事故发生机率,严格审核电气设计方案,推动建筑工程高效高质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李云.简析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13):229+228.
[2]肖惠文.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配电系统安全性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6):243-244
论文作者:程家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电气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户内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