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三部麻醉科 116600)
摘要:目的 分析麻醉方式的不同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从2014 年5 月到2015 年3 月收治的共60 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30 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处理。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早期MMSE 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3.3%、13.3%,对照组明显比实验组要高,所有对比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相比,增大了老年创伤患者出现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
关键词:麻醉方式;老年创伤患者;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370-01
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对临床治疗的要求较高,极易引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诱因多种多样,最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手术的麻醉方式,为了有效的降低老年创伤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要选取最佳的麻醉方式。本文通过分析60 例老年创伤患者,对不同麻醉方式进行了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于2014 年5 月到2015 年3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在65 岁以上,男性38 例,女性为22 例。患者的疾病类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手术方式包括股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30 例,患者在术前均未服用安定类药物,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该项实验。以下几类患者不符合实验要求,应排除:1)视力、听觉障碍患者;2)不符合认知功能障碍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范围的患者;3)文盲患者;4)精神系统疾病患者[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病史等方面无较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麻醉方式
术前对所有患者给予统一性的手术准备,给予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巴比妥钠(0.1g),进入手术室后实时性的测定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进行开放静脉通道处理。
1.2.1 对照组麻醉方式
对照组患者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应用芬太尼(3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和丙泊酚(1.5mg/kg)进行诱导治疗,行气管插管,辅以机械通气治疗。手术过程中的持续麻醉为静脉泵注丙泊酚(2mg/kg)和气管吸入异氟醚(1%-2%),术后为了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应给予镇痛药物芬太尼,注射方式为皮下注射,规格为0.002%,首次持续时间和剂量为1.5ml/h 和2ml,此后剂量、时间减为1.5ml 和10 分钟,总治疗时间为48 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实验组麻醉方法
应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处理,选取患者最佳的体位,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对罗哌卡因的浓度进行调配,混合液均为3ml,注射方式为蛛网膜下腔注射,注射时间为15 秒,给药后使患者持续保持体位15 分钟。将患者的患肢侧麻醉平面调整到T10,手术过程中麻醉处理效果理想。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硬膜外PCA 术后镇痛,应用药物为罗哌卡因(225mg)、吗啡(10mg)和生理盐水(10ml), 首次持续时间和剂量为1.8ml/h 和2ml,此后剂量、时间减为1.5ml 和20 分钟,总治疗时间为48 小时。
1.3 评价标准
MMSE 评价量表共计30 分,结合量表评分结果标准差,可以诊断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并结合患者术前的检测状况,对比术后及进行麻醉前的测试数值,当≥1 个标准差时,即可判定为发生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2]。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 X ±s)来表示计量资料标准差,并用t 检验统计结果,用卡方进行资料的计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且术后镇痛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术时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术后早期MMSE 评分结果比对照组要高(P<0.05);实验组在手术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且对照组术后出现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为13 例(43.3%),实验组为3 例,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13.3%),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ES评分对比结果( X ±s)
组别 例数(n) 术前评分 术后评分
实验组 30 27.1±2.7 26.7±2.8
对照组 30 27.3±3.6 24.5±4.2*#
注释:同手术前相比,P<0.05表示为*,两组对比P<0.05表示为#
3.讨论
老年创伤患者出现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脑回变窄,脑重量和体积变小,脑沟变得更深、更宽;2)因急性创伤引发应激障碍;3)大脑功能性区域神经递质无法与受体结合;4)大脑特殊区域神经元、递质的乙酰胆碱含量降低;5)骨科手术或麻醉药物使患者出现脂肪栓塞,这些原因都会降低患者神经系统功能。
结合当前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手术时间、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创伤严重程度、心脑血管病史、术前服用药物、手术应激性刺激等都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额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术前麻醉方式,但具体的影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3]。在对老年创伤患者进行骨科手术的过程中,要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的状态,严格控制患者血压的波动范围,做好相应的手术记录工作,分别在手术和术后进行MMSE 测评,统一对患者进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评分。参考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评判标准来对老年创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从图形描画、阅读理解、检查注意和计算、语言即刻记忆、语言复述、时间及地点定向等十九个方面,对老年创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评定。MMSE 评分检测的特异度为82%,敏感度为87%,评估准确率极高,具有方便易行的特点[4]。研究结果表明: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骨科手术疗效,降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率,同全身麻醉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于临床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健敏,何永津,徐庆微,钟慧明. 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09)
[2] 陆利君.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04)
[3] 巩海燕,沈烈峰. 腰—硬联合麻醉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探析[J]. 当代医学. 2012(04)
[4] 赵正兰,方琴,祝燕琴. 探讨麻醉方式对高龄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20)
论文作者:刘若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5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认知论文; 实验组论文; 方式论文; 创伤论文; 手术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