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素分析论文_黄全波

广东悉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2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住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能够完美地解决了这方面的要求。绿色建筑表现出环保、节能的理念,是人们打造理想化家居的首要选择。本文结合一定的设计要素从绿色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倡社会群众加强节水意识,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节能;排水设计;节能措施

一、绿色建筑基本概念

绿色建筑特点。

所谓的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对建筑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绿化工作,更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形式。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理念,其主打的核心设计就是采用对环境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同时还可以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创造的一种新型的建筑,也可以叫做生态建筑。现代的绿色建筑相比较于传统建筑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把环保节约的理念纳入到了建筑的元素之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降低对建筑环境的污染,起到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作用;选择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达到节约资源的理念;和自然环境互相和谐,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图一:绿色建筑排水途径

二、绿色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绿色建筑的给水排水系统是其整体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给水排水系统的使用,可以很好地使生活污水的排放得到保证,防止污染,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还能够让绿色建筑内住户的用水需求得到保障,达到集中供水、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所以,绿色建筑主要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着几方面:

1.雨水与生活污水的处理。人口集中的住宅区都会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绿色建筑也不例外。通过建设生活污水、雨水分类处理系统来强化对水资源的有效再利用,减少建筑生活区的用水成本;通过利用雨水回收系统,从而提高对水的利用效率。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在绿色建筑区域内修筑污水池,其中把生活污水以及雨水分类进行储存。生活污水的再利用价值较低,能够直接用过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然而雨水收集系统能够通过和生活污水不同的管网连接后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处理后能够进行小区绿化的使用水,进一步

节约了水资源,有效的利用天然降水,从而起到节约建筑小区的用水成本的目的。

图2:绿色建筑地表水及雨水处理系统设计图

2.加强水资源可利用率的措施。对于人口集中的绿色建筑区,对于水的需求存在多种形式。为了可以更一步加强对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应当选择一定的措施来节约水资源。主要使用的方法有:

(1)对在绿色建筑区域内的施工用水进行管控处理,采取定额供给的方式来降低施工对水资源的浪费;

(2)通过修建雨水收集系统以此提高对雨水的利用效率;

(3)利用水循环系统进行集中供水,在公共卫生间等区域采用缓闭冲洗装置、节水性能突出的感应水龙头等,达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4)提倡先进的设备使用以及用水方法,尽最大可能做到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图3: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图

3、合理选择水表、提高输水管网零件质量。水表是作为计量用水量的装置,如果没有恰当的使用水表,就会造成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所以对于水表的使用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装。在绿色建筑内采用高科技、高质量的水表对建筑内的用水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帮助住户对用水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并且解决问题。输水管网是整个绿色建筑内部生活用水的运输通道,对于生活用水管网的维护使用可以有效的较少因水管泄露带来的水资源浪费。对绿色建筑的用水管网要定期进行巡查,对渗水点及时发现并且采取检修处理。在装设该供水管网时要选择强度高、质量好的水管,同时采用质量高、密封好的阀门,避免由于水管部件质量问题从而带来的渗水漏水问题。

4.使用太阳能集热装置。在绿色建筑的给水排水系统中,对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是非常常见的。鉴于太阳能资源具有环保、绿色、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特征,所以通过利用太阳能资源,能够确保对建筑内部热水的供给。利用太阳能资源来设计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系统是往后在绿色建筑业中主流的发展方向。

在设计的过程里需要重点关注这三方面:一、要在太阳能集热装置里采用集热效率高的集热管,结合当地地形以及气候的因素来考虑,进行热效率的转换;二是为了能够使集热器的使用效率提高,在冬季或高海拔地带做好集热管的保暖、防冻工作,降低集热管内部热量的损耗;最后在绿色建筑热水循环系统内部装设调节热水量的自动平衡装置,这样能够尽可能的发挥使用太阳能装置的效率。

三、绿色建筑中的给排水主要技术措施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给排水设计主要是负责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及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进行热水加热。绿色建筑中的给排水技术措施主要分为中水回用、节水措施、雨水收集回用等。

1、中水回用

中水作为一种稳定的、水质较好处理的第二水源,对其进行回用能起到有效的节水作用。在国外中水回用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正普遍地广泛使用,会用的效率高,具有不错的经济效益。

通常在建筑中再生水被叫做中水,中水是指各种排水通过处理之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环境、生活、市政等范围里杂用的非饮用水。建筑中的中水水源主要包括淋浴排水、盆浴排水、空调排水、厨房排水、洗衣排水以及厕所排水。这几种水源的水质不一,通常把它们归为三类:

1)优质杂排水:空调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等水质还不错的原水

2)生活污水:所有中水的混合;

3)杂排水:除了冲厕排水之外的原水;

一般中水的处理工艺大致分为生物处理与物理处理2种。物理处理法就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大颗粒污染物以及无水肿的杂质。生物处理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把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由于中水的水质较差,很难使物理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因此需要采用生物处理法。

当前国内的中水回用系统多数选择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作为水源,通常建筑多数把这2种水源用来绿化灌溉、冲厕、清洁车道等。鉴于建筑中水水源量较大,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是当前最高效的节水方式,可是鉴于其造价过高,没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因此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

2、雨水收集回用

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走的雨水储存起来加以利用,既增加了水资源,也是节约自来水使用量的好措施。同时,通过广泛开展利用雨水收集,由于雨水被留住或回渗地下,降低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洪水灾害威胁。因此,地下水得以补充,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可以说,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雨水水质比一般中水水质好,其处理工艺一般采用简单的物理沉淀过滤工艺。雨水收集的方方式主要有三种:屋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渗透地面、渗透设施。绿色建筑中雨水收集主要用于非饮用水用途,如冲厕、绿化灌溉、清洗车道、冷却循环等用途。

目前,欧洲等国家有先进的雨水回用技术;雨水收集和处理过程完全靠雨水重力完成,雨水收集部分不设泵阀和控制系统。这样系统日常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方便,同时回用部分采用雨水回收利用专业泵组,是专门针对雨水水质要求以及回用系统补水,稳压要求而设计的高度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全自动长期安全运行。与此同时,雨水收集的产品全部采用抗腐蚀性能强、耐久性好的材料制成的成品;雨水收集系统无能耗,寿命长、使用维护费用低;该技术前期投资较大,可是考虑到水价的不断攀升,会逐渐突显其经济性好的特性,这也是正确收集雨水的发展方向。

在国际上雨水利用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就是德国,年就出台了利用雨水设施标准,其雨水收集利用设备已经形成集成化、成品化。日本是亚洲重视城市雨水利用的典范,其利用雨水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调蓄净化后利用、调蓄渗透、利用人工或者天然水池调蓄雨水。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发展较晚,很多设计人员来自于市政领域、环境、在雨水回用的设计过程,通常采用环境工程或者市政工程的设计标准和思想,从而造成雨水回用项目运行费用较高、投资较大,不利于在城市大范围推广雨水回用。有部分国内雨水收集示范的项目,仍然未获取大范围的推广,当前在国内已经提出强制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城市包括如下:上海、深圳、北京、大连、南京、青岛、郑州等城市。

3、节水措施

节水的方法包括循环利用水源,减少用水量,这里所指的节水措施大致是降低用水量的各种措施,节水措施的手段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减少管网漏损

自1992-2002年我国城市供水平均漏损率从7.89%上升至16.71%,因漏损而流失的水量越来越大。可见是不可以忽视管网漏损的问题,降低管网漏损主要根据选用质量较高的管材、给水设备,其次就是采取合理的连接方式以及提高安装的施工质量。

(2)节水器具

一项对住宅卫生器具用水量的调查显示冲洗便器用水和洗浴用水的量占整个家庭总用水量的50%以上。因此,《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提到,为了提高用水效率,需要采用设备与节水器具。常见的节水器具包括节水龙头、节水淋浴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坐便器等。

(3)合理设置水表

按照用途以及区域分别设置水表,以提高用水人的节水意识,根据各个用水单元各自计费,杜绝浪费,也能及时发现漏水点。

(4)减压限流

采取合理的供水分区方式以及减压措施能有效降低用水器具的超压出流,能起到节能节水的效果。

(5)绿化节水

建筑绿地的建设也是绿色建筑的其中一个指标,而绿化浇灌也要消耗大量的水。采用耐旱植物能大量节约绿化用水,也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耗费和污染;不同的浇灌方式耗费的水量有很大的差异,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节约20%-50%的浇灌用水,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水手段。

四、结语

绿色建筑的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这不仅仅针对的是国家或某部门的义务与责任,需要落实到个人层面,从每个细节、每一滴水的节约抓起,这样才可以行之有效的控制水资源的浪费。设备设计再精确,如果没有人为节约水资源的行为以及意识的铺衬,那么节水设备的存在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国家需要大力宣传,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这样才称得上最好的节水措施。

参考文献:

[1]姜家山.浅析建筑给排水的节能技术措施[J].建筑.2012(05).

[2]黄丽娜.浅议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1].科技资讯.2010(08).

[3]贺慎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节能技术探讨[J].广东建材.2010(06).

论文作者:黄全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素分析论文_黄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