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黄惇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黄惇烽

(连江五中 350509)

摘要:本文是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农村高中地理课堂存在教学效益低下、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阐述了对有效教学理念的理解,并提出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教学行为,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一、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高中执教多年,笔者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地备完课,然后在课堂上把所有该讲授的知识点都讲清楚了,而且学生也说听懂了,可是到了完成课后作业或平时测试时,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却不能加以正确应用,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总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而且,经过近年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笔者还发现,农村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与课程改革要求之间差距非常明显。首先,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积累,有多种多样获得知识的渠道。但由于地处农村,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再加上初中时地理科不受重视,导致农村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地理基础薄弱、知识面太狭窄、地理技能基本功较差的突出问题。其次,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各种课程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而现状是学生不论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还是课堂的领悟能力等来看,都无法达到新教材设计的初衷。学生的学习过程严重依赖于教师的课堂知识传授,教师往往必须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进行“满堂灌”,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这样大大加重了教师及学生的负担,导致“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不良后果。

二、对有效教学理念的理解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在于教师讲多讲少,关键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怎样。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成为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而这恰恰体现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

三、农村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行为

1、明确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及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的随意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例如:《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中,有关“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要注意与旧教材相比,删减了“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这一难点。同时,教学目标要求“利用示意图,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地转偏向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讲地转偏向力时,只需要结合示意图或实验,向学生讲解地转偏向力对地球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影响的规律(即“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而对于其涉及较深的物理学知识则不必展开,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因物理知识不足而产生的学习困难,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2、开发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针对新课程所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素材,来充实课堂教学资源。

例如:在讲述昼夜长短的变化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夏半年和冬半年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这说明了什么?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层层设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变枯燥为兴趣、变抽象为具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和地理学习过程化的新理念,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

3、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问题教学法是新课程教学中最被地理教师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主线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探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新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提问要面向班级全体学生,不能只盯着少数几个优生;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思考的价值,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够顺利摘得到果子”;要选准角度,提出的问题不宜太大、太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等。

4、注重学法指导

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学习过程对教师依赖性较大的农村高中学生,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教师应注意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忽视教师人格魅力在其间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云:“亲其师,必信其道。”毫无疑问,一个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蔼的笑容、语言幽默、举止优雅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他们“爱屋及乌”,能自发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应该狠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

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预习中能针对性地提出疑惑,然后带着问题前来听课,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另外,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图的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得力助手。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重视课堂练习手段,把握课堂练习质量,以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主编:《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2]李文:《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论文作者:黄惇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黄惇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