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案例使用中的“不健康现象”分析及对策_元认知论文

学案使用中的“不顺现象”分析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顺论文,对策论文,现象论文,学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案,顾名思义,指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案。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学案作为新课改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正在不少地方盛开。学案的使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其优点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所在的学校应潮流而动,探索学案已有半年之久,但在使用学案过程中常常存在“不顺现象”。譬如:学案的编写思路与教授者的教学流程不相吻合时感觉不顺;某一知识点的处理策略与学案编写者的策略有出入时感觉不顺;事无巨细,所有内容全部反映在学案上,一学期下来,学生书本上干干净净,究竟还需不需要教材?教师在纠结中感觉不顺;上课学生埋头苦记,一节新授课一份讲义,一学期下来厚厚一叠,复习时学生反而抓不住重点,收效甚微,更有甚者丢三落四,最终只能找到几张学案,大有一种“轰轰烈烈上场,冷冷清清收场”的感觉,真是不顺。

一、“不顺现象”产生的原因

1.穿新鞋走老路,以教定学

表面上使用学案赶了一回时髦,而实际上对使用学案的意义、作用等理解不够,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只不过学生多了一个文本的资料。在学案的设计上更多地考虑怎样去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去学,将“教案”和“学案”混为一谈,或者将学案变成了习题集,等等。

2.拿来主义,生搬硬套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而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的层次也不一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有区别的。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未免“生搬硬套”,一定会导致学生“吃不饱”或“消化不良”。

3.事无巨细,个性缺失

学案的编制如果内容太过详尽,将学生如何学的过程事无巨细地全部列出,教研组内每一位老师的课都“千篇一律”,无疑扼杀了部分教师教学的个性,将编制者的思维强加于别人,这不是学案使用的目的,自然会导致部分教师用得不顺。

那么,学案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学案究竟编什么?怎么编?作为一个教研组的“产品”,如何既让学案突出“共性”,又让每位老师的个性化发挥留有余地?如何让学案的使用达到应有的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以消除“不顺现象”,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二、消除“不顺现象”的对策

1.更新观念,以学定教

传统的教学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教”而非学生的“学”,学生扮演了听客、陪客的角色。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以学定教”,在钻研教材的同时研究学情,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出发点编写学案,在学案形成的基础上再研究怎么去教(即形成教案)。学案要模糊教师“教”的具体流程,更多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流程。

笔者认为,学案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用以自主学习的方案,更多意义上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资料,不能完全代替教材。因此,对那些十分详尽的学案应该“瘦身”,学案编制要体现“四突出”。一是突出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的策略设计,简化教材上有的及较易的内容;二是突出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设计,避免“以讲代做”或探究活动落不到实处;三是突出帮助学生形成规律方法、整合知识的策略设计,避免简单机械重复;四是突出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学习反馈,让学习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学案中有了“四突出”,“以学定教”才能落到实处,学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同时,学案编制的粗线条也为教师个性化的处理留下了更多余地。

2.重视集体备课,发挥“集团效应”

学案的编制过程中,教师的合作探究十分重要,良好的研讨氛围,可以“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集体备课要求有备而来、集思而去、个体再备、求同存异。有些教师在教研上存在惰性,拿别人现成的教学案应付教学,如果再不进行深入的研究,拿来就用,再优秀的学案,恐怕也难以得心应手,更不用说彰显个性、凸显人格了,自然会产生“不顺现象”。

学案编制过程中备课流程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四步:一为粗备,即备学习的目的、重难点、主要内容,形成学案设计的思路和框架;二为精备,即在第一步基础上完善,形成学案的初稿;三为个性化备课,以张扬个性;四为使用后的反思,记录精彩与不足,及时修改学案。

(1)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

“支架”是根据学生思维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即“脚手架”,而这种“脚手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教师事先就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在学案设计中,如果充分考虑这一点,在重难点处由浅入深地设置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顺着老师搭好的脚手架一步步向上爬,就能顺利到达顶端,一定比让学生“徒手攀岩”效果好得多。

例如:对催化剂的概念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学案设计片段如下:

由以上三个对比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V)总结:判断某一物质是否为某一反应的催化剂,不能只看是否改变了________,还要看反应前后该物质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无改变。

设计意图: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关键抓住“一变二不变”,但学生往往只关注“一变”而忽略“二不变”。本学案中,由三个对比实验说明了“一变”,随即话锋一转,通过设问引出“二不变”,通过层层铺垫,学生自己能顺着教师搭好的“脚手架”去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最后得出结论。

(2)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探究活动,形成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是认识主体跟自然及社会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中形成的,建构性活动能使学生体验并学习寻找探究的课题、制定有效的方案并实施,从而学会自主探究。在学案的编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对教材实验进行拓展、创新,或有意识地设计探究活动,领着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其探究的能力。

例如:关于NaOH变质的探究活动,学案设计片段如下:

(Ⅰ)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Ⅱ)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却无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Ⅲ)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可能________变质也可能________变质。无论哪种变质情况,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

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并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

(Ⅳ)思考:怎样设计实验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你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

(V)思考:怎样检验NaOH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你的方法是________。

(Ⅵ)思考:若是部分变质,如何除去杂质得到较为纯净的NaOH溶液?你的方法是________。

设计意图:与NaOH的反应是无明显现象的,将这一有明显现象的反应与之对比,以NaOH的变质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在学案这一无声的“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亲身体验了探究的过程,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学生学习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方案并对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得出结论的探究方法,巩固了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的综合性强。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建构探究活动能力得到了培养,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也显著增强。

(3)编(选)习题,巩固和发展学习成果

在学案的编制中,精心选择或编写一些典型习题作为例题或反馈练习是十分必要的。编(选)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要“精”,不能将学案当做习题集;二要有针对性,能说明核心问题;三要难易适度,避免过易或过难,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笔者认为,学案编制时,针对某一知识点,选择最为典型的习题或将其直接呈现,或将其嵌入一个个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中,教师的精讲给学生解题的思维提供了“范式”,让学生学会解题,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再辅以精选的课堂反馈加以检测,必然能够巩固和发展学习成果。

例如: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三条曲线:以为代表的“陡升型”、以NaCl为代表的“缓升型”和以为代表的“下降型”(如右图甲乙丙曲线),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对图像中横坐标、纵坐标以及曲线走向的意义已经了解。但是,如何将“线”与“点”“面”结合起来,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亦是考查的重点。因此,在编制学案时笔者精编了如下例题: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点M表示________。

②温度为℃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③温度为℃时,将25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得到该温度下的____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可以通过降温到________℃得到饱和溶液。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

⑥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若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乙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贵在精。本题综合性强,将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同一温度下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溶液状态的判断、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升温或降温时“点”的移动、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除杂提纯的方法等诸多核心问题集于一身,教师通过学案领着学生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加以由浅入深地挖掘,做到“抓住一点,牵出一串”。

3.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过程,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学习对象和自己的学习能力,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发展。

(1)传授元认知知识,提高元认知学习意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即学生认知策略的知识,如科学探究的方法、信息加工的方法,以及评价、反思、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效率的自我评价,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意识:一是把握自己学习特点,认识自己认知特点的意识;二是认识和分析化学问题的意识,要求学生全面把握问题的任务、要求、特点等,仔细读题审题;三是根据化学问题特点使用相应的解题策略的意识,如推断、计算、实验探究等不同的化学问题有着不同的结构、解题的突破口和解题的关键;四是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反馈中敏锐判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的能力。

(2)运用探究学习模式,培养元认知能力,丰富元认知体验

在学案使用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证据收集、分析与小结、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的参与,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元认知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抑或是失败的困惑,在反思中不断自觉地进行调控,对培养元认知能力、丰富元认知体验是极为有利的。例如:探究氢氧化铜固体放入水中,滴加酚酞试液能否变红?学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认识: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一样也是碱,故也能使之变红……但是在探究中,学生发现根本就没有变红,由此产生了困惑。通过教师的点拨及学生的反思活动,最终认识到氢氧化铜难溶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很少,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元认知能力,丰富了元认知体验。

(3)培养自我提问及反思的习惯,加强元认知监控

自我提问及反思能够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自我提问是培养反思能力的方法,反思是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的重要形式。每一份学案使用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提问几个问题:我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重难点是什么?如何有效记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与前面哪些知识点能够整合起来记忆理解?怎样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好的解题方法?例如:在学习了溶解度概念后,一位学生经过反思,很兴奋地对老师说:“老师,我找到了一种理解记忆这个概念的好办法了!只要记四个字——温饱饥渴!‘温’指一定温度下,‘饱’指饱和状态,‘饥’是‘剂’的谐音,指溶解在100克溶剂中,‘渴’是‘克’的谐音,说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瞧!多闪亮的智慧啊!如果不进行反思怎么会进出智慧的火花呢?可见,学生在不断地自我提问、自我反思中调控思维过程,最终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学案的编制及使用重在一个字——“实”,只要从学生的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然会取得实实在在的使用效果。

标签:;  ;  

学习案例使用中的“不健康现象”分析及对策_元认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