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正确认识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世界的一个重大现实,是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条件下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可以从生产力要素、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等方面考察。构成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管理。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变化的突出表现是智能的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例不断攀升,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以美国为例, 1930 —1968年,蓝领职工增加60%,工程技术人员却增加了450%, 科研人员增加了900%。 劳动工具的变化集中表现为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动力机、工作机、传动机)发展为“四机系统”(增加了电脑控制机)。如果说昔日的机器仅有“骨骼肌肉”,那么今天的机器除了“骨骼肌肉”之外,还有相当发达的“神经系统”。并且,今天的“骨骼肌肉”也有了崭新的内容,例如动力机、除了蒸汽机、电动机之外,越来越多地采用核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等新能源的发动机。关于劳动对象,以往以未经加工的、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为主体,发展生产的途径是扩大对现存资源的消耗。现在,人们在有效综合利用地球资源的同时,大大拓宽了资源的来源,不断出现的人工合成材料代替了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意味着人类不仅可以创造产品,而且可以创造劳动对象。关于生产管理,由于它在战后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也被看作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生产力诸要素处于分散状态时,还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把各要素合理地组成一个整体,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在战后的发展,为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关系。二战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基本完成了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和工业化过程,第一产业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在总体上升中个别国家已显露下降端倪,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0%—50%。二战后,三大产业的比重又发生重大变化。到80年代末,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下降至2%—3%,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至60%—70%。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集中表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发展表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广泛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三种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一是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发展国私共有垄断企业和与国家密切联系的私人垄断企业;二是国家把部分生产资料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即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三是国家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干预、管理和调节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是稳定性。二战以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常常同危机和战争相联系,因而出现时而高潮时而回潮的现象。而战后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再次是持续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常常是适应危机和战争的需要而采取某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应急措施。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适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需要,因而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领域获得了持续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还表现在阶级结构上。就工人阶级来说,首先,内部构成日趋复杂化、多层次化。体力劳动者减少,脑力劳动者增加;传统工业部门的工人减少,新兴工业部门的工人增加;一二产业的工人减少,第三产业的工人增加。其次,工人阶级的收入增加,生活明显改善。工人摆脱了繁重肮脏的劳动境,劳动时间缩短,某些国家还实行法定假日制,工人每年可享受带薪假期。工人的工资大幅度增长,个人住房、汽车等在工人家庭中普及率较高,不少人成为股票的拥有者。1995年,德、日、法、英、美和加拿大的股民数分别占本国人口的5.4%、9%、10.1%、17.5%、21.1%和25%。在社会福利方面,国家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形式,对人们的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问题予以帮助。就资产阶级来说,也改变了以往结构比较简单的状况,由大资本家、一般资本家、高级管理人员、政客和知识分子上层人物构成了当代的资产阶级。

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上层建筑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国家政权结构及其运行的法律化得到加强。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结构,权力结构中各权力主体的活动,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和监督等,都纳入法制范围,法制强化的程度前所未有。第二,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大为加强。在当代,国家执行政治职能虽仍实施暴力手段,但对于劳资矛盾、民族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越来越采用非暴力手段。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活动的发展,国家的经济职能得到极大强化,同时承担起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第三,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心由议会转向政府。二战以前,特别是资本主义早期,议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在三权分立体制中占据重心地位。二战后,重心由议会转向政府,政府由“黑夜看守人”变为“社会主宰者”,其行政命运、行政法规和委任立法的数量急剧增加,职权不断扩大,广泛干预和控制社会各领域,议会对政府的监督和控制逐渐流于形式而愈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国家出现了限制行政权力和改革政府机构的强大呼声。第四,政党政治和政党格局更趋复杂。各国宪法以往对政党不作规定,一般视为自由结社,而战后一些国家改变了这种传统,以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来保证资产阶级政党控制政权。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党派数目比过去增多,党派的生存消长令人眼花缭乱。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一度参政,结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只能在野的历史。第五,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扩展。一些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对某些传统的公民权利内容作了新的注释,或者规定了一些新的公民权利。具体界定了公民的平等权;普遍规定了社会经济权利,如生存权、劳动权、休息权和获得社会救济的权利;赋予了政治权利新内容,如知情权、抵抗暴力权、公民倡议权。另外,诸如反对战争权、维护和平的“和平生存权”,要求政府制止环境污染保护公民健康的“健康权”、“环保权”等等,也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和判例中得到了确认。第六,意识形态的派别色彩淡化。右翼和左翼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两大历史派别,交替占据统治地位。除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外,也存在多种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或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的状况。纵观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状况,显示出两点发展趋势:一是各种思潮都有不同的阶级或社会基础,但界限日趋模糊,政纲上的差别日益缩小;二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大行其道,不仅民主社会主义奉行这一主义,而且新保守主义也容纳这一主义。

二、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原因

造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经常变化之中。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这种变化表现了比较显著的特点,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生产关系和高度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束缚着生产力的更快增长。这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迫使资本主义在不损害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也是如此。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新变化,互为因果,循环互动。这些发展变化否定着资本主义本身,为社会主义的实现作了进一步的准备。

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战后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有人计算,截至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的90%是二战后的30年取得的。今天,科学技术正在逼近自然界的各种“极限”,超高温、超低温、超导、超真空、超强磁场、彻底失重等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以科学理论革命为先导、以教育革命为条件,涉及科学技术的几乎所有领域,促进一批新产业群的出现和旧产业部门的改造,大大缩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构成了当代新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关于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一些专家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可见,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在相当大程度上与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资本主义对立面的存在与发展有关。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给资本主义的生存以压力和挑战,造成了一种使它不能不认真对付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给资本主义以某些启示,资本主义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和借鉴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某些内容。1997年10月,日本《世界》月刊指出:20世纪是资本主义不断产生内外矛盾的时代,在资本主义范围以外,敌对的社会主义相继问世,20世纪资本主义的自我改革,都是为了对付这种来自内外的威胁和竞争,资本主义失去敌对者,有可能意味着将失去自我改革的能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瑟罗认为,资本主义缺少一个能够把公民凝聚起来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过去靠共产主义这个可怕的竞争对手而团结在一起,为了进行冷战而对基础设施和教育大规模投资,间接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客观上有利的国际环境。本世纪上半叶,全球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人民蒙受巨大灾害。战后,全世界人民普遍要求持久的和平与稳定的经济增长,逐步推动了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主题的形成,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争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另外,战后纷纷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发展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利用这一机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商品贸易、技术转让、掠夺廉价原料等新殖民主义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广泛的剥削,从而支持和促进了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但是扭转不了它的必然发展趋势。邓小平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既不是出于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是源于向往社会主义的良好愿望,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两个必然”所以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运动。较之二战以前,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以更多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产和资本集中在生产力增长的同时有进一步发展。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发展,表现为垄断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垄断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一浪高过一浪的兼并浪潮,已由过去的“大鱼吃小鱼”发展为“大鱼吃大鱼”。80年代下半期特点是90年代以来,西方世界掀起了新一轮兼并狂潮,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来势更猛,仅1996年全球兼并案就发生22729起,兼并金额达到创纪录的1.14万亿美元; 二是大公司兼并案迭出,兼并金额在几十亿美元、甚至上百亿美元的案例不在少数;三是涉及的范围广,包括汽车、制药、信息、银行、保险、零售等行业;四是多发生在同一产业部门或相近部门的产业之间,有些是企业之间跨国兼并。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剥削的地位。剩余价值率是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体现,战后继续呈显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以美国的剩余价值率为例,1909年为130%,1950年为236.7%,1987年为364.7%。 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加深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相对抗的经济根源。

较快的经济增长仍然不断被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打断。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是事实,但资本主义社会仍发生了一系列经济危机,这也是事实。当然,同样的原因也使战后危机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减弱,危机比较缓和。70年代后,高涨阶段通货膨胀,生产增长近于停滞。另外,经济危机还经常表现为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的结构性危机。这种危机不同于生产过剩危机,它既可表现为生产过剩,又可表现为供应不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各种力量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二战以来,世界发生了许多历史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从不同方面产生着深刻影响,使战后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体系仍然是多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除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外,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身来说,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各国家集团间的矛盾,各跨国公司间的矛盾,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间的矛盾,国际资产阶级与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间的矛盾,世界生产的扩大与世界市场有限间的矛盾,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有计划与整个世界生产的少组织少计划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表现。

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导致当代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增多。是否承认这一点有个前提,这就是是否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可以产生社会主义因素。理论和实践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就指出:“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在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前进一步的每项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已经直接地、实际地显现出来了。”他还指出:“辩证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确实就包含着新社会的因素,包含着它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但是,社会主义者应当善于区分部分和整体,应当按整体提口号,而不是按部分提口号。 ”资本主义吸收了一些社会主义的文明成果或社会主义因素。 1935年8月,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从而创立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当年在这项法案举行的听证会上,有些人曾极力反对,说它是从《共产党宣言》上逐字逐句抄来的。到底是否照抄可以不作考证,但这个事实说明,资本主义的调整改革的确有意无意地吸收了一些社会主义的因素。需要指出一点,资本主义吸收某些社会主义的文明成果,并不意味着它要趋同于社会主义,这正如社会主义吸收资本主义的某些文明成果并不意味着要趋同于资本主义一样。资本主义吸收某些社会主义的文明成果。是为了挽救资本主义的灭亡,但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主义因素的存在。社会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发展,使当代资本主义离社会主义更近了,而不是越来越远了。

当代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最重要的是日臻完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视为资本关系发展的顶点,并预言在顶点是要发生变革的。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怎样实现变革?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一是通过暴力的方式,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到底采用哪种方式,只能取决于社会实践的选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变革总归是要发生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标签:;  ;  ;  ;  ;  ;  ;  ;  ;  ;  ;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