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工作的辩证思考——试谈几个认识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编辑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新闻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人争着当记者,很少有人愿意做编辑;中国新闻界存在一个问题——重采写,轻编辑。
编辑工作成为难题,大约是始于近一二十年的事情。新闻队伍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后,利害得失之间显著的差距,使得编辑几乎成了苦差事的代名词。大学毕业的同学,当了记者的就神气,当了编辑的就丧气。于是,有的单位便把一些当记者当得不好的打发到编辑岗位;有的单位迫不得已向社会招聘编辑;有的单位干脆作出规定,新入社的大学生必须做几年编辑工作。瓜菜代、一纸定终身、拉郎配的组织管理体制,导致了编辑队伍素质的弱化。有人惊呼,现在的编辑队伍素质,比五六十年代乃至于70年代都大大地下降了。这样,在中国的新闻界又形成一个怪圈:没人愿意做编辑——编辑队伍素质下降,——编辑岗位不被重视——更没人愿意做编辑。如此,又构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机制。
这,已不是个别新闻单位的个别现象。
就我社而言,去年5月中旬, 在加强和改进国内通稿工作座谈会上,郭超人同志就通稿中存在着稿件偏长、新闻性不强、时效性差、差错较多等问题,强调要精编稿件。国内部就此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国内通稿编发工作的规定》,对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强化编辑质量意识,提高编辑工作水平,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去年7月, 在办好《新华每日电讯》的研讨会上,超人同志再一次指出,大广播通稿还要精编;稿件的质量不高,是编辑不到位、编辑工作不到位的表现。
一方面是稿件编辑的质量不高,一方面是没人愿做编辑,如此循环往复,其结果必然是编辑质量、编辑素质的每况愈下,有的单位、有的部门甚至是助理级的编辑在那里修改高级职称记者的稿件,这又如何能保证稿件的质量呢?!
形成编辑难题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上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客观上体制上的问题。本文只想就有关编辑工作的几个认识上的问题来一个两分法,以期澄清一些认识误区,或可对于编辑问题的深入研究及至解决起一点助推作用。
关于“为人作嫁”
“为人作嫁”似乎已经成了编辑工作的代名词。作为编辑,就是把别人的稿件,甚至半成品或干脆就是一堆材料拿过来整理修改编排,为别人绞尽脑汁地删繁就简,为别人殚精竭虑地标新立异。稿件修饰得好,表扬的是记者,没编辑什么事;而一旦处理不妥,或是出了差错,挨批的是编辑。有过无功,吃力不讨好,这就更加惨了。
说白了,这是一个得失与名利的问题。
在这里,做编辑工作的,得到的是辛苦和责任,失去的是得到名声和更多的利益的机会。这直接影响到做编辑工作时的情绪和做编辑工作的愿望。
如何来看这样的问题呢?
近代史上著名的编辑、我国新闻出版界的典范邹韬奋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韬奋不仅用他的言论,而且用他的行动,为如何看待得失名利作出了圆满解释。
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解放日报副总编金福安做了25年的夜班编辑工作,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正是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也丰富了我自己。”像金福安这样的一批老编辑,用他们的实践,给编辑工作的名利得失找到了辩证的答案。
关于“编辑惯性”
编辑工作做久了,做得麻木了,感觉钝化了,没有了新闻敏感,堕入到陈陈相因、循规蹈矩的求同思维。在记者看来,每天都是新鲜的太阳,编辑也觉得不新鲜了。这就是编辑惯性。
这种看似惰性的编辑惯性,其实也是编辑应有的品行。否则,做编辑的便无法形成一种恒常的思维,失去对于大局的既定的把握,把记者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东西,也当作编辑自己篮子里的菜,把囿于一时一地的记者的一孔之见,也看成新闻编发出去,徒添了一堆文字垃圾,还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社会危害。
同时,作为编辑必备的素质,编辑又必须时时与这种形同惰性的编辑惯性作斗争,要突破这种编辑惯性。否则,编辑无法从大量的日常的来稿中,发现好的有价值的或是有潜力的新闻,适时地把它们推向社会。
作为一个优秀的编辑,更重要的就是要从大量的一般性来稿中,发现新鲜的特殊的东西,从常规性报道中发现异常。在这方面,有许多编辑实例可资佐证。如1978年,新华社编辑从当时北京市委的一个会议的冗长新闻中,独具慧眼地提取了其中轰动中外的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新闻,则是非常典型的事例。
没有编辑惯性,可能会发出去一堆并非新闻的新闻;囿于编辑惯性,则又难以发现真正的有价值的新闻。
关于“万金油”
一位做了多年记者又做编辑的同志,自称是先“坐了花轿”而后又“为人作嫁”的。他的体会是:如果做记者是A级的, 当编辑则只能是B级的,甚至是C级的;因为做记者时只管自己的一篇稿,当编辑就不一样了,要管各种各样的来稿,要为各种稿件做标题,没有全面的知识是不行的。
《恩格斯传》一书的作者是这样记述作为新莱茵报编辑的恩格斯的:“他对该报通讯记者的来稿以及编辑部收到的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报刊,迅速而又有把握地作出判断并加以利用,使其中一些素材为总的革命观点服务。27岁的恩格斯在这个地方使自己的语言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从才能和素质来说,他好像生来就是从事政论新闻日常工作的。”
在这里,对一个编辑的要求,有点儿像对乐队指挥、对电影导演的要求一样。他也许不一定对所有的乐器都精通,也不一定把电影制作全过程都掌握,但却必须对所有乐器、对电影制作的全过程都熟悉。作为编辑,则不仅要求对新闻领域的十八般武艺都能操作,而且要求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五行八作都能知道一点,这样才能对于编辑的稿件内容不陌生,对于编辑的稿件的样式能把握。所以,又有人提出,编辑应该做个“杂家”,是不无道理的。
当然,做一个优秀的编辑,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万金油”的角色,还是应该争取钻研一两个方面,由杂家进入专家的行列,做一个行家编辑,专家编辑,学者型编辑,这于编辑工作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万金油”既不应该成为轻视编辑工作的谑词,也不应该成为不思进取的编辑的因袭的包袱。
关于“两头黑”
做编辑工作,要求坐在办公室里,是所谓“秀才不出门”。换句话说,是要坐冷板凳的,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的本事。性情浮躁的人,是做不好编辑的。然而,编辑又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足不出户的编辑,又如何指望他能编好来自于社会的花样繁多的新闻稿件呢?!
编辑工作在其程序上,是一手牵两极,一极是党和国家的上头,一极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下头。做编辑的,要能及时地把上头的精神传输到下头去,又要能及时地把下头的实情反馈到上头来。就是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如果编辑不能成为连结两极的枢纽,而仅仅在那里闭门造车,势必要出现“两头黑”的。
要做好编辑工作,就要避免出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两头黑”的真空状态。就要求编辑不仅要学好上头的精神,而且要走出去,走向广阔的社会,去采访、作调研。用上头的精神去观照现实的情况,再把上头的东西在实际中检验的情况带回去。如此地循环往复,就可以由“两头黑”转变为“两头明”了。俗话说,情况明,决心大,干劲足,这样在编稿的时候,编辑的心里就有谱了。
长久的编辑工作,客观上造成了编辑的“两头黑”,从而也严重地影响了编辑素质的提高和编辑工作的质量。
从编辑工作的内容上看,编辑是一手托两家。一家是提供稿件的记者,一家是受众方的读者。在这方面,弄得不好,也会出现“两头黑”。这就要求编辑既要熟悉写作者,也要了解受众的胃口。能够知道自己的读者需要什么,又知道哪个记者能提供什么,这样做编辑岂不快哉。
果真能辩证地看待并处理好“两头黑”的矛盾,则编辑幸甚!编辑工作幸甚!读者幸甚!
关于“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
这是最容易被用来褒贬编辑的高频率词汇。这也是令编辑最感赧颜的评价。
其实,编辑大可不必因此感到窘迫。这个词汇正好表述了编辑工作的两面性。
一方面,由于编辑工作的性质,导致了编辑坐在屋里编别人的稿件多,走出去自己采写稿件的机会少。久而久之,编辑的思想钝化了,编辑的手僵硬了,便得编辑提笔有如千钧重。但却必须而且似乎只会对着别人的稿件指手画脚、品头评足了。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编辑工作的性质,却正要求着编辑的“眼高手低”。它要求编辑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高屋建瓴,要有全局观念、整体意识,有能力鉴别出稿件的优劣。在这方面,编辑要像个古玩鉴赏家,要能够内行看门道;要像个文艺批评家,能够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品头论足、指点良莠。编辑还要去组织记者调查写作,要给记者出题目、出报道思想、出编辑部灵魂。编辑还得多练练手,尤其要练几手硬功夫、真本事,能够做到出将入相。这便是眼高手高。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编辑新莱茵报的宏才大略时说:“首先是有赖于马克思的洞察力和坚定立场,这家日报成了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这正是说的“眼高手高”的问题,应该成为每一个编辑追求的目标。
关于采编工作的“优”与“劣”
采写与编辑,本无优与劣,只是同一个性质工作的两个不同阶段,两种不同的工作路线,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而已。但是,长期以来的重采轻编,忽视编辑和编辑工作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一说到新闻,就说那是跑出来的,是通过双腿走、双眼看、双耳听得来的;说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成功的,就是没留一分给编辑。
是编辑工作真的如此的无足轻重吗?答案是否定的。
且不说编辑对于记者的组织、指挥、调度的工作,也不说编辑工作如何在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来稿中选择、判断、发现一篇来稿的重要性,也不说发现一篇有价值的新闻、以及发现一个有潜力的作者的重要意义。就说编辑工作与记者工作的紧张状态的类同性,是丝毫也不相差的。记者那种紧张采访、倚马可待的写作功夫,对编辑是同样的要求。编辑拿到记者的稿件,如果不是雷厉风行地快速处理,不是迅速地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并快速做出标题,有时甚至是倚马可待地写出评论,很难想象一篇好新闻能很好地传播出去,恐怕说不定还会胎死腹中。无数实践证明,许多全国好新闻、好标题往往都不是记者直接写出来的,而多是经过编辑的精心组织、指导采写,帮助编改、修饰、制作出来的。
那么,解决编辑难题的出路在哪里呢?
这里,笔者想对主客观以及机制上变更的可能性作一点简单的探讨,也可以算作题外话吧。
从主观上来看,首先要树立为人作嫁的思想,培养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讲求无私奉献和工作责任心,造就一支敬业、乐业、乐于奉献的编辑队伍。
在客观上,要真正把编辑和编辑工作重视起来,树立名编辑的目标和意识,造就一个培养名编辑的环境。如同影视界的导演中心论一样,在新闻界也可以提出“编辑中心论”的观点;要借评选韬奋新闻奖的东风,把一批真正德才兼备的、在新闻界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名编辑树起来,影响一片、带动一片。同时,针对当前编辑人员待遇低、境况差的问题,创造一切条件,真正解决编辑人员在工资、奖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此外,在业务上,还要让编辑人员有岗位荣誉感和成就感。要完善和强化编辑好稿、好版面、好标题的评选工作,使大家认识编辑岗位照样能做出辉煌的成绩。
最后,也是关键、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制度上有一个可靠的保证,要创造一个优秀编辑队伍流动的良性循环管理机制,真正把一些优秀的人员充实到编辑的位置上,坚决不搞瓜菜代、拉郎配,要宁缺毋滥。在新闻单位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上,要形成人人愿意当编辑、大家争着做编辑的局面。这样,何愁优秀编辑不脱颖而出,何愁编辑队伍的素质不能提高?!
标签:辩证思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