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加大对水利基础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首要地位,确保工程安全,抓好工程管理是扩大生产,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措施;
引言: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不仅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目的的及时、准确、持续实现,而且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三分建,七分管”,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以及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已建工程安全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挖掘工程的潜力,更应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1水利工程管理现实存在的几个问题
1.1部分水利工程标准偏底,工程质量差,不能满足防洪兴利需要
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标准偏底,施工质量差,随着运行期的增长,工程开始老化和损坏,形成病险或隐患工程。这些病险水库有的需要降低水位运行,严重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有的带病运行,势必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1.2招投标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工程在招投标中,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代理招投标,从而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管理。
监理队伍不足,素质较低,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设计质量不高,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1.3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
目前,水管单位缺乏科学定性,既不像事业单位,又不像企业。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利用工程,既有公益性功能,又有一定的经营开发功能,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混在一起,界限不清。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之间的管理关系不顺,权责不明。内部运行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大多数水管单位亏损经营。
1.4目标管理问题
目标管理不严肃,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2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措施
2.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
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关键在领导,领导的关键在观念的转变。领导工作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要转移到依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上来,从根本上转变那些不适应依法行政、依法管水要求的传统习惯和方法;从过去只重工程建设转变到加强管理、建管并重;从过去主要对水利行业内总的管理转变到对全社会的水事活动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转变到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手段,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进行管理上来。着力研究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工作新机制、新格局,为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2.2做好维修养护工作
由于各种各样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因素的存在,水利工程在进行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会有薄弱环节存在。如此一来,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缺陷和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水利工程管理和使用的不当和自然环境的改变,会使水利工程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见于此现象,需要对水利工程进行长期地监督和维修养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维修,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印花,保证水利工程以最佳状况运行,以期发挥其全部作用。
2.3做好观测检查工作
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观测检查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过程当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地位极其重要。水利工程建筑物在服务年限当中,其自身状态和所处的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某些变化是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一旦这种突发情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导致事故。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所有信息,应该经常性的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观测检查,及时分析所得数据,并处理已发现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2.4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
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三峡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2.5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主要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面负责,要从学习、了解基本的建设程序,围绕管理的目标、安全、进度、质量、投资等几个方面设立相关的机构、部门。要处理好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处理好技术、施工、进度、合同、后勤以及终端用户等各方面的关系。制定并完善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完善项目各阶段分类管理的方法,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工程建设能顺利进行。
2.6提倡渠系测水
渠系测水是灌区管理工作中实行计划用水、准确地掌握引水、输水、配水等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节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测水工作,可以为保证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和编制用水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可以按照用水计划的规定和水量调配组织的指导,调节、控制水量,准确地从水源引水、输水和按定额向用水单位供水;可以检查水质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导和改进用水工作;可以为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
2.7按照目标计划,做好动态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规划、组织、协调等手段。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控制目标的顺利进行。在目标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投入、转换、反馈、对比、纠正等基本控制程序,缺少这些基本环节中的某一部分,那么动态控制过程都市不全面的,那样会降低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影响目标管理的效果。
2.8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
3结束语
总之,对水利工程来说,管理是关键,建设是基础,所以抓好水利工程的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安全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与之对应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水利工程才能为我们所用,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刁永华,李良,颜雷.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9)974-975.
【2】史艳梅,逯钦华,李同战.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思考.现代农业.
【3】宗亚东.浅谈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02,28.
论文作者:任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单位论文; 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