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鱼类寄生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的数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海水养殖鱼类寄生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的数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张纹[1]2002年在《海水养殖鱼类寄生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的数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形态学观察、数量形态学研究、RAPD分析和28S rDNA基因同源序列比较等技术方法,从不同层次对福建沿海养殖鱼类暴发流行性寄生虫病害的主要病原——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 Yamaguti,1963)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光学显微镜下镜检发现,寄生在厦门海区养殖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 Risso)体表的新贝尼登虫大部分呈现出鱾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 Hargis)的形态特征,即虫体较肥大、睾丸边缘有缺刻等,但也有一些虫体较瘦小、睾丸边缘光滑无缺刻,表现出梅氏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 melleni MacCallum)的形态特征,另有一些虫体介于二者之间;莆田和连江海区养殖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体表以及厦门海区养殖的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 Chu,Lo et Wu)体表的虫体,则基本上呈现梅氏新贝尼登虫的形态特征,少数表现为鱾新贝尼登虫的特征。 2.采用数量形态学方法,对N.melleni、N.girellae、N.pargueraensis Dyer,Williams and Bunkley-Williams、N.adenea Meserve和N.isabellae Meserve等5种新贝尼登虫12个易于观察和测量的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了对形态鉴定贡献较大的7个特征,分别是后吸器的横轴和纵轴长、体宽和体长及前钩长、前吸盘横轴长和咽横轴长等。这些形态特征是种属划分的重要参数,在分类鉴定中应对它们重点考察,综合分析。采用最小距离法作出聚类图,形态上非常相近的两个虫种,N.melleni和N.girellae表现出很近的亲缘关系,于距离0.555处最先聚合。 3.应用RAPD技术,采用30个随机引物对不同海区不同宿主的梅氏新贝尼登虫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寄生于厦门海区不同鱼类宿主(高体鰤和鮸状黄姑鱼)上的梅氏新贝尼登虫的遗传差异为0.073,小于生存于不同海区(连江和莆田)同一宿主大黄鱼鱼体上梅氏新贝尼登虫0.094的遗传差异。RAPD结果还显示,鱾新贝尼登虫和梅氏新贝尼登虫两个虫种间的遗传相似性高达83.1~94.7%,只有5.3~16.9%的遗传差异,接近于梅氏新贝尼登虫种内7.3~15.4%的遗传差异。 4.通过特异性引物经PCR反应扩增出鱾新贝尼登虫和梅氏新贝尼登虫的部分28S rDNA基因,获得350bp左右的目的DNA片段。测序后进行排序比较,发现鱾 摘要新贝尼登虫和梅氏新贝尼登虫的遗传相似度高达99.7%,在337hp同源序列中仅存在一个碱基的差异。而同为梅氏新贝尼登虫,莆田海区养殖大黄鱼鱼体上和厦门海区养殖高体狮鱼体上虫体的遗传相似度为99.41%。经与3种贝尼登虫的同源序列比较后发现,贝尼登属叁个虫种Benedenia luijani、B.rohdei和 B.seriolae禾间的遗传差异为二刀8~11厂3%,甚至大于妃新贝尼登虫和梅氏新贝尼登虫 0.3%的差异,结果与RAPD分析相似,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印证了妃新贝尼登虫和梅氏新贝尼登虫应为同一虫种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作者比较了单后盘目3个科10个属12个虫种的285 rDNA基因同源序列,结果显示虫种间的遗传距离介于2.15叫2.08O,属间的距离为5.18+0.43O,科间的距离为 19厂0~29刀9%。以 MP和 UPGMA方法作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与传统分类系统基本一致,但两者在科的水平上有所不同,MP系统树为以 CaPsalidae,MOllOCOtylld8C),UdollCllid。e),UPGMA系统树为((CapS&lid3C,UdollCllid8C)Monocotylidae人 285 rDNA基因的该序列片段被证明非常适于单殖吸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蒋进[2]2009年在《象山港海水养殖鱼类梅氏新贝尼登虫鉴定、生物学特性及病鱼眼组织病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贝尼登类单殖吸虫是象山港海水鱼类养殖中一类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给海水鱼类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种类鉴定、有关生物学特征观察及寄主眼睛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为象山港贝尼登虫病的防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对象山港四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鮸鱼(Miichthys miiuy)、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黑鲷(Pagrosomus major)寄生的贝尼登类单殖吸虫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该吸虫形态特征与梅氏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 melleni)高度相似。28S rDNA部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吸虫与新贝尼登虫属(Neobenedenia)同源性最高,为97.6%和100%;进一步的ITS1序列分析表明,该吸虫的ITS1序列与梅氏新贝尼登虫同源性最高,为99.7%,而与鱾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的同源性为99.4%。根据普通生物学和序列特征,可认为象山港四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寄生的贝尼登类单殖吸虫是梅氏新贝尼登虫。扫描电镜观察到梅氏新贝尼登虫成虫背部体表布满微绒毛;虫卵后端具两个细长的触角而非内弯的小钩;钩毛蚴的附甲片和前钩尚处于雏形,而后钩和边缘小钩形态同成虫时期相差不大。在梅氏新贝尼登虫产卵过程观察中发现,成熟的虫卵排出体外后紧接着有一个新的虫卵在其体内形成。虫卵在25℃水温条件下经4-5天发育成钩毛蚴,其出卵方式为头部先出卵。钩毛蚴自孵出后即开始活跃运动,表现出对水流的敏感且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在离体实验中,梅氏新贝尼登虫在盐度为13的人工海水中浸浴30min时,虫体会发生收缩现象;在活体实验中,盐度为7的人工海水浸浴染病大黄鱼60min可以使病鱼体表梅氏新贝尼登虫脱落率达到95.2%,且对鱼体伤害较小。眼睛组织病理显示:梅氏新贝尼登虫以其后吸盘牢牢吸附于大黄鱼角膜的上皮细胞层,造成上皮细胞的部分缺失,角膜基质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靠近虫体前附着器和口咽部的上皮层变薄,推测虫体有可能通过口咽部吞食上皮细胞。

苗亮, 李明云, 蒋进, 丁文超, 陈炯[3]2012年在《象山港养殖大黄鱼寄生新贝尼登虫成虫形态学和28S rDNA,ITS1分子鉴定》文中指出贝尼登类单殖吸虫是象山港海水养殖鱼类中一类危害严重的寄生虫。应用PCR扩增及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并结合对成虫的形态学分析,对象山港养殖大黄鱼体表寄生的贝尼登类单殖吸虫(记作XSp)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XSp从形态特征上属于新贝尼登虫属,与梅氏新贝尼登虫高度相似。扩增得到XSp的28SrDNA和ITS1序列长度分别为393和427bp,与梅氏新贝尼登虫和鱾新贝尼登虫的5个28SrDNA序列、2个ITS1序列的比对分析显示相似性除1个为97.4%外其余均大于99%,提示XSp与这几个鱾新贝尼登虫和梅氏新贝尼登虫为种内关系,而XSp与贝尼登虫的3个28SrDNA和1个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4.3%~89.5%和60.2%。系统进化树显示该吸虫与梅氏新贝尼登虫和鱾新贝尼登虫形成一个紧密的簇,而与贝尼登虫亲缘关系较远。根据普通生物学和序列特征分析,将XSp定种为梅氏新贝尼登虫,并且支持Whittington和Horton(1996)提出的梅氏新贝尼登虫和鱾新贝尼登虫为同种异名的分类观点。

参考文献:

[1]. 海水养殖鱼类寄生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的数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D]. 张纹. 厦门大学. 2002

[2]. 象山港海水养殖鱼类梅氏新贝尼登虫鉴定、生物学特性及病鱼眼组织病理初步研究[D]. 蒋进. 宁波大学. 2009

[3]. 象山港养殖大黄鱼寄生新贝尼登虫成虫形态学和28S rDNA,ITS1分子鉴定[J]. 苗亮, 李明云, 蒋进, 丁文超, 陈炯.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

标签:;  ;  ;  ;  

海水养殖鱼类寄生新贝尼登虫(Neobenedenia)的数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