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建设资金投入是非常大的,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环节也相对较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施工系统。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就应当对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选择相对合理、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以此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1]。针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给予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随着国家在水利领域建设投资不断加大,水利建设项目逐年增多,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国家相继出台了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各项条例,质量管理工作也逐步法制化,质量监督机构也由原来的部、省、市三级管理逐渐向部、省、市、县四级发展,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县水务局授权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由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且涉及诸多内容,项目参建各方在人员、设施、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监督的效果。
1水利质量监督简介
1.1水利质量监督
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项目,水利是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要部门,也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指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之下,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1.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特点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所以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特点如下:
专业性:水利工程项目繁多,主要有防洪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发电工程以及供排水工程等。这些工程每一类又包括不同的结构形式,每一种结构形式的施工重点以及施工难点又不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重点是做好工程质量监督,质量监督员要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利专业知识,并且能够依据水利工程建设实际作出科学准确的点评,保证水利工程按时、有质有量地完成。
艰巨性:水利工程主要是发挥水利资源的优势,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变害为宝。完整的水利工程要充分考虑水利资源的特性,依据工程建设的目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计划。由于水利工程主要是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和运用,所以工程的质量对一个工程的高效安全运行意义重大。如果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有可能会引起水利工程效益无法发挥,严重时还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比较大,建设时间比较长,施工工序非常繁杂,并且由于工程涉及到流域比较长,所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大多都在野外,生活条件比较差,交通也不够便利,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要完成质量监督工作就必须要克服种种困难,跟随施工队伍不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的高效完成。
2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与对策建议
2.1做好有关审查,规范质量行为
首先,要对有关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查看施工单位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是否可以承揽水利工程、资质证书,是否有出借资质、转包、分包工程,是否以其他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行为等。重点审查其是否有出借资质、转包或违法分包所承担的工程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质量监督单位要重点检查项目法人的管理体系、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设计单位现场服务体系建立情况,要把对参建单位的监管行为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来抓,同时要督促其正常良性的运转。并且,要按照规定,对构成犯罪,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也要表彰奖励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在监督的项目中,要将结果纳入水利工程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管理,建立考勤制度,对违规兼职"出勤率低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处罚。
另外,要严格控制参建各方质量行为,要求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各单位从业人员的质量行为。如:为了满足深度要求,提供真实可靠的勘察设计成果,勘察设计单位要认真勘察,精心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施工单位要严格工序管理,按照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和工程合同施工,认真评定、检验施工质量。同时,为了切实发挥监理的质量控制作用,监理单位要全面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采取旁站、跟踪检测、巡视、平行检测等形式,积极推进第三方强制性检测,严格把好工程建设验收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能投入使用未经法人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禁止后续工程施工。
2.2建立质量体系,加大检查频率
首先,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在事前建立质量体系,根据相关技术规程、质量标准、规范,对技施施设计图、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案、渡汛预案等进行审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其次,要控制管理人员的出勤、到位、履行职责等情况,控制参建单位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控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控制各单位执行技术规程、质量标准情况,重点监督检查“三检制”的落实情况。
另外,为了使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工作不留死角,落实到底,要在事前加大检查频率,创新检查方式。在常规检查基础上,推行实施对工程质量不同阶段及时间段的“四个一检查”方法,并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即:由各工地质检员和监理人员在每一天中都检查当天施工内容,并且检查施工准备、安全情况,填写当天的检查情况表。同时由各工地驻地监理工程师与技术负责人,在每一周都要对本周施工内容全面检查,填写当周施工检查情况,并对下周施工准备情况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旬要全面检查本旬施工内容及安全状况,填写本旬施工检查情况表,并对下旬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每月要重点抽查参建单位质量控制及日常检查情况,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一次质量巡查,并向建管局下发质量监督检查结果通知书,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3加强质量监督人员培训,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
目前,有些人员没有从事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按照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的原则,需要采取现场指导、系统辅导、外出学习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利工程施工有阶段性和季节性,施工期检测任务多,检测不及时现象时有发生。作为政府职能的质量监督部门,各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站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施工有怀疑的部位和原材料进行检测抽查。
结束语
作为国家基础产业,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产、发展的物质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涉及到各个行业的顺利进行,并与国家、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全面落实质量监督责任,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程序,提高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强化项目法人质量管理意识,提升质量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尽快走上规范性、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参考文献:
[1]王雨,沈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践与认识[J].技术与市场,2015,(9):250,252.
[2]丁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监督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4):146-148,150.
[3]李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233-234.
论文作者:王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监督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情况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