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电能的需求持续增长,与之相对,电力企业内部也日益复杂化、工作日益繁重和多元,这就形成了电力系统专业人才的紧俏,求贤若渴。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电力企业在这种情形下,必须努力打造一支良好的专业技术团队,而打造团队的核心就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只有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发挥重要作用才能够打造一支优秀的电力人才队伍。然而,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问题颇多,很多现实型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因而,要想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健发展,首先要健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之与电力行业的现实状况相适应。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策略
引言
电力企业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当今社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想要保持竞争力,就得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当今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特点
1.1 人员素质较高
通过较为完善的员工招聘制度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吸引较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特别是近几年新入职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能够占到90%以上,人力资源较为丰富。
1.2 组织机构设置和薪酬制度健全
推行“三定”(定岗、定边、定员)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建立了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变化的正常增减机制,企业凝聚力持续增强。内部结构较为稳定,但缺乏纵向间的人员流动。
1.3 结构性缺员情况较为严重
部分电力企业一线班组人员老化,能力水平相对较低,达不到新时期电网建设和电力发展的要求,工作职责无法全部履行到位,而新入职员工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相关技术技能,造成结构性缺员,影响电力企业进步发展。
1.4 人力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机构臃肿
我国电力系统在人员配置上,一般情况下都会以该系统的定员标准为基本参照,在既有的计划下来进行人员的分配。虽然国家对人员配比上的相关问题做了多次修改,但是电力系统内部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显然不够科学。造成企业在定员上的控制不一致,导致电力企业内部为了完成定员指标而盲目的增加人员。使企业在宏观调控上缺少了有效的控制机制,造成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严重阻碍企业的经济发展。这种现象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管理模式的失控,再加上通过上级指派任命,岗位平级调整,依靠后门关系硬塞入企业的大量人员,都是企业冗员问题。
1.5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差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但现阶段很多企业的管理阶层仍然将思想停留在怎么去管员工,将这些员工仅仅只是看成是一种创造财富的工具,并没有真正去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抑制住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时间长了,造成了大量的人才外流现象。长此下去,必然会对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 人员考评机制有待改进
首先,考评但是单一。电力企业考评中,往往缺乏群众考评或者平时考评,单一的领导考核方式使部分员工对上司毕恭毕敬,喜欢做表面工作而没有脚踏实地的工作。其次,考评标准不够规范。电力企业内目前职位分类过于粗略,所指定的考评标准不尽相同,使考核标准没有得到量化,缺少可操作性,流于形式。再次,考评为精细化,即缺少定量考评。电力企业领导往往注重定性上的考核,却在定量上很少考虑,这就使贡献大小、能力差距无法体现出来,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普遍。
2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建议
2.1 要注重对员工的有效培训
科学有效的培训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注重对员工的有效科学培训。首先,企业要适当增加对培训的支出,把理念重视落实到实处,只有企业的培训工作做得好才能有效提高员工的素养,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其次,要注意培训的合理科学性,员工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重点要有所针对性,企业要根据不同单位员工的需求切实制定符合员工需求,能够真正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培训。最后,还应当注意将企业的培训充分落实到实践工作中,企业要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检验,不能将培训只停留在表面,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可以适当地与员工的薪资进行挂钩,以此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2.2 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规范和方式,它在激发员工动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薪酬管理模式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企业薪酬体系必须要有激励性;其次,薪酬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岗位设计和岗位评价为基础;最后,员工的薪酬必须要结合绩效考评,与业绩挂钩,使每个员工的收入与他们的工作业绩好坏、对企业贡献大小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的目的。以内蒙电力为例,目前内蒙电力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薪酬改革的相关工作,今后将实行薪点工资制度,把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的结果综合在内,进行奖金的发放,合格且优秀的进行升岗加薪,不合格且差的进行降岗降薪,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员工的竞争力,竞争力激烈了,员工的素质和对岗位的热爱程度才能大大增加。
2.3 合理招聘员工,实现配比规范
就我国电力企业招聘现状来说,人员适用范围比较固定,有相当一部分员工是企业职工子弟或电力系统所办学校的学生。然而,这种人员构成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在员工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对此,电力企业必须扩宽招聘渠道,将触角伸向那些非专业的电类学校。更为重要的是,电力行业这种“子承父业”的就业形式,在时代的发展中早已不再适用,既违背企业的发展思路,又矛盾于国家所提倡的公平就业理念。电力企业在人员招聘上的规范化、合理化势在必行。
2.4 高度重视人才
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要将 “以人为本”的观念真正树立起来。只有牢牢把握好人才,充分用好人才,才能使企业如同常青树一般永葆生机。要特别注重引进、吸收、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大刀阔斧地进行人才改革,制定长远的人才资源规划,破除以资历论英雄的旧思想,提拔一批德才兼备、注重实际的干部和员工。
3 结语
总之,随着“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观念逐步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电力行业也不例外。本文结合当前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现状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剖析,并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以期为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万宝.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09).
[2]李宁.试论新形势下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5,(07).
论文作者:陈晓莉,徐琳,周娜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员工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人才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