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少奇对马列主义党建理论的贡献_刘少奇论文

论刘少奇对马列主义党建理论的贡献_刘少奇论文

试论刘少奇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列主义论文,学说论文,试论论文,贡献论文,刘少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刘少奇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党在建设方面,刘少奇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给我们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学习它,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这是刘少奇建党思想的根本点,也是毛泽东建党学说中的关键性问题。他指出:“我们党的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的问题。”它“是我们党的建设上特别重大的问题和重大的特点。”[1](P327)

第一,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及中国社会和我们党的实际情形所决定的。他指出:“我们的党从最初建立时起,就是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1](P315)“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1](P322)我们党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如果党没有革命的理论和科学的思想作为理论武器,“就不能建设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的党。”[1](P329)从社会背景和党员的情况来看,由于中国是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党员的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带着旧社会中各种思想意识的残余参加到党内来,党的肌体不能不受到他们的影响,加上“我们党在创立以前没有足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上的准备”,在创立以后又面临紧迫的、残酷的革命斗争,“使我们党在很长时期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建设不够。”[1](P327)我们党的这种情形,说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总之,“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这才是“针对我们党的特点而提出来的正确的建党路线。”[1](P330)

第二,加强党的指导思想的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是党的思想建设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刘少奇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很可敬佩的。然而,指导思想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够,这是我们党的一大弱点,也是革命过去屡遭挫折的主要原因。“中国党只要克服了这个弱点,就能有把握地引导中国革命到完全的胜利。”因此,“提倡党内的理论学习,就成为十分必要。”[1](P220)新中国诞生以后,他又立即指出: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很多理论干部,就不可能领导这样大的国家达到社会主义。他更进一步指出: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所迷惑,甚至上假马克思主义的当。而“盲从在一些假马克思主义者之后去进行革命,”则“是我们党的各种痛苦经验中最痛苦的一个经验”。因此,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保证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这是我们党的“各种经验中最重要的一个经验。”[1](P292)

第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和思想意识的修养,逐步树立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刘少奇指出:在我们党内,最本质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这就是共产党员进行思想意识修养的基本要求。“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1](P130-131)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在这篇光辉著作中,他用最鲜明的语言,把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思想意识修养,提高到关系党的建设的巩固和共产主义事业成败的原则高度上,这就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刘少奇对马克思建党学说的重大建树,也是刘少奇建党理论的重要特色。因此,《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誉为建党学说之瑰宝,成为广大共产党员对照、检查自己言行的一面镜子,成为培养合格共产党员的教科书。

第四,党执政后更要加强思想建设。刘少奇不仅强调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要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更强调夺取政权后要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早在1948年,他就预见到,党随着革命的胜利而变为全国性的执政党之后,有些人会“腐化、官僚化”[1](P413)。因此,革命胜利后,“更要加强思想教育”,“否则由于环境的复杂,危险更大”[1](P413)。在战争年代,就预见到党的思想建设将关系到革命胜利后的政权建设,这是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又一重要建树,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中关于“拒腐蚀”,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和两个“务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党的组织建设必须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刘少奇指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我们党从来不把党的组织形式,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死公式。如果“党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那末,党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也必须有所改变”[1](P317)。围绕党的组织建设,刘少奇还着重强调了下列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党内必须实行高度的民主集中制。刘少奇认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党的组织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鉴于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里容易出现称王称霸的个人专制主义现象,他特别强调要扩大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发扬党员的自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1](P365)。与此同时,他也指出,在党内放手实行高度民主,必须保证是按照有利于党的事业的方向进行,不能松懈党内的战斗意志与战斗团结。更不能被投机家、野心家利用来进行分裂党的活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在实行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同时实行高度的集中。要使高度的民主与高度的集中统一起来。总之,他认为,实行民主集中制,既要反对反映特权阶级思想的个人专制主义,防止“家长制”的现象;又要反对来源于小资产阶级散漫性的无政府主义,防止极端民主化的倾向。因为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极大地妨害与破坏党内的真正统一与团结,全党必须警惕”[1](P361)。

第二,必须实行彻底的群众路线。刘少奇指出: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他把群众路线科学概括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1](P354)。并强调我们党的一切组织和一切工作都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代表群众的利益,用正确态度去对待群众,用正确的方法去领导群众。他概括说,我们共产党人,在一切人民群众事业中所起的全部作用,就只有这些。“如果有人企图在这里再多起一点作用,一切错误都可能由此而产生。”[1](P352)

第三,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刘少奇指出,党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就因为它不只是有彻底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革命的纲领和政策,而且还有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没有严格的纪律,党不但不能领导人民进行战斗,还有被敌人扼杀的危险,因此,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他指出:党内纪律松懈的主要特征是在党内相当普遍存在着的自由主义倾向。而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没有受到无产阶级铁的纪律的锻炼的“大批知识分子及新党员加入到党内来,”则是造成党内自由主义倾向发展的客观原因。“党内思想斗争开展的不够”则是其主观原因。因此,他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常进行组织纪律方面的修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做一个正派的人。同一切破坏党的纪律的现象作不调和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党也才能具有无产阶级的战斗性。

三、必须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刘少奇运用这一原理,深刻地论述了开展党内斗争的必要性。认为党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而党的团结和党内的斗争,则是这一矛盾运动的两个方面。他指出:“在我们光明的党内,也还有某些不好的东西,还有黑暗的一方面。”[1](P149)由于党员在经历修养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他们对问题的观察和处理也就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不可避免的“引起党内许多不同意见不同主张的分歧和争论,就引起党内斗争。”他强调说:“特别在革命的转变关头”,这种斗争“也就必然更加激烈起来”。[1](P153)不进行这种必要的党内斗争,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就要危害党,使党腐败下去”,甚至“可能使我们的党或党的某些部分起质的变化,变为非无产阶级的组织。”[1](P179)因此,“党内斗争是保持党的纯洁与独立,保持党的行动在代表无产阶级最高利益的路线上进行,保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完全不可缺少的。”[1](P180)

为了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他系统地总结了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历史上王明“左”倾错误统治下搞过火斗争的痛苦经验,批评了把党内斗争绝对化和放弃党内斗争的两种错误倾向。他一方面指出,在我们党内,必须着重解决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斗争,“主要是思想斗争”。因此,必须反对机械的过火的斗争和无原则的纠纷,禁止一切违犯党章、党纪的斗争方式,要纠正滥用组织手段甚至党外斗争的手段来惩罚同志等恶劣作法;坚决主张要划清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党内斗争和党外斗争的界限,尤其必须把对犯错误同志的教育和对敌人的斗争严格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又指出,党内斗争是原则斗争,严格的自我批评,正确的党内斗争是推动我们党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必须反对放弃斗争的自由主义和调和主义倾向。他强调,对于党内种种缺点、错误和坏现象,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企图抹煞党内原则分歧,掩盖党内矛盾,躲避党内斗争,敷衍了事是根本不对的。总之进行党内斗争,必须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才能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刘少奇关于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理论和原则,是加强党的建设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稿日期:2001-04-20

标签:;  ;  ;  ;  ;  ;  

论刘少奇对马列主义党建理论的贡献_刘少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