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在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中,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是移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物质基础,也是移民未来建立新农村的经济保障,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中建设新农村,有助于实现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管齐下从而获取多种成效。通过分析传统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探究如何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所采取的长期补偿机制同在移民安置区建设新农村有效契合。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机制;新农村建设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各个时期各个国家都是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建设水利水电过程中不仅需要占用土地,而且还需要搬迁安置移民,这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搬迁安置大量的移民是繁杂的任务,移民不但关系到经济问题,更加关系到社会问题。现阶段移民问题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主要问题。现阶段在解决移民问题的过程中只有在建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妥善安置移民,维护社会稳定。
一、移民安置与相关问题
移民安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只是其中一种,移民安置问题细分又可以分为搬迁安置与生产安置移民两种。后者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其生产资料受影响,如工程建设导致耕地被淹没,需要进行移民安置,前者则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其居住环境受到影响,如房屋被淹没等。达到二者之一的,就可以认为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与之相应的移民工作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成熟的时期,在该时期内存在的问题有,移民相关政策不完善,相关政策规范出台具有滞后性,导致工作开展没有规范可依,工作有较大的主观性与随意性。而受到当时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在移民安置补偿方面标准较低,安置方式也存在不合理,轻安置轻移民而重搬迁工程,工作重点在于补偿,后期管理不能跟上,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充分,依靠后期工作来弥补前期的不足,导致工作中积累了矛盾。坚持依法移民,坚持以人为本,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但同时受到土地资源等因素影响,新的矛盾又开始出现,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全面的考虑移民搬迁安置问题。
二、移民安置工作方式
移民安置工作针对的群体主要是农民,城镇移民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会对其原有生活方式造成根本性影响,通常采用一次性补偿方式解决。与后者相比,前者在生活生产方面受到巨大影响,可能会对其生活生产造成变革。因此,在相关规范中对农村地区移民工作做了相应规范。针对受到影响的土地上的实物,采用现金补偿的方式进行兑付,比如建筑,农业设施,移民生活由政府主导安排,在解决生产资料问题上,方式灵活多样。
一次性现金补偿,依据补偿标准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淹没实物指标进行现金补偿解决生产安置问题,方法在于容易操作,但不足在于,生活来源单一或者是移民群体素质较低区域,移民生活后续保障存有较大问题。
农业有土安置,由政府落实移民土地生产资料问题,移民生活与生产,能够获得基本生活生产资料,并获得一定补偿费用,政府在移民安置过程中主导并负有监管责任,需要确保移民工作效果。该方式的不足在于工程周期长,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不宜采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长期补偿安置,该方式是将一次性补偿变为长期补偿,移民群体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在一定期限内逐步以不同方式补偿移民群体,通常时间期限以水电项目运行周期为标准。此种方式好处在于安置工作需要的周期短,工作量小,前期资金压力较低,移民就业转移工作操作容意,不足在于需要考虑转移民区域资源状况,并且要考虑后期资金运营,某些公益性项目,地方财政要为其提供保障。
城镇化安置,有计划有步骤的向城市安置移民或者是新建城镇安置,并且通过技能培训促使产业转移,以少量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该方式优点在于,促进城镇化建设,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该方式不足在于安置工作成本高,如果采用新建方式,各种资源的聚集运营需要一个较长周期,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会存有较大问题。
三、治理工程移民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结合
首先,移民安置补偿工作应从多方面进行,促使补偿机制能够与新农村建设高度结合,移民补偿可以利用资金或者是土地资源,并同时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到补偿工作中,通过帮扶等政策实施,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在法律上应该为移民安置补偿工作提供保障,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能提升移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确保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较快恢复。移民工作开展应以新农村建设标准为指导,并将补偿机制融入到其中,合理选择安置区域,解决移民后顾之忧,改变传统单一移民方式的不足,坚持以人为本,从移民群体的需要出发,
移民区加快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建设,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解放生产力,缩小城乡二元结构间的差距。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影响土地生产资料问题,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标准予以相应补偿。移民工作要了解到移民群体实际需要,由于移民群体数量巨大,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工作需要针对特点采取措施,确保移民利益不受到损害,并且在此基础上,促进其生活水平提高。由于移民群体固有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在新的环境里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移民工作管理部门要采用帮扶措施,帮助移民群体恢复生产,尽快融入到新的生活,提升幸福感。
移民工作可以就近安置,传统移民工作,移民区与原有区域相隔较远,由于中国人固有的乡土观念,不愿意搬迁,移民工作难度增大。而就近安置从情感上解决了工作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优势与效益,能够让移民群体优先享受,而水利工程建设也可以为移民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政府需要从政策法律机制等方面,将新农村建设与补偿安置工作高度契合在一起,使被移民群体能够享受发展成果,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通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安置问题、能够帮助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尽快恢复以往生活水平、能够帮助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多方面共赢。只有将移民长期补偿机制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契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在移民安置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以及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的开发性移民目标,实现地方政府部门、项目业主、移民和安置区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刘灵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4)
[2]布沙日•阿布都卡迪尔.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长期补偿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契合[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1)
[3]王会战.小浪底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7.
[4]李燕凌,吴松江,陈冬林.构建和谐社会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急管理机制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127.
论文作者:覃雍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移民论文; 新农村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方式论文; 机制论文; 群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