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车往镇中学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地理 高效课堂
1 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互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其实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出发,让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唱主角,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地,自主学习,积极探究,让他们品尝到探索的快乐,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充满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堂有趣难忘的课,学生总是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与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人与人思想的碰撞,当我们的学生在平等、宽松的交流互动中自主合作、自由发展时,我们的教学就会达到心智启迪,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的最佳境界,学习的时空必将是开放而广阔的,课堂也将是精彩而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有效实施教学手段更新
2.1 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是有效实施教学手段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以旧拓新式、承上启下式、设疑提问式、声像式、谜语式等多种形式。例如,在教学《秦岭—淮河》这节内容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南方、北方传统房屋建筑的图像,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然后迁移到我国南方、北方的差异从而导入新课。
2.2 要想使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作教师的只是拿着课本念念,让学生拿起笔来画画,然后就让学生死记硬背,又怎么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呢?在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育不再是为完成某一学科的知识传授为目标,而是要求我们教育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突破自己的学科界限,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掌握其它学科的教学经验,并能恰当地运用到本学科的教学中去,做到文理渗透、把新兴学科、边沿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去。
2.3 加强教学手段的更新,有助于打造高校课堂。我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用直观性和形象化的教学,学生既能看到又能想象到成因。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学生认为地球怎么会运动,谁能看见它在不停地运动,我除了利用地球仪,用手电筒当太阳光照到地球上,边拨动边启发解释,光照着的那一面是白天,灯光照着的是黑夜,简便而形象地解释了地球自转的周期和结果,学生很快就懂得了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而西落的原因,再利用多媒体演示加深理解。我还经常提着自制的小黑板,在小黑板上画出相关的地图和简描图,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巧用身体资源,形象生动。在教学《地图》这节课的“不同的山体形态”知识点时,我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成拳,假设它是一个山体模型,然后找出山体模型有哪些地形。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而4个手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手的小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即平时人们所说的悬崖。在进行形象演示的同时,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展开讨论,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其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直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玉敏.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初中地理课堂[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
年教育,2013(15):151.
[2] 蒋培松.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 读与写:教育教学
刊,2016(4).
论文作者:李社英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课堂论文; 学科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高效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