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体育外交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综述
刘 健1,杨 越2,马文博3,朱亚成4,5
(1.西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2.首都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91;3.韩国昌原大学 体育学院,庆尚南道 昌原 51140;4.西藏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5.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摘 要: 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体育外交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专家发言进行了记录和总结,得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新时代体育外交新使命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体育对外交往密切结合,通过体育人文交流巩固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体育强国建设,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提出以下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体育人文交流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的思想与方案;体育人文交流巩固与一带一路建设将助力沿线国家体育产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强国建设和国际话语权提升将为促进世界体育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出中国力量。
关键词: 体育外交;改革发展;体育强国;人文交流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国际交往工作委员会与首都体育学院共同主办的“体育对外交往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体育外交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于2018年12月22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以“体育对外交往”为主题的高层会议,与会成员为各自所属领域的权威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杨树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亚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席薛彦青,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张清敏,清华大学体育部党总支书记马新东等。会议围绕我国体育与外交的互动融合历程、未来共同发展路径、青年学生发展等作了深入讨论,取得了积极效果。本次会议回顾了体育在我国对外交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强调体育在人文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体育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外交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外交主题正逐步从研究边缘进入研究核心领域,将为之后我国对外交往工作贡献重要力量。
1 改革开放40年体育外交回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体育在国家内外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在此次会议中,北京大学国家关系学院教授张清敏先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报告中就体育与外交的关系、大国外交进行了剖析。
3.1.1 课前预习,找到标本 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所有标本中找到即将学习的中药品种。由于中药标本已装入塑料封口袋,包装上没有药名等信息提示,因此,学生要想找对中药,就必须先进行自主学习,结合教材介绍的性状要点,通过观察分析找出标本。找标本的过程就是对自学情况的一个测评。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观察,初步了解中药的性状要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1 战争与革命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三十年(1949-1978年)、后三十年(1979-2009年)、新十年(2010-2019年)。不同的时期,外交的主题也不相同。1949-1978年,前三十年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外交的主题是反帝与革命,任务是维护国家的独立与领土主权安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了一些国际体育活动,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讨论被中止,中国也开始被迫退出了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典型事件是1952年国际奥委会第47次全会曾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就国际奥委会席位问题进行过一次投票,会议以33票对20票通过一个妥协方案:将中国国际奥委会的席位予以“保留”。然而布伦戴奇对大会决议十分恼怒:“为了免除一切误会,提出国际奥委会不承认任何中国奥委会。这个决定开出一个先例,这是一个例外的决定”[1]。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造成中国体育不仅受到来自美国的打压,同时还受到来自苏联的打压,体育外交所面临的国际封锁显得更加严峻[1]。这一时期中国进入了反两霸时期,中国断绝了与布伦戴奇领导的国际奥委会的联系,同时中苏关系也开始恶化,导致中苏两国的体育交流活动也随之中断 。但是中国在面临这样的冲击下,体育的大门也没有就此关闭,中国积极参与到唯一与中国保持正常联系的国际乒联的各项体育活动之中。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十余省,其中百分之九十的路程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2]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的欺骗宣传,加深少数民族对党和红军的认识,让少数民族更好地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的主张,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党把民族工作放在了重要地位,认真开展民族工作,非常注重做好对少数民族的宣传工作,较早的展示出我们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基本思想,对我们党的民族观形成、民族工作开展、民族政策制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我们认识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产生了十分重大影响,积累了重要的民族工作经验。
1.2 和平与发展
杨树安先生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对外交流工作有着新的使命和历史担当。体育作为一种人文外交、公共外交,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作用,体育运动也可以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它的规则被世界各国所承认,所以体育间的交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是一座构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桥梁。因此在新时代,体育对外交往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为我国外交搭建桥梁和平台,同时它也是一个窗口,展示我国对外交往的政策以及大国特色、大国气派、大国风范,使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使我国以和平、友善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1.3 体育外交新局面
魏急促的喘息扑到迟恒脸上,“迟记者,你听我解释,310毫米是海宁地区五十年、24小时连续降水最高记录,现在已经超了40,这雨肯定下不久了,只要雨停,水有时间渗排出去,就没有危险。几万人住在坝下面,我老婆孩子住在坝下面,责任有多大,我能不知道,没把握,这个风险敢冒?”
2 中国外交与中国体育外交的关系
(1)申震对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体育交流的现状及今后设想进行了论述。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成立于70年代,大学生体育协会之前没有国际交流,2005年才开始有国际性的交流项目。通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已经和世界大学生体育协会接轨,通过一些国际性的赛事进行对外交流。
3 新时代体育外交新使命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隆重集会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向前推进的要求。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制作出教学的大纲:小蝌蚪找妈妈的起因、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找错妈妈的原因、最终的结果。其次,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大纲制作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脉络,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视频中所体现的知识结构对课文进行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
1979-2009年,这三十年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外交的主题是求发展,任务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国家积极地参与到世界主要的体育协会和体育联盟。1985年邓小平提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2]。邓小平敏锐地把这个战略性问题概括为东西南北问题[2]。1987 年,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 “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调整外交格局和党的对外关系。”[3]在这一时期中国提出了南北合作与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确定了在体育对外交往的实践过程中,中国积极地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科研、民间体育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在体育科研领域,1987 年国家体委派代表参加了在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举行的“当代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世界大会,以此来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从而带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南南合作的体育外交实践中,中国不断增加对第三世界的体育援助,如:援赠体育器材装备、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技术专家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1]。这一时期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体育交往,一方面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体育科研技术成果,另一方面积极为第三国家的体育事业提供物质与经验的帮助,在此过程中很好地展示了我国开放、文明、友好、和谐的新阶段。
2009-2019年,体育外交进入新十年的发展阶段,此阶段体育外交促进国家政府、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体育文化交流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表了以《促进共同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演讲,其中对两国曾经共同的主教练米勒以及墨西哥跳水队两个事件进行了回顾,很好地拉近了两国间体育交流的距离,于是两国于2016年起深入开展体育合作。2014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荷兰期间多次谈到足球问题,并对荷兰的足球开展状况给予了肯定,赞赏两国足球合作,促成了2017年中荷两国体育合作的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世界的舞台,构建新时代新型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离不开体育外交的助力[4]。2018年3月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5]。体育由于它的特殊性,其规则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在进行交流时所表现的政治色彩比较淡,但体育所表现的政治功能却比较强。因此体育在塑造国家形象,增加国家间的交流,促进国际与地区间的安全和平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6]。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体育对外交往工作相结合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接见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时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这一伟大目标就成为我们全党的统一意志和奋斗目标,成为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伟大梦想。我们现在正处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一个征程上,而提升我们国家的体育话语权,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国际体育话语权的缺失,不仅会干扰我们竞技体育比赛的成绩,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体育整体形象。如何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1)董进霞教授就国际奥委会体育对外交往所带来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了论述。联合国和国际奥委会都是推进世界、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组织,两个组织也在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不懈努力。国际奥委会作为一个拥有200多个会员国的国际非营利组织,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体育的手段来推进全世界年轻人身体、心理、道德、精神的全面发展。它的口号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同时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友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在过去的五年中,一带一路的体育人文交流取得了许多成绩如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兰州马拉松赛、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中国武术丝路行、中俄青少年运动会、“一带一路”乒乓球邀请赛、“一带一路”国际马拉松系列赛等,这些赛事登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品牌赛事[5]。这一系列的赛事举办实现了从政府间体育交流的单一“平面”,到政府、民间、企业相互合作的“立体”格局的转变[5]。 在此契机下,如何加强体育人文交流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值得思考。
3.2 体育人文交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
(2)张建会教授就联合国和国际奥委会组织在促进体育与和平两者之间的事件进行了论述。联合国在21世纪初制定了一个新的千年发展目标,其中提出了以体育为工具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09年联合国大会授予国际奥委会永久观察员身份。两个组织一直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与会专家都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这两个组织的助力,需要这两个组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搭建平台,使得中国的改革方案、改革红利、中国的发展思路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体育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影响政治,政治限制体育。如何把外交和体育的研究结合起来,促进体育外交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学者们共同努力。典型的政治外交影响体育对外交往的事件有1956年中国被拒绝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其他国际性体育组织也把中国排除在外,这是政治限制体育对外交往的事件,是政治外交对体育的消极影响。1972年的乒乓外交、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则是政治外交对体育的积极影响。因此政治外交与体育对外交流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政治外交影响着体育对外交往,体育对外交往反映了政治外交。中国如今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地位提高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的强盛确立了我国体育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2)胡冰洋副院长就体育产业进行了简单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的体育对外交流越来越多,体育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017年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成立体育产业研究院,在这一年多的工作实践中致力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在研究中发现,体育产业将牵引以及助力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拉动城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带一路是一座桥梁,体育人文交流是中国人民拉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心与心联系的一种方式。金正昆认为, 所谓“人文外交”,乃是一种凸现“人的价值”的对外文化交流的具体方式,并且以对外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与民间交流为基本形式[6]。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国际交往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要加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体育人文交流,推动各国人民体育人文交流的常态化,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在此过程中使中国的体育产业走出去,让外国的体育产业走进来,以此促进世界体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使得各国人民共同享受“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红利。
3.政策功能目标:以收入支持为核心到以提升贫困农民健康可行能力为核心。贫困者健康贫困的根源在于健康能力的不足,健康可行能力理念在健康贫困识别、扶持及长效化应对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健康可行能力类型划分及相关要素归纳如表3:
3.3 加强体育强国建设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提出的伟大构想。参照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构想,应积极促进体育对外交流,展现出中国的力量,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当然,也有很多官员作风朴实,轻车简从,广接地气;企业家做事低调,不喜张扬,埋头苦干;艺人内敛自律,从不摆谱,德艺双馨。就说艺人吧,德高望重的老演员李雪健去外地一个剧组,虽年老体弱,只带一个助理照料生活;而同机的另一个青年演员却带了6个助理。老艺术家牛犇,来郑州参加一个活动,虽已80高龄,主办方承诺他可带两个随从,但他不愿张扬,仍只身前来。著名演员周润发,常自己上街买菜,和路人聊天,如同邻家大叔,不仅没掉价,还获得普遍好评。
(1)刘驰律师从法律的思维角度阐述体育话语权的构建与遵守。他认为体育话语权其实就是法律层面的话语权。法律层面的话语权是治理,治理和法律是上游规则的制定,中游规则的解释,下游规则的执行。
(2)邱招义教授从裁判的领域对国际化体育话语权进行了解析。他认为首先裁判员要对裁判规则有深入的理解,运动员要对赛事的规则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有在对规则进行充分的理解后,我们才能够灵活地运用规则,提升自己在某一运动领域的话语权。
(3)傅明老师从足球裁判领域对国际体育话语权进行分析。他认为国内对规则的理解与国际对规则的解释是存在差距的。因此目前应将合理的国际规则解释转述给国人以使他们及时了解国际规则的尺度,避免我们的运动员、裁判员受到规则的处罚。我国体育话语权的缺失,是我国对国际规则解读不够,国内与国际的不匹配,部分原因我国体育赛事不能与世界赛事进行良好的对接,从而导致我国走出国门参加世界型赛事时运动员不能很好地规避规则的判罚,裁判员不能充分利用体育规则进行维权。同时高层次体育外交人才的不足,也是导致体育话语权缺失的一个原因[7]。高层次体育人才的缺失,导致我国体育在国际体育规则制定上缺少话语权,因此我们只能被动遵守规则,而不能制定规则。因此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力度培养高层次体育外交人才,使我国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更好地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去,为我国体育强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体系,体育外交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历史节点,凝聚专家智慧,将我国的大国战略、大国思想、大国担当与体育相结合,通过体育对外交流的平台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中国的思想与方案;通过体育人文交流巩固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出中国的智慧,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体育走出去、引进来以及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方案;加强体育强国建设,提升国际话语权,将很好地促进我国体育规则与国际体育规则的接轨,使我国的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在国际竞技体育赛场上发出中国的声音,促进世界体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外交的发展需要体育,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外交,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国家地位的提高以及政治的平稳发展,未来我国的外交事业与体育事业将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和成长,共同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润斌,熊晓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外交决策的历史审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111-117,121.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J].党的建设,1987(11):3-23.
[4] 钟秉枢,张建会,刘兰.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8.
[5] 钟秉枢,刘兰,张建会.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新使命[J].体育学研究,2018(2):37-44.
[6] 张德胜,李聪,胡羽,等.习近平的体育外交风格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1):78-84.
[7] 陈世阳,刘佳,刘洋.体育与人文外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2):6-10,15.
High-level Forum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Sports Diplomacy in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LIU Jian1 , Yang Yue2, MA Wenbo3, ZHU Yacheng4,5
(1. Sport Dep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030, China;2. Graduate School,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100191, China;3. Sport Dept., Ch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 Changwon 51140, Korea;4. Sport Dept., 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anyang 712082, China;5. Sport and Health Dep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ports diplomacy has opened up a new situation; the new mission of sports diplomacy in the new era is to combin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ith sports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o consolidat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construction through sports humanity exchanges,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a strong sports country, and to enhance the speech right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The following prospects ar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sports humanity exchanges will provide China's ideas and programs for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sports humanity exchang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ll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and the sports power and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voic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ports in the world.
Key words : sports diplomac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ports power; humanity exchange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68X(2019)06-0073-04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TY004)。
第一作者简介: 刘健(1993-),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通讯作者简介: 马文博(1990-),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体育。
(收稿日期: 2019-11-02)
标签:体育外交论文; 改革发展论文; 体育强国论文; 人文交流论文;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论文; 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论文; 韩国昌原大学体育学院论文;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