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第一篇理论研究文章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中国论文,第一篇论文,电视剧论文,文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考证背景
大家公认的我国第一篇将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加以阐释的理论文章①,是北京广播学院教师任远发表于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电影与戏剧》第1辑、署名为汉生的《电视剧杂谈》。此说首先见于《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之第七章“电视剧的观念创新与理论建设”②。本章撰稿者为北京广播学院高鑫教授,该章内容后来收录于《高鑫电视艺术文集(上卷)》③,文后所注的写作日期为“1994年12月”,此时间与《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出版时间相同,可见此说应由高鑫教授所创。另外,在高鑫教授1988年出版的《电视剧的探索》④、1992年出版的《电视艺术概论》⑤ 和1993年出版的、由高鑫教授参与撰写的《中国应用电视学》的“第二编 节目编”之“第九章 电视剧”中都没有此观点出现,可见当时还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但在《电视艺术概论》基础上修订而成的1998年出版的《电视艺术学》⑥ 则补充了这一部分内容,小标题与观点均与前述相同。另外2002年高鑫教授与吴秋雅博士的合著《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⑦ 也继续采用了这一说法。高鑫教授这一说法流传较广,1997年出版的吴素玲教授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引用了这一说法⑧,但在引用时该书将《电影与戏剧丛刊》误为1981年第1辑,据查证应为1980年第1辑。关于《电视剧杂谈》,《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有详细的转述⑨,在此不再重复引用。
从1958年《一口菜饼子》到1980年,中国电视已有22年的历史。虽然中间有我国有各项事业陷入灭顶之灾的文革十年(1966年—1976年),但是从1958年到1966年的八年以及1976年至1980年的四年,还有十二年的历史,在这一阶段中,萌芽和探索时期的中国电视剧还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和成绩,诞生了像《一口菜饼子》、《党救活了他》、《相亲记》、《焦裕禄》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尤其是《相亲记》,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播出后受到服务行业职工的热烈欢迎。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号召服务员都看看这部电视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率领有关人员到电视台开座谈会,称赞电视剧是‘文艺的轻骑兵’。”⑩
在实践上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但在22年中几乎未能诞生一篇关于电视剧理论研究的成果,并因此被称为“理论空白期”(11),无疑是电视剧理论及历史研究的一大遗憾。《中国电视艺术通史》对于“几乎没有一篇电视剧理论文章”的原因的解释是:“电视剧尚未造成社会影响”、“电视剧尚未构成独立艺术”、“电视剧尚未涌现典范作品”等。(12) 尽管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是业界普遍的共识,但是在从1958年至1980年的22年中,发现并确证早于1980年的关于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的文章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二、《电视剧浅议》的观点概述
笔者在博士论文的材料搜集和考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篇名为《电视剧浅议》的文章,该文发表于由中央广播事业局编印的业务刊物《广播业务》1964年第8期,作者是后来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的赵玉嵘女士。《电视剧浅议》不但认为电视剧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还对“电视剧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还就“舞台剧的电视处理”以及“直播电视剧与电视剧影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如果可以确证的话,此文可能是最早将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加以系统阐释的理论文章,而不是此前所认为的《电视剧杂谈》。
《电视剧浅议》全文约7,000余字,在当时条件下这是比较长篇的理论文字了,比1980年任远的《电视剧杂谈》(4,000字)的篇幅还要长。该文开篇提到:“电视剧在我国出现仅仅四五年,无论从哪方面看,它还很幼稚,还谈不上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就是说,大家公认的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诞生之时的1958年,加上这“四五年”,就应当是该文写作时的1963年,而文章的正式发表时间是1964年,符合时间的前进逻辑。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电视剧的特点”、“舞台剧的电视处理”、“直播电视剧与电视剧影片”。第一部分在小标题“电视剧的特点”的统领下,作者展开了自己的论述:
“电视剧和电影艺术片、舞台剧、广播剧一样,都是诉诸观众或听众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艺术,但因它所依附的表现工具不同,又各有其独特的长处和局限而构成的独特的表现手法。电视剧也因为它具有自己的语言(即表现手法),才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13)
可见,该文首先承认电视剧与电影艺术片、舞台剧、广播剧等一样的“族性”,但她紧接着就进一步指出“电视剧”是独立的艺术形式,其根据是“……它所依附的表现工具不同,又各有其独特的长处和局限而构成的独特的表现手法。”
接下来,该文以电影作为参照,对电视剧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第一,电视机的屏幕不如电影的银幕大。……
第二,电视剧是深入到家庭里的艺术。……
第三,电视剧是在观众身边的艺术。……
第四,由于电视剧能‘送货上门’,而不需要观众特地跑到剧场或影院去看,因此电视剧在篇幅上具有较大的伸缩性。”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电视剧并不完全和电影一样,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同时作者还注意到“电影在电视里播映”这种情况,“播映电影,不能使观众获得理想的艺术享受,原因在于,电影所追求的是能在电影银幕上获得良好效果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在电视屏幕上取得良好效果的艺术形象。”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电视剧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区别。
在第二部分“舞台剧的电视处理”中,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对舞台剧与直播电视剧之间的差异作了详细的区分,认为“实况转播的舞台剧存在着形式(电视屏幕)和内容(舞台剧)的不统一问题”。文章进一步指出“在电视演播室经过排练再播出的舞台剧,比起实况直播的舞台剧,在电视化上要更进一步。”作者从“剧本”、“摄像”、“表演”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同时文章还承认“非常适合于电视化的舞台剧毕竟是极有限的……”
在第三部分“直播电视剧和电视剧影片”中,作者认为“创立和发展符合电视特点的电视剧艺术”是必然趋势。文章列举了直播电视剧独有的四个优点:①不用拍片子就可把形象直播反映到电视屏幕上。②因为不用拍片子,生产过程简单,出节目快。③不像电影拍摄时前后颠三倒四,而是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创作情绪比较连贯。④演播的过程正是观众欣赏的过程,这种同时性,使观众更有亲切感、新鲜感和现实感。接下来,作者自觉注意到了直播电视剧的缺陷:第一,“直播”不可能达到高质量;第二,播出完后无影无踪,使用效率低。因此,作者认为“一味强调‘直播’是电视剧的唯一的或主要的生产方向,实际上将使电视剧走进一条狭窄的胡同”。(14) 所以作者强调“为了提高电视剧的使用效率,更为了提高电视剧的质量,使之不仅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要让这种艺术形式成为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有力工具,我认为除了部分争取时间,紧密配合形势、配合宣传新人新事的电视剧需要直播,其他大多数电视剧应尽可能事前用影片或磁带摄录好,然后播送。”
以上大量引用该论文的主要观点,可以视作是对该文的观点概述和内容摘要。据此,这里可以首先明确的是,《电视剧浅议》是将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样式进行研究的理论文字,并且文章对电视剧的特点,对直播电视剧与舞台剧之间的差异,以及电视剧的发展方向的认识,都是符合目前的现实和发展的实际的。如果将此文章与中国电视剧后来的发展道路相互比照可以发现,中国电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文章所描述的那样发展和前进的:直播剧的消失、戏剧式电视剧的消失、电视剧的电影化、电视剧磁带化录播,等等,都在电视剧的历史上相继登台亮相。这不能不说这是理论的力量和魅力,因此,如果将“电视理论滞后于实践”的诟病强加于这篇文章,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三、《电视剧浅议》的相关情况
此外,笔者还对《电视剧浅议》一文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查证,内容包括:
1.关于作者赵玉嵘
赵玉嵘,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1942年7月生,天津市人。从小学开始,她先后在昆仑影业公司、上影、上海美影等单位做演员。中学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文工团、珠江电影制片处等单位工作,担任过演员、场记、副导演等职务。1978年调入北影。曾在《小梅的梦》、《小伙伴》等影片以及《红缨枪》、《虾球》、《小八路》等电视剧中担任过女主角。与人联合导演了故事片《到青山那边去》和电视剧《姜守本当家》、《圈套》、《爱之上》、《苏雅的故事》等。独立执导了电视剧《灰鬼》,与人联合创作了《刑场上的婚礼》、《姜守本当家》、《圈套》等影视文学剧本。她撰写的《电视剧浅议》为我国早期较系统地讨论研究电视剧特性的论文。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5)
2.关于《广播业务》
《电视剧浅议》一文发表于由中央广播事业局编印的业务刊物《广播业务》。据《广播电视辞典》记载,《广播业务》于1955年6月起试刊两期,同年10月创刊,至1958年共出刊13期。1959年起改为月刊,至1966年5月停刊,共出102期。(16)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图书馆有全本收藏。
另外还需要补充的是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理论刊物《中国广播》的前身也为《广播业务》,但此《广播业务》非彼《广播业务》。据《广播电视辞典》记载,此《广播业务》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8年创办的内部发行的《广播业务》(17),与1955—1966年刊行的原《广播业务》仅有同名之实,而无直接的承继关系。
3.关于此文的转载情况
《电视剧浅议》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984年组编的《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第170-181页有收入。收入该辑时,编辑在该文后加注的解释文字是“原载《广播业务》1964年第8期”,笔者就是据此线索查证到《电视剧浅议》确系《广播业务》1964年第8期所刊发。该研究资料选编收集了1983年底以前关于电视剧的大部分研究资料,有丰富的文献价值。
另外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原名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研究部组编的《电视剧艺术研究资料选编》也是早期电视剧研究资料的重要文献,该刊物属于内部资料,由于该研究资料“初步奠定了我国电视剧理论研究的基础”,因此被《中国电视艺术通史》视为“我国最早的电视剧理论刊物”。但是1983年出版时并没有收入《电视剧浅议》这篇文章。而《中国电视艺术通史》第七章“电视剧的观念创新与理论建设”所使用的材料多选用了《电视剧艺术研究资料选编》的文章,而不是《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这可能也是导致该章作者未能发现《电视剧浅议》一文的主要原因。后来许多理论研究文字在引用《电视剧浅议》一文及其观点多取自于《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如《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在“确认电视剧艺术的美学特征”一节论述中,专门大量引用了《电视剧浅议》的部分内容,并且对于这篇文章的研究价值给予了肯定。(18) 但是,该书作者也未能注意到该文后的注释“原载《广播业务》1964年第8期”,实乃遗珠之憾。
四、《电视剧浅议》是否是“第一篇”
《电视剧浅议》发表于1964年,距1958年《一口菜饼子》已有五六年的时间。在当时比较封闭的情况下,关于电视剧的探讨只能在中国本土电视剧出现之后才开始探讨,译介国外的电视剧情况更为少见。经查证,当时仅有的负责国外广播资料译介的《广播业务译丛》还没有涉及到电视内容。
可以明确的是,1955—1966年这一时期公开刊行的广播电视理论刊物很少。从《广播电视辞典》记载情况看,当时在刊行的广播电视刊物无非有以下两种:《广播爱好者》,此刊物1955年7月创刊,1956年12月终刊,共出18期;另外是创办于1959年的《广播业务译丛》,但此刊物2月创办,7月终刊,共出3期(19),这是由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研究室编印的刊载国外广播资料和动态的不定期刊物。这两个刊物都命运不济,与《广播业务》相比,它们的存活时间都很短。
现在号称中国广播电视三大理论阵地的《现代传播》、《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创刊时间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与80年代中后期:《现代传播》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办于1979年;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电视研究》前身为1985年2月创刊的《电视业务》;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原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则创刊更晚,1987年7月才创刊。在这些刊物上所发表的关于电视剧的理论研究文章在80年代才真正开始出现。其中《现代传播》发表的第一篇电视剧研究文字是蔡晓晴的《我是怎样导演电视剧〈有样一个青年〉的》,发表在1980年第1期。另外两个刊物发表的第一篇目前不详。此外,其他广播电视刊物的创刊时间是:
1979年秋,天津的《广播电视杂志》出刊;
1980年6月,浙江的《大众电视》出刊;
1982年7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刊;
1982年8月,湖北《电视月刊》出刊;
1983年1月,北京《电视文艺》出刊;
1984年10月,北京《中外电视》出刊;
1985年10月,福建《中外电视》出刊。(20)
其它有可能发表电视剧的理论报刊则比较难以查证。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关于电视剧的文章是1979年6月11日,题目为《一朵新花——电视剧》(21),作者为晓洲。至于《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有可能发表电视剧文章的报纸,但是由于它们网站提供旧刊的检索系统仅能提供1990年之后的资料,与五六十年代相距甚远,所以也无法仔细查证。另外,我国许多理论刊物的创刊日期是在“文革”之后的1978、1979年,如文艺理论权威核心期刊《文艺研究》创刊于1979年5月,所以目前比较全面和权威的CNKI数字图书馆也就选择了1979年作为它所能提供的数据资料的最远年份,因此即使在1979年之前创刊的期刊所刊登的理论文字大部分都无从查证,而这些结果可能影响到本文的判断。但是,根据目前各方面所显示的资料来看,笔者将资料查证范围限定在广播电视类刊物之内,实际上对本文的结论的影响并不大。
因此,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将《电视剧浅议》一文放在《广播业务》的刊行期内进行纵向的比较。为此,作者查阅了1958创刊至1964年的全部《广播业务》,发现在《电视剧浅议》之前还有两篇关于电视剧的文章:一篇是发表于1963年第6期的《改编〈相亲记〉杂感》,另外一篇是发表于1964年第1期的《电视剧〈火种〉导演札记》。
《改编〈相亲记〉杂感》作者为石梁,系直播电视剧《相亲记》(22) 的编剧,准确地说是改编者。作者在该文中详细介绍了《相亲记》的改编过程之后,自己设问“电视剧有哪些特点?”他的答案是:“这问题不易回答。过去,我以为电视剧有点像电影。曾经在剧本写作上走电影的路子。场面写得很短,场次很多,大量使用电影蒙太奇。随后,发现这样写给播出增加很多困难,就改了一些……但也没有得出明白的结论:空间是电视剧写法应该是有别于电影呢,还是我们当前的播出条件不够,改个写法只是为了迁就条件呢?我的想法,偏向于前者。我想,电视剧的‘特点’,是由它的设备性能决定的。”接下来作者从“电视接收机的荧光屏”和“电视演播室的面积和空间”两方面出发得出了两条结论:“一、电视剧的场面应该比较集中,适宜于在播送室的条件下播送;二、比较注意细节描绘,便于发挥电视屏幕的长处,避其所短。”该文在文章的最后指出“电视剧是党在思想战线上的新武器,这个武器必须被发展、被掌握”,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可以认为该文系最早认识到电视剧与电影之间差异的文章,但全文都没有提出“电视剧是独立的艺术形式”的观点。
《电视剧〈火种〉导演札记》的作者为孙企英,系直播电视剧《火种》(23) 的导演之一,时为中央实验话剧院副导演。该文在详细介绍了《火种》的创作背景和剧情内容之后,列举了一个鲜明的小标题“新剧种——电视剧”:“电视剧是一个前途广阔的战斗性强的新剧种。它不同于电影和舞台剧,有着独特的追求。”随后作者通过“演员表演”、“演播方式”、“机器设备”、“台词”、“表演尺度”、“银幕与荧屏的大小”、“拍摄方式”、“镜头运用”等各个方面就电视剧与电影、话剧进行比较,得到“电视剧和电影、话剧似是而非,不是数学的变化。电视剧是一种独立的、新型的艺术手段。”为此作者发出的良好的“祝愿”:“电视剧是一个样式新颖,富有战斗性,能够迅速反映当前政治形势的艺术形式,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活泼、锐利的武器。……使电视剧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建设服务,为革命服务!”这篇文章是最早认识到“电视剧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并展开论述的经验总结性文章。
《电视剧浅议》一文与这两篇文章相比,首先是一篇专门的理论研究文字,更重要的是它把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提出后,还对“电视剧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将其与舞台剧以及舞台电视化、直播电视剧的优势和劣势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电视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在当时电视剧数目很少、质量不高,电视荧屏节目资源相当贫乏的条件下,能够认识到并总结出这些真知灼见,实属难能可贵。所以,在此认为《电视剧浅议》是“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历史上第一篇将其独立艺术形态进行研究的理论文章”,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
五、结语
从以上分析内容可以见,《电视剧浅议》一文对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样式的理论阐述已经非常的到位和贴切,在80年代中后期关于电视剧本体特征与艺术特性的讨论与这篇文章的理论观点很多都存在大同小异之处。(24) 如果可以确证的话,将电视剧作为独立的艺术样式进行研究的第一篇理论文字就不是原先认为的《电视剧杂谈》,而是《电视剧浅议》,作者不是任远,而是赵玉嵘,时间不是原先推定的1980年,而应该提前到1964年。这16年,对于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所具有特殊意义与重要性显然自不待言。
注释:
①笔者于2006年9月24日就这一观点请教了高鑫教授,高教授对此做了进一步确证。根据笔者与高鑫教授的交流,高教授同意笔者关于电视剧研究的第一篇理论文字应提前到1964年的看法,并建议在本论文中重点提出,在此向高鑫教授的支持与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
②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38页。
③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⑤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⑦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⑧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⑨见《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第144~145页。
⑩(11)(12)《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第10页,第335页,第335页,第338页。
(13)《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第170页。
(14)以上资料均见《广播业务》,1964年第8期,第29~33页。也可参见《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第171~173页。
(15)以上资料见中国影视资料馆网站,网址:http://www.cnmdb.com/name/1446/。
(16)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639页。
(17)(19)见《广播电视辞典》,第640页,第639页。
(18)《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第159页。
(21)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全文检索检索系统(1946~2006)检索而得。
(22)播出时间:1963年2月17日。见《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第6页。
(23)播出时间:1967年8月17日。见《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第6页。
(24)可以参见《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电视剧艺术研究资料选编》(1)等早期电视剧研究资料的汇编,其中不少理论文字是关于电视剧本体特征和艺术特性的探讨的。
标签: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论文; 电视剧论文; 广播电视辞典论文; 一口菜饼子论文; 现代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