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中华民族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炎、黄统一中华诸部落,中华民族就开始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富饶的土地上生存、繁殖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的过程中,以其无穷的智慧和无比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形成了深厚的优良传统。它们积淀成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的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生活习惯,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的凝聚力。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治理,形成了“天下”的概念,并进而滋生出“中国”的观念,从而对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秦汉以前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中华民族的生活地域、经济条件、文化传统,把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民族来进行的;秦汉以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之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
所谓民族,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在现代意义上,则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有着共同生活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与共同生活习惯的稳定的共同体。因此,民族是一个历史概念,中华民族也有其产生、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这就是生活于中国这个地域中的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交往、不断渗透和不断融合的历史。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政治、经济和文化。
就政治而言,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国家的建立。国家确定着民族的共同生活地域,国家政权统一规范着全民族的社会生活,是民族统一和独立的象征。炎黄的联盟、夏朝的建立和秦汉的统一,是中华民族产生和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特别是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得以基本确立。
就经济生活而言,中国较早地进入了农耕社会。尽管在中华大地上也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耕自然经济,始终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这一基本生活方式的确定,同样是在秦汉时期完成的。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不同程度的形成,秦汉统一后,利用国家的权力“使黔首自实其田”,在全国范围内大力确立和推广封建的家庭土地私有制,以后各朝皆无实质性变化。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方面,秦汉两朝发挥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优势,取得了先秦时期不可比拟的成就,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农田水利灌溉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同时也把全国的经济生活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就文化因素而言,从夏商周三代就产生了特有的中原文化,并逐渐形成了深厚的传统。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第一次繁荣,但在当时却处于各家纵横的局面。秦始皇“书同文”的举措,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表达方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确立了与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道统”,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观念文化的认同,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因此,我们认为,经过秦汉两代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主体已经基本形成。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在秦汉以前可以说是确立时期,是中原各部族之间的融合与统一。而在汉代以后,则是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体,各个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从三国到隋唐是中华民族融合和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
黄巾起义与宦官的专权导致了汉末的军阀混战与割据,最后形成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经过秦汉的统一,民族的向心力已经形成,人心思合而不思分。三国鼎立的意义不在于割据,而在于追求国家统一的努力。曹魏利用汉代几百年创下的基业,在斗争中有着其他两国所不具有的优势,因而最终实现了统一。西晋强化封国的权利,形成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地方势力,终于导致了八王之乱。这一历史事实现实地向人们昭示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强化中央集权,才能够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度内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运作。南北朝时期北方诸族的崛起,先后入主中原,一方面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了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逐渐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逐步汉化,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隋唐统一中国就是这一民族融合的产物。唐代,各个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唐代统治者实行了宽松的民族政策,积极吸收各民族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给与各民族较多的独立性和政治经济权利。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与融合,促进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强盛,创造了唐代的盛世辉煌。
从五代到元是中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五代十国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只能说是一种政治割据,而不属于民族割据,这些国家在严格的意义上并不是民族国家,而是在中华民族内部出现的暂时的封建割据。宋朝统一中原之后,社会获得了相对的安定。但它与周边国家和部族之间的矛盾,始终是其严重的社会问题。终宋之朝,辽、金、西夏、蒙古(元)与中原的战事一直不断,深受民族矛盾和战争的困扰。实际上,宋朝从未在唐朝的幅员之内统一过中国,当时存在着许多民族政权,后来辽宋、金宋和元宋之间的战争,就是它们相互之间争取国家统一的战争。这一任务最终是由元朝完成的。
从明代到清朝前期,是中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第三个重要时期。
明元的革鼎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统一过程中的民族矛盾与冲突,其实质是由哪一个民族来主持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故元统治者退居漠北之后,并未从中华民族中分离出去,而成了明朝的臣属。虽然明朝的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带着严重的民族偏见,但客观地说,它废除元朝把人依据民族差异分为四等的政策,更加有利于民族的团结与融合。所以,终明之世,虽然民族间的矛盾与冲突仍然存在,但各族人民之间基本上能够友好相处。明清之际中国历史上又发生了一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重大历史事件。晚明的政治腐败与社会危机引发了农民暴动,明王朝在李自成的起义中覆亡。这时,关外后金的满族人趁虚而入,建立了清朝政权。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建国之初采取了强硬的政策,强迫汉人剃发易服,把满族人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其他民族。同时,他们也采取了对汉族文化积极认同的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吸收汉人参与政权统治。清朝在中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这一历史状况,表明了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最终定型。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的构成,与明清两代基本一致,而在清代,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则比明代更强。
明清两代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交往加强,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人们开始比较深入地接触到并非中国臣属的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在这种交流中产生了矛盾与冲突。外患成为明清两代特殊的社会问题。首先是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继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蚕食,最终爆发为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危机。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展开了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的伟大斗争。
二
自从汉代中国统一的国家和民族初步形成之后,到近代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围绕着民族的统一和强大前进。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在冲突中的融合,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而且扩大了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使之融铸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本,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五代到宋元,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在统一中的冲突,民族的凝聚力不仅没有因为国家政治的分裂而涣散,相反,民族分裂的因素从此消失,中华民族的统一成为全中华民族共同的意志和心愿,民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哪个民族为首来主持和领导中华民族的统一。宋元之间的民族斗争,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明代和清代的民族融合、团结的政策(清朝建立之初的一个短暂时期除外)加强了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在外延上最终定型。中华民族开始以一个整体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进行物质和文化的交往。
从魏晋到清初,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发展,就沿着上述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道路演变。争取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和国家的统一并巩固这种融合与统一,是这一时期爱国主义发展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四条线索。
一是在矛盾斗争中积极实现民族的融合与团结。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是这一家庭中不可分割的成员。但是,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历史概念,今天的中华民族并不等于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而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也各不相同,她有着产生、形成、发展、定型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吸收、相互依赖、相互团结、不断融合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所有的各个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要实现紧密的团结与融合,必须有一个中心或主体,即有一个为各个民族都认同的东西,正是这种高度的认同,才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一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就是祖国的富饶和文明。中国是中华民族富饶的祖国,有着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和最灿烂的文明,它是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成果。勿庸讳言的是,由于汉族在中华民族中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汉族与以汉族为主要载体的中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和产生凝聚力的源泉。当然,中原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是历史的范畴,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正如许多少数民族逐渐地但却不断地汉化、直接融入汉族一样,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中原文化,使得中原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和繁荣。这种民族凝聚力象征的民族共同文化,在历史上被称之为“道统”,它是民族认同的核心。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在民族团结与融合上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道统之争,即维护和发展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与文明。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存在着严重的局限,一些思想家把道统看作是汉族独自具有的文化,看作是汉族文化,而没有认识到这个道统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个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明发展成果。
二是反对分裂,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自从汉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之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就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但是,由于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在中国历史上,国家曾经多次出现分裂的局面,即在中国的范围内,同时并存着几个政权。这种分裂又有两类不同情况:一是政治军事割据,由于中央政府的衰亡,各种政治势力和地方军事势力趁乱称王;二是民族政权的建立,周边少数民族趁中原的积弱建立自己的独立政权,并对中原地区进行骚扰和侵略。然而,由于统一是民心之所向,无论哪种类型的分裂都无法长久维持,并且任何一个处于分裂中的政权都并不以分裂偏安为最终目的,而是希望由自己实现中国的统一。在国家分合的历史关头,爱国主义的表现最为集中与鲜明,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军事家都会勇敢地反对国家的分裂,致力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这种统一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生命。正是在这种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斗争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坚定意志,表现出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就表现为围绕“政统”所进行的斗争。
三是致力于国家的富强,繁荣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只是民族强盛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并不直接等同于后者。中华民族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并非以此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在这方面,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励志革新,以满足和发展天下国家、生民之利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方面爱国主义的表现,虽然没有在民族矛盾和斗争中以及在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斗争中那么激烈和悲壮,但它所展现的为国为民的宽广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同样感人至深。
四是保卫国家安定,抵抗侵略,维护民族的自主自立。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华民族在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同其他民族和国家有着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但也产生过各种矛盾,在这种矛盾激化时便爆发为战争。一旦战争爆发,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自主就受到威胁,人民的正常社会生活的安定受到破坏。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的独立,就必须英勇反抗侵略,痛击一切敢于来犯之敌。在这方面,爱国主义的表现最为明显,最为突出,反抗侵略还是卖国求荣,是检验任何阶级、集团和个人是否爱国的根本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民族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矛盾和冲突,更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古代,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最为发达和繁荣的国家,对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世界的文明、和平与发展作出过自己巨大的贡献。从弘扬中华民族的国际声威、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来说,我们认为,凡是在这方面作出过贡献的思想和行为,也属于爱国主义的范畴。
三
汉代以后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主要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或者说,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主要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它既是汉代和先秦中华民族和中国初步形成时期爱国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是近代乃至现代爱国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资源。因此,深入认真地研究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严格说来,汉代以前的爱国主义与汉代以后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实际上只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萌生时期,由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尚未真正建立,夏、商、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诸侯国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中华民族统一的凝聚力尚在形成的过程之中。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就表现为对故土即邦国的热爱,而并非对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热爱。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容、性质和特点。汉代以后的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以中华民族或中国为核心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家是民族统一的象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就标志着多民族统一的形成。生活在中国的各个民族在中国这一共同的地域中形成了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正是这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血肉联系,使各个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方面,秦汉两代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尽管汉代以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生活总是处在分分合合之中,但是,由于民族的凝聚力已经形成,政治上的分裂并没有使中华民族从根本上分裂开来,并没有割断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相反,正因为有了这种短暂的分裂,中华民族向往统一的愿望才表达得更加强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经过这种考验而日益强大。
中国古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民族的团结和统一符合各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所谓凝聚力是各民族间的认同,包括政治认同、经济认同和文化认同。从根本上说,对中国的认同并非仅仅是政治经济的认同,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国家政权是民族统一的核心,但它只是民族认同的象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哪个民族的统治,要在中国维持和巩固自己的政权,都必须坚持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道统”,只有以中华文化为指导的思想,才能够把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凝聚力最深刻的根源。
第二,爱国主义的发展始终充满着内在的矛盾。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总是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它始终与阶级斗争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祖国与国家的矛盾。所谓祖国,是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因而,她不仅仅是一个地域范畴,而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资源、政治经济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等。而国家则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本质上,国家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祖国与国家既有重合的部分,又有相异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祖国总是由特定的国家为代表的,没有国家,祖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祖国的内涵又远远超出任何具体的国家。任何国家都有其历史的暂时性,而祖国则是永恒的,是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时期所有国家的概括。从本质上说,国家主要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而祖国则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因此,祖国与国家的利益有时一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在封建社会,国家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是封建皇室利益的代表,他们有意无意地利用祖国与国家相合的一面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甚至把代表一姓之私的国家利益凌驾在代表民族利益的祖国利益之上。在爱国主义的问题上,就表现为统治者把忠君视为爱国的根本标志。而一般社会民众,也因为对祖国与国家关系认识上的模糊性而以忠君为爱国。当然,君主作为国家的代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例如,在反抗外族入侵时,维护皇权与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有着某种一致性,皇权对于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当君主为了自己一姓之私不惜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时,君主就丧失了作为国家和民族统一象征的意义,忠君与爱国就会产生尖锐的矛盾。所以,爱国在本质上是热爱作为民族统一与独立象征的国家,爱生我养我的大好河山,爱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高度的文明和优良的传统。
二是民族与民族的矛盾。中华民族是由数十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共同体,民族的团结、统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但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地域自然资源、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也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少数民族有一个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过程,这种融合往往是通过斗争而实现的,因此,在民族的交往和统一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有时这种冲突以激烈的民族战争的形式爆发出来。另外,即使在统一的国家之中,民族间的地位也并不完全平等,总存在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的对立,在国家利益与各民族利益根本一致的情况下,爱国主义与民族利益不会产生激烈的冲突,而在国家利益与各民族特别是被统治民族的利益并不一致的情况下,维护这种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就不能不带有民族的色彩,使爱国主义带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局限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存在的是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即在少数民族成为统治民族时,也存在着他们对汉族的歧视。此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爆发的民族战争,被侵略的一方反抗侵略时,也会带着强烈的民族色彩,表现出民族的激愤与偏见。上述这些情况,就使得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总是与民族主义交织在一起。
第三,爱国主义带有民族的特点。我们今天讲的爱国主义是对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热爱,但是,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共同体,由于在民族的统一和融合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有时甚至还爆发为激烈的战争,各个民族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发生冲突的民族尚未融合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的时候,这种差异表现得最为明显。譬如,岳飞、文天祥抗金、抗元,史可法、郑成功等人的抗清,在中原地区的民族看来是爱国主义的民族英雄,而在女真人、蒙古人和满族人看来,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忽必烈、努尔哈赤,皇太极,也是他们的民族英雄。这种对两种直接对抗势力和人物的肯定,绝不是所谓狭隘的民族主义所能解释的,而只能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分析与评价,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唯其如此,才揭示出古代爱国主义发展的历史真相。
标签:爱国主义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国家统一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 秦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