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深海,一半是海港-(UIC),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_uic论文

一半是深海,一半是海港-(UIC),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_uic论文

一半是深海,一半是港湾——记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深海论文,港湾论文,学院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的迷人之处,在于阴差阳错

      曾经,我不知该不该说自己是如愿以偿地来到这个学校的,毕竟它不知名到当别人问起时,我的答案总是换来对方的一脸茫然;毕竟我和多数人一样对中外合办院校持有偏见与怀疑。然而在一个学期后的今天,我想我应该收回曾经的偏见,重新描绘我的大学。

      组爸组妈,温暖似家

      都说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一路上陌生的一切也让我不禁有些担心和紧张。报到当晚,原以为会孤单一人的我晚饭时分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她亲切地唤我名字的后两个字,告诉我若有空就下来一起吃个饭。

      彼时初来乍到的我正需让我看起来不那么落寞的饭友,便应了下来。大家在餐馆坐定后是尴尬的沉默,自称组爸的学长率先打破沉默,介绍了这个名为MCP导师关顾计划的小组,包括一个导师、两个朋辈导师——也就是组爸组妈,和几名随机分配的新生,旨在促进沟通和成长,增强归属感。大学的第一顿饭在MCP成员的陪伴下,我们玩起了游戏,拉起了家常,似乎忘了还身处人生地不熟的异乡,真是应了那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后的迎新日,组爸组妈带我们熟悉校园,体检时告诉我们如何快速通过,看演出时为我们占据有利位置,与导师见面聚餐畅谈规划和梦想……无论何时,抬头找找穿着MCP制服的学长学姐,就会安心不少,仿佛这个由组爸组妈组孩子构筑起来的小组真的是家。

      全人教育,情绪智能

      当我拿到课表时,惊奇地发现一门叫作“情绪智能”的课竟然满满地占据了一个下午,带着好奇我来到课堂。第一堂课,和其他课程一样要求分组,却采用了“中国好声音”的方式,老师让我与其他七位同学作为导师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从中选出自己的队友,也就是接下来这一个学期的组员。这种特别的方式立刻吸引了本以为这课会很无聊的我们,各色表演尽出,欢声笑语,好不热闹,第一堂课结束后,我与八名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小组,一起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情绪智能课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感觉这样的课程确实是有用的,不是单纯乏味的教化,而配之以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在听了同理心、逆境管理的讲座后,便安排了“模拟残疾人搭帐篷”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抽签决定每个人所扮演的残疾人角色,有听障、有盲人、有哑巴,然后共同完成一个帐篷的搭建。由于我们组没人有搭帐篷的经验,加之每个人都成了“残疾人”,经历了十多分钟的“盲人说‘哑巴在哪儿啊?说话啊!’”“聋子对着盲人说‘你眼睛瞎了吗?不是这儿!’”后才冷静下来互相以长补短通力协作搭好了帐篷。类似的游戏活动还有很多,如九个人用绳子一起拉着鼓,用鼓面去击网球等,虽然初时可能滑稽,但只要懂得合作,终会成功,不仅提高了情商,还收获了友情。

      后几节课,我们则彻底搬出了教室,进行太极拳、正念冥想等修身养性的活动,让我感到尤为特别的莫过于正念冥想。在空旷的活动室里,关掉灯,放下手机,平躺在瑜伽垫上,跟随耳畔老师温润和缓的指令进行肌肉的放松和绷紧,感受身体的变化。午后短短的半小时,竟真的使我感到比午觉更加养神,可称为奇妙的轻松。然后再将瑜伽垫折起,盘腿坐于其上,闭上眼摒除杂念,专注默数呼吸的次数。老师说这是让心、意、灵回归原始,直接与原始沟通,私以为这样的说法过于玄妙,但正念冥想确有让我这时常想东想西的大脑变得宁静专注,即使在结课后的现在,心烦意乱时,我依然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平心静气,正念冥想。

      而这门课的期末考试便是以组为单位拍摄一个短片,要提到情绪智能的相关内容,既增加乐趣,丰富经历,又使我们牢记了所学,学会使用所学。

      情绪智能授课时大约35人为一班,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参与,增强互动性,从而提高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对自我情感的认识和管理,以及在团队协作中的责任心与合作能力。情绪智能课持续一个学期,是全人教育中的一项,其他还包括户外拓展等,一个项目一个学期。

      GPA制度是素质保证的重要一环

      有人说,来了UIC,就要做好读四年高三的准备。我感觉虽然没那么夸张,但有时候确实会忙得脚不沾地。全英文的课程,各色计入GPA的作业,时不时来一次的小测,每门课都有的presentation。譬如商业课的论文作业就着实令我印象深刻,因为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是“远山和炊烟,狗和田野,我沉睡一夏天”的闲散,所以那次的作业直到提交的前一天我才开始动笔,撑着眼皮子机械地打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拉丁字母,最终却还是错过了凌晨时分的deadline。第二天我跑去老师办公室解释,毕竟没有晚太多,我想老师会体谅我是没经验未适应大学生活的新生,谁知那年龄不大素日笑口常开的老师却古板严肃地用带着香港口音的英语告诉我,deadline就是deadline,过一分钟都不行,然后扣除了我20%的成绩。私底下我吐槽香港老师太不近人情太作怪,不就晚交次作业有什么大不了,其实我也明白是自己理亏,没有安排好原本充裕的时间,若真是工作时未能按时完成任务,大概就不是扣分这么简单了,这不过是个警醒。

      之后的团队作业是写一份商业企划案,虽只给了一周的时间,但吸取教训的我们规划好时间、开会讨论、搜集资料、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在deadline前提交了作业,20多页的成品出来时我们都不敢相信从未接触过这玩意儿的我们居然能如此快地做出来。最后的presentation大家也是紧张不已,但到了台上,即便怯场如我,也因不愿拖累组里其他人的分数,而强迫自己看着老师的眼睛,一字一句地把那早已在心中默念过无数次的演讲词脱口而出。

      UIC的GPA制度卡得很严,任务很多……但我依然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多难,照样有满绩的学霸,有还未毕业就拿到好几个世界五百强offer的前辈。难,只是懦夫找的借口。

      把光流注入未来的暮霭之中

      大学的出路无非三种,继续攻读、就业、创业。

      对于继续攻读来说,我们大多会选择香港或国外大学(没有思修高数等课程让我们注定无缘内地大学的研究生),四年的全英教育可以让我们省去读研时因语言障碍而导致的学习问题,在平时尤为注重的团队合作等实践经历,也让异国学习更加顺畅。

      对于就业,完全移植浸会课程的UIC,更适合外企就业。

      如今创业越来越流行,听过一个财务系学长的讲座,他不过刚上大三,就有两家黄金位置的餐厅。他说开餐厅的这个念头,起初不过是大一时和我们一样做过的那份商业企划作业,这个作业却在某天他路过招租商铺时变为现实。他说,如果不是那份作业,或许他路过那个招租商铺时会像原来无数次路过一样视而不见。我想说的是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授课方式,也许会在未来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为你留下机会。

      自2015年举行成立暨奠基典礼至今,UIC已迅速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独特的教育理念的国际化大学。学院设有工商管理学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理工科技学部3个学部,下设20个专业,实施4年全英文教学,毕业生学成后获颁UIC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在内地、香港及国际范围均获承认。

标签:;  ;  ;  

一半是深海,一半是海港-(UIC),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_uic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