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1]2002年在《“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大致分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界定了“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概念,“网上德育”的可能性,以及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网上德育”必将成为一种现实;比较“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意义;提“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概念的科学根据和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特点、途径和管理叁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各有优势,同时也各有不足。我们必须“网上”与“网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的特点比较,“网上德育”具有客体需求可满足性、信息资源共享的广泛及时性、客体活动倾向自主性、人际沟通平等交互性和空间环境开放性等特点。“网下德育”具有客体被动接受性、信息资源共享的有限滞后性、客体活动倾向股从性、教与学单向倾斜性和空间环境局域性等特点。 “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途径的比较。分四个方面:课程类途径、实践类途径、环境类途径和辅导咨询类途径。“网上德育”具有多媒体生动性、模拟性、复杂性和间接性等特点;“网下德育”具有枯燥单调性、社会性、易控性和直接性等特点。 “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的比较。“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的对象不同,管理主体与客体结合程度不同、管理的可控性不同、管理制度建设程度不同和管理环境创设的不同。从管理的对象来看,“网上德育”管理显得较为松散,而“网下德育”管理较紧凑;“网上德育”管理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统一,是管理与自我管理的统一;“网上德育”管理难控制而“网下德育”管理较易控制;“网下德育”管理制度已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实际操作性,而“网上德育”管理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方法仍然是“堵”。 第叁部分,实现“网络”与“德育”的结合。“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比较,为实现“网络”与“德育”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和规范管理。做到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网络,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建设网上德育阵地,完善网上德育制度,才能实现“网络”与“德育”的结合。
李晓红, 吴昌林, 赵爱国[2]2004年在《“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德育"正在兴起。"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有着不同的特点,表现在:管理的对象不同;管理主客体结合不同;管理信息的可控性不同;管理制度建设程度不同;管理环境创设的不同。
令狐彩桃[3]2003年在《大学德育进网络探索》文中提出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网络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变革,给大学德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对大学德育进网络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提出了网络作为思想舆论斗争的新的重要领域,作为青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如何把科学思想和正确观念以生动、快捷的途径传播出去,把党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大学生的心田,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网络主阵地的思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网络发展给大学德育带来的重要影响及大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大学德育进网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析了大学德育进网络的内在涵义、主要特征、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处理好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了大学德育进网络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德育进网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拓展大学德育的新领域,丰富和发展大学德育的内容,规范大学德育进网络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大学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王渊[4]2013年在《基于科技伦理视角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为璀璨的科技景观,它的普及和深入拓展使人类迅速地进入到网络化时代。面对如火如荼发展的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关注、研究和利用好互联网。因此,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其网上行为,争做网络新人,有效克服网络社会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战略性课题,它对于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人们也开始反思一个沉重的现实问题:科技的发展、应用与人类伦理道德方面的激烈冲突。作为理论上的回应和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针对种种因科技进步而产生的相关道德问题的科技伦理学的研究。伦理学向来是学校道德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在网络时代,应用伦理学研究发生重大转向的同时,高校德育也应做出自己的反应。大学生是民族精英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随着他们网络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表现出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网民的网络道德能否健康发展。所以,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应该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科技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就是时代的要求。全文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提出问题: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相关重要概念解析;第二部分(34章)分析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国外学习经历开展有关本选题的中美比较研究;第叁部分(5—7章)解决问题: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较全面地梳理了网络道德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第二章是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相关重要概念的解析,以及有关理论基础和开展本研究的意义、必要性的阐释。本章首先介绍了道德、科技伦理、网络道德的概念,并界定网络道德的基本范畴和特殊范畴,网络道德的特征,同时,论述了网络道德与应用伦理学及科技伦理的关系。指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是在有关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一定目标为前提,通过有效的策略、方法、体系建构起来的一种比较稳定而简明的程序化过程。这种模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操作程序,解决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性问题,使之成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道德教育范式,并运用于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另外,还探讨了基于科技伦理视角进行本研究的意义:首先,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有着良性互动的关系;其次,网络道德是科技伦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再次,科技伦理具有丰富的大学德育意义。第叁章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包括网络道德教育与我国传统德育的比较和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两部分。首先,我们对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认为,网络道德以现实道德为基础;同时又对现实道德具有反作用;而且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现实道德复杂的多。其次,提出了应该实现网络道德教育与我国传统德育的有效互动,主要在于:更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最后,是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第一,介绍了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具体实施方法。第二,比较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差异,从而得出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一是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推动网络道德教育;二是通过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式,对上网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以及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叁是美国特别注意对黑客的引导。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点,摈弃缺点并弥补不足,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形成,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第四章是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调研,以及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给出典型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状况进行了描述,从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还是对网络问题持有正确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网络控制能力,但他们在网上违法和不道德的行为状况不容乐观,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调查,我们得出结论: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应适当采纳大学生自己提出的建议,将其理论化、系统化,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应用于高校德育的实践中。接着,我们总结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问题及危害,并从主体、心理、社会和制度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选取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评析,并给出启示。第五章是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阐述。首先,概述了网络社会的道德转型:即从封闭型向开放型道德转变、从依赖型向自主型道德转变、从一元化向多元化道德转变。其次,规定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包括网络道德主体的范围和网络道德主体的权利、义务。再次,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叁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基本目标:网上与网下“自我”的统一;二是最终目标:慎独;叁是理想目标:在网上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准,以此促进现实道德水平的提升。最后,指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扎根生活,关注个体的实践,以个人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现实问题,进而理解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并引导他们在个体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体现在叁个方面:第一,树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第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第叁,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同时,我们还提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传统道德的溯源传承问题,即必须追寻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精魂,结合时代需要,借鉴儒家传统思想中的有益成分。首先要有修身成人的理想人格追求;其次是有人伦互动的和谐社会理想追求。第六章是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规定的建议。首先是确立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制定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其次,是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这里涉及基本道德意识和原则教育、网络公共行为准则和文明礼仪教育、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叁个方面。第叁,是对大学生进行个体网络道德行为选择教育,这里讨论了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以及道德冲突处境下的行为选择方案。第四,是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与道德境界教育,其中阐述了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论证了大学生个体网络道德品质与道德人格的塑造,以及道德境界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我们还指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平等观”教育;责任意识教育;“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教育;合理的“义利观”教育等。第七章从方法、路径和保障体系叁个层面具体探讨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运行,这是论文的第二个创新点。从方法层面来讲,大学生要规范自身的网络言行,“从我做起”,潜心修炼,形成自我道德品质;培养网络道德情感,塑造网络道德人格;还要坚持自我锻炼的方法,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同时,加强“慎独”自律,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另外,还要重视舆论渲染,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从实现路径层面来讲,首先是实施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正面教育,要让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其次是多渠道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第叁,是拓展数字化环境中灵活多样的教育新途径,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地开辟高校法制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空间。第四,必须实现网络道德话语体系的微观转换。第五,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这里就包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健康的网络交往观和给予大学生道德体验和行为选择的尊重。从保障体系层面来讲,通过法制建设、技术控制、建立网络信用体系、注重环境调节和人文关怀五个方面的努力来要求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从而真正把握网络育人的主动权。通过这一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拓展德育空间。同时,能够规范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以促进网络社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田黎明[5]2007年在《论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网络模式的构建》文中指出随着电脑网络的技术更新,“互联网”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张的大网,伸向世界各个角落,也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对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互联网迅猛崛起的背景下,青少年学生无疑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受到了比书本知识更加广泛和强烈的网络信息的冲击。网络时代不仅对学生思想道德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而且对学校德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特点,认清互联网对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冲击,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已成为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德育网络模式应运而生。德育网络是指运用互联网手段和空间,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语目标和德语内容来开展的一系列德育工作活动,是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使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我们选择“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网络模式的构建”课题,旨在构建一种中学德育网络模式,以便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指导网络时代的中学德育实践。本文分五章,我们初步设想,中学德育网络模式按照“原则与理念,队伍与途径”的思路展开。即在文中探索了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网络模式的构建应该遵循的五个原则,探究了德育网络模式的新理念,以及在网络时代做好德育模式的转型,在新的模式中开掘传统的优秀德育思想,创新行之有效的德育新模式。还要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懂得现代管理和网络技术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探究构建德育网络模式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以平顶山市市直中学为切入点,通过对调研实际情况的研究。以“特殊”见“一般”,从中总结规律与经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充分开发利用德育网络的功能,拓宽学校德育的渠道,把互联网作为德育的有效手段,同时为德育构建起良好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构建德育的立体社会网络,加强对中学生道德规范的教育。这样,既能够充分占领中学的道德教育阵地,又能够使德育更具实效性,初步构建一个创新的、开放的、和谐的、互动的、高效性的德育网络模式,从而指导中学德育工作的实践,创造出一个适合时代需要的、生动活泼的、体现现代德育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吉菁, 张二芳[6]2017年在《网络社交平台兴起下的德育困境及应对》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网络社交平台逐步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网络空间。其不仅促进了人类的社会交往,还给人类的德育工作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网络社交平台拓展了德育的新载体,激发了德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德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使社会主导价值观受到弱化,人类理性道德认知受到扭曲。要应对目前网络社交化给德育带来的困境,应采取管理与引导相结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自我管理与外在教化相结合等措施。
蔡丽华[7]2006年在《网络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德育即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网民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的网上双向互动虚拟实践活动。网络德育是网络和德育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现实德育在网络上的延伸,是现实德育的组成部分。本文以网络德育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网络及网络德育产生和概念的界定入手,阐述网络德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德育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找出中外网络德育所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网络德育过程、网络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网络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网络德育体系。以期通过网络德育理论的研究,推动我国网络德育的实践,增强网络德育的效果。
杨敏[8]2014年在《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探索科学技术脚步的不断前进,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走进千家万户。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现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着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阵地,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则尤为突出和重要。一旦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得不到保障,将会给学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在对待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上不容有任何闪失,不然后果将是很可怕的,甚至关乎于国家的安定和团结。本文首先从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入手,阐明并厘清了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以及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并对网络舆情和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进行了论述。然后指出了当前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表现:西方借助网络文化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地位提出了挑战、虚假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对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污染、网络推手的造势使部分大学生作出非理性的判断和行为以及网络负面信息流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冲击。紧接着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不到位、大学生思想心里的不成熟、高校对网络道德建设不够重视和滞后都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对高校网络文化安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的紧迫性。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将是做好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指出了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四大原则,并提出了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有效对策。重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培养学生自律他律意识,加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使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将是构建高校文化安全体系的有效对策。相信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高校的网络文化安全工作将会更好的进行和开展。
张静[9]2008年在《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有了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和高职学生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高职教育模式初步形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已占据了半壁江山,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管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造就数以千万计高素质教育者的劳动者,其学生德育方面的状况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生源日益复杂化,这些学历层次、教育层次、生理心理各不同的学生,整体素质层次不齐,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难度,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及声誉。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就成为学术界急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网络环境下,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环境、现状、影响因素四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启示;接下来分析了我国目前网络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德育环境所发生的巨大转变,分别从社会、家庭、学校叁方面环境,揭示了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严峻性,并结合实际,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以上因素得出了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总结出了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的总体状况及一些新的变化,并详细分析了当前学生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一些行为表现,指出了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接着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因素,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因素的分析,使其成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策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在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的分析结论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建立德育工作队伍等方法,在借鉴以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内容、方法等新的策略,同时还提出了,保障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保障制度和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本论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希望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王慧芬[10]2008年在《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推动中央16号文件贯彻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网络的应用影响了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给德育的发展也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而研究生德育并不是存在于现实社会环境之外的,它也受到了网络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给研究生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它不仅直接促进了研究生德育水平地极大提升,而且开辟了研究生德育发展的新领域,提出了研究生德育发展的新课题,为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网络给研究生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巨大变革,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网络为平台,把握网络发展的动向,从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上不断创新,开拓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网络给研究生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应对挑战的策略,加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本文首先对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相关概念作了简要论述,其次通过分析网络对研究生德育工作产生的影响及其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指出了研究生德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的原则与对策,并相应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体系。通过这些思考和建议,以期能对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做出一点努力。
参考文献:
[1]. “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比较研究[D]. 李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2]. “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的比较[J]. 李晓红, 吴昌林, 赵爱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大学德育进网络探索[D]. 令狐彩桃. 武汉大学. 2003
[4]. 基于科技伦理视角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研究[D]. 王渊. 中国地质大学. 2013
[5]. 论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网络模式的构建[D]. 田黎明. 中南大学. 2007
[6]. 网络社交平台兴起下的德育困境及应对[J]. 吉菁, 张二芳.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
[7]. 网络德育研究[D]. 蔡丽华. 吉林大学. 2006
[8]. 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 杨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 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研究[D]. 张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10]. 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研究[D]. 王慧芬. 西安理工大学. 2008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网络道德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研究生论文; 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