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道县中医院放射科 湖南道县 425300
摘要: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17例胸部外伤患者,对其实施16层螺旋CT扫描,并将原始数据传输工作站做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等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肋骨损伤情况,并统计多层螺旋CT对肋骨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617例患者合计检出1380处肋骨骨折,骨折多位于4-10肋,其中5-7肋发生率最高;骨折类型包括粉碎性骨折、错位骨折、线性骨折、凹陷骨折及肋软骨骨折5种。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直观的观察患者肋骨及肋软骨的受损情况,临床应合理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这有助于提高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肋骨损伤
胸部外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诊,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也就导致了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发生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明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既往临床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多依靠X线进行,但由于肋骨特殊的解剖形态及X线投照的局限性,导致了肋骨骨折的诊断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会耽误临床的治疗,也会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三维重建技术是在多层螺旋CT诊断基础上产生的新型重建技术,通过三维重建可获取直观、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有效的解决了X线诊断肋骨骨折的缺陷[1]。为进一步了解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笔者对我院既往接诊的胸外伤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17例胸部外伤患者,全部患者均存在明确外伤史。入选患者中男性401例、女性216例;患者年龄12岁到86岁不等,平均年龄(47.4 2.8)岁;患者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致伤的有298例、为击打致伤的有176例、为高处坠落致伤的有108例、为意外跌倒致伤的有35例。
1.2检查方法:全部患者均先行X线常规检查,后对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CT扫描设备为西门子公司生产Emotion16层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常规胸部正位片定位,设定扫描参数,管电压130kv,管电流250mA,FOV350mm,螺距1.0,层厚8mm,屏气完成扫描。获取扫描数据后进行重建,重建层厚1.25mm,间隔0.8mm,卷积核H30s中等平滑,窗值骨窗,重建完成后将重建图像传输至VE45A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技术采取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曲面重建(CPR)等,通过观察二维图像及三维图像来显示肋骨损伤的最佳位置,利用变换角度及方位、调节适当阈值显示肋骨损伤的情况。
2结果
617例患者合计检出1380处肋骨骨折,骨折多位于4-10肋,有1302处、占总数94.35%,这其中又以5-7肋发生最高,有978处、占70.87%,此外,1-3肋骨折21处、占1.52%,11-12肋骨折57处、占4.13%。对比X线平片诊断及CT断层扫描诊断,三维重建的诊断符合率最高,达到了100%,详见表1;本次研究病例骨折类型包括粉碎性骨折(253处)、错位骨折(342处)、线性骨折(465处)、凹陷骨折(301处)及肋软骨骨折(19处)。
3讨论
肋骨损伤是胸外伤常见的骨折类型,近年来伴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不断升高,胸外伤肋骨损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增加。骨折治疗的基础在于诊断,正确的诊断对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肋骨具有特殊的解剖形态,通常情况下,4-10肋是骨折的好发部位,而1-3肋由于骨粗、短,且有锁骨、肩胛骨等的保护不易发生骨折。而11-12肋具有较大的弹性,不易发生骨折,但若发生骨折,应警惕腹腔内脏器及膈肌的损伤[3]。既往临床对于肋骨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诊断,但由于X线获取的影像是相互重叠的,加之肋骨的走形、邻近骨骼、组织脏器的影响,因此难以清晰的显示肋骨骨折及移位情况,这就导致了误诊、漏诊等的发生,从而影响临床的治疗。
多层螺旋CT扫描在上世纪末期飞速发展,目前临床普遍应用。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同时多层螺旋CT以多排探测器及锥形X射线束为基础,增加了单侧曝光的覆盖范围并缩短了扫描时间,因此其获取的图像更加清晰,诊断骨折的准确性更高[4]。但断层扫描成像具有连续性及定位效果较差的缺陷,因此难以确定肋骨损伤的具体位置,尤其是胸部肺尖至肺底常规扫描者难度更大。三维重建技术是目前临床诊断肋骨骨折常见的CT后期处理技术,其中常见的包括VR、MIP、SSD、CPR等。其中SSD具有极强的空间立体感,可全面的了解肋骨损伤情况,定位准确,但细节显示欠佳;VR对细节的显示清晰;MIP虽不能显示肋骨中的软组织,但可增加单切面或双切面或任意角度的旋转及通过调节图像窗宽、窗位来准确诊断肋软骨的损伤。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目前临床应用普遍,是一种成熟的影像学技术,可立体、客观、清晰的从多方位、多角度的显示肋骨及肋软骨损伤情况及解剖结构,有效的弥补了X线片及常规CT影像检查的不足,在多种三维重建技术的支持下,大幅度的提升了肋骨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5]。此外,由于现阶段医学鉴定伤残等级的评定也与肋骨骨折的发生与否及数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明确的诊断也有利于减少事故双方及医患双方的矛盾。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具有高密度、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对肋骨损伤的形态及位置做出准确的诊断,这对临床后期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准确的诊断,也避免了因漏诊、误诊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纠纷。因此,笔者认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损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先东,张承祥.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与DR平片对照分析[J].重庆医学,2011,15(40):1521-1522.
[2]吴茂铸,罗旺启,郭勇,等.16层螺旋CT多模式重组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2):1675-1676.
[3]陈孝平.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7.
[4]李贵生,赵长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隐形骨折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40(21):3938-3939.
[5]杨建军.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骨骨折司法医学鉴定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7):649-650.
论文作者:陈正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肋骨论文; 螺旋论文; 损伤论文; 多层论文; 患者论文; 外伤论文; 技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