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兵 李刚 李文屏(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7~2016.2 收治的11 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治疗,探讨其效果。结果72.7% 右室流出道为室早起源,9.1% 为左室流出道;射频消融成功率为81.8%,2 例失败原因为心外膜PVB。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效果优良,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射频消融;特发性室性早搏;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62-01
特发性室性早搏(PVB)作为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发生率最高,据调查[1] 临床对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有效率超过80%。PVB 频发会影响心脏功能及结构,但当前尚未明确会影响到何种程度。有研究[2] 称PVB24h 超过5000 次会改变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功能降低诸多危险因素中早搏次数为独立因素,相较于健康人群,PVB 合并症者死亡率高出2 倍。PVB 不仅会对寿命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部分PVB 患者出现早期相关合并症甚至心理障碍,而当前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或副作用大,导致患者难以耐受。相关指南并未明确建议对频发PVC患者行导管消融或长期用药治疗,若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或病情严重目前临床更推荐采用射频消融疗法。本位为具体探讨其效果,现将患者27 例纳入本研究中,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7~2016.2 收治的11 例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其中7 例为男性,4 例为女性;年龄为38~67 岁,平均(41.5±5.7)岁;病程为4 个月~9 年,平均(3.7±0.8)年。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慌及胸闷等,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术前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室性早搏超过10000 次。
1.2 一般方法术前5 个半衰期前患者不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行体表12 导联心电图检查,大致定位,对室性早搏起源予以评估。若为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室为其起源;若为LBBB(左束传导阻滞)则右室为其起源;若II、III 及avF 导联主要为R 波则流出道为其起源;若主要为S 波则心尖部或心室膈面为其起源。股静脉将6F 四极电级向右室心尖部送入,亦或结合实际所需将希氏束电极或高位右房送入。经股动脉将7F 消融电极向右心室送入,此类患者右室流出道或右心室为其早搏起源;或向左心室送入,此类患者左室流出道或左心室为早搏起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频繁室早移动消融导管将靶点找到,若未出现室早现象则行标测导管或右室程控刺激,若有必要可行药物诱发,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标测方法为起博标测与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为于可能起始位置将消融电极导管起搏将局部心肌夺获,相较于自发早搏QRS 波,起搏QRS 波12 导联QRS 波形态与电压需与之完全符合。
后者即结合标测导管将早搏QRS 波与局部电位起始间时间关系,标测后将最早心室激动点找到。相较于早搏QRS 波起始点,有效靶点局部电位需高出超过20ms,QS 型为单极导联形状。本组1 例室早患者存在阵发性室速发作合并症,标测时使用Carto 3 三维标测系统。若早搏起源于主动脉窦下或左冠状动脉窦内,需先开展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与靶点位置关系予以明确后再消融。消融导管为温控导管,25~50W 为其功率,55~60℃为其温度,120~240s 为消融成功靶点时间。消融电极导管放电消融靶点部位时需对心电血压予以密切监测,行X 线透视对导管部位予以观察,若移位则停止。
逐渐放大时室早也逐渐消失,反复多程度或部位刺激均无法将与消融前形态无异早搏诱发出来,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无法将室早诱发。观察25min 后若无室早自主现象说明成功。术后定期随访。
2 结果11 例中8 例右室流出道为室早起源,占72.7%;1 例为左冠窦,占9.1%。9 例消融成功,成功率为81.8%,2 例因心外膜PVB 失败。
3 讨论PVB 变异性较大,从早期无症状到后期早搏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而诱发黑蒙或晕厥等,症状多为胸闷或心悸,晕厥与猝死现象较少。临床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死亡患者中成对室早及室早为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药物治疗室早多应用钙或钠通道阻滞及β 受体阻滞剂等,但部分患者病情顽固,临床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确切效果,甚至会导致药源性心律失常,或有一定效果但患者难以耐受。
临床频发PVC 较常见,中青年为高发群体。若患者心功能正常且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通常预后优良。对于药物疗效欠佳、临床症状明确、存在精神或心理障碍及患者不愿意用药时可行射频消融治疗[3]。本组射频消融方法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即结合应用激动顺序标测与起搏标测法。室早心电图特点表现为I 导联为小Q波型或RS 型,II 及avF 导联QRS 波均为单向高R 形态,均为QS形态。消融特点为在消融右心室流出道时术者会发现与术前相比胸前导联V2~3R 波上升,消融时室早逐渐消失后又会出现,此时应标测与消融左心室流出道或两侧同时开展,才能确保消融成功。早搏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瓣上时需小心谨慎,特别时左冠状动脉窦,先冠脉造影避免损伤后再消融。Carto3 测标系统便于标测,1 个VPC便可大致定位起源位置,将标测时间节省下来,但是成本昂贵,多用于标测室速或特殊位置。本组81.5% 右室流出道为室早起源,18.5% 为左室流出道;射频消融成功率为81.8%,与报道一致[4]。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大多数PVB 患者,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复发率低;若患者无手术禁忌症且有稳定起源点与单一早搏形态,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难以耐受,频发PVB 则可行射频消融术。
参考文献[1] 张雪莲, 张广成, 王鑫等. 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58-3959[2] 谷宏越, 石铭宇, 梁兆光等.His 束旁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4):295-298[3] 舒茂琴, 钟理, 冉擘力等.CARTO 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164例特发性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电生理特征[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10):2803-2806[4] 董学滨, 王岳松, 王学忠等.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早搏29 例的疗效评价[J]. 医学信息,2013,(14):304作者简介;董路兵,(1971 年-)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彝族,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及冠心病介入诊疗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工作。
论文作者:董路兵 李刚 李文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射频论文; 患者论文; 早搏论文; 导管论文; 起源论文; 特发性论文; 为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