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几点思考_中考论文

2004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几点思考_中考论文

对2004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学业论文,初中毕业生论文,几点思考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17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有首批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为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教育部制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实验区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

根据《指导意见》的精神,17个实验区在2004年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顺利实现了首批参加课程改革的初中毕业生的毕业和升学,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命题和审题、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等基本问题上,17个实验区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如何理解这些不同的做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简要描述17个实验区在以上四个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对这些做法的思考。

一、考试定位:如何处理减轻考试负担和全面引导教学的关系?

在科目设置上,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强调要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提出减少考试科目,尤其是升学考试的科目;另一种意见则强调要全面引导教学,提出“教什么、考什么”,从而需要增加考试科目。从减少科目和增加科目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倾向显然是对立的。但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就不那么容易了:(1)减少考试科目就能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吗?(2)增加考试科目就能全面引导教学吗?(3)如何处理好减轻考试负担和全面引导教学的关系呢?

17个实验区在科目设置方面存在多种不同的做法。选择综合课程的实验区和那些将9个科目都纳入学业考试的实验区更强调全面促进教学的倾向,而减少考试科目的实验区则仍然关注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虽然,实际上不能实现减轻的目标)。需要强调的是,“两考分离”的做法既加重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也不利于非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保证选拔性的升学考试能够更加有效地为高中招生提供准确的考试成绩。问题在于,单凭一次升学考试的成绩,能够有效地判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能吗?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各高中学校应根据报考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确定学校招生标准并进行录取,必要时可组织专门委员会加试。加试内容应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参照学生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

根据以上表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结果既是毕业的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这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考试的性质来协调减轻学生负担和全面促进教学的关系。部分高中学校的加试实际上是针对少数学生的考试和答辩,它与以往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科性的升学考试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学业考试既不是简单的“两考合一”,也不是简单的“两考分离”。

二、命题和审题: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命题质量?

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命题和审题工作中,17个实验区都注意加强了命题和审题人员的资格审查和业务培训,并能够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命题和审题,在命题技术方面也有所加强。其中,宁夏的灵武、内蒙古的海勃湾、湖南长沙的开福区、山西临汾的曲沃市等采用综合课程的实验区首次实现跨地域的初中学业考试联合命题,在命题和审题科学化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总的来看,17个实验区的命题和审题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1.灵活处理《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的关系

17个实验区采用的教材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实验区,同一学科也存在不同版本的教材。这就需要各地学业考试的命题认真处理好《课程标准》与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关系。

处理《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关系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要避免采用教材中已经出现的试题,使教材内容仅作为命题思考的触发点;二是在试题涉及到教材内容时,应尽量采用各种版本教材共同具有的内容。以联合命题中的语文学科为例,4个实验区的初中语文教材共有苏教版、人教版、语文版三种版本。试卷“积累运用”部分默写的古诗文和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内,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也是三种版本共有的。

2、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在学业考试的命题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学业考试的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17个实验区的命题都较好地落实了这一要求。

例如,在英语听力考试中,一些试题的选项全部采用图片,让学生通过听对话材料,选出恰当的图片。这类试题为学生提供了较完整的语言和视觉情境,符合真实交际的特征,能有效地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学科的试题要求学生找出并改正生活照片上的错别字,规范社会用字,将学生的视线引向社会,体现了较强的现实性、综合性。数学学科的试题能恰当地结合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设置问题。在科学学科的试卷中,注重了对科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历史与社会(或综合文科)的试题注意结合国内外热点选择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做人。

3.初步建立了规范的命题和审题工作制度

在2004年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工作中,各实验区所在地区都做到了为实验区单独命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地一级的实验区为本地区的实验学生进行单独命题;(2)省级教育部门为县一级的实验区单独命题;(3)4个县一级的实验区进行联合命题。无论是哪种情况,各命题单位都注意建立规范的命题和审题工作制度,并形成了规范化的文件。例如,山东青岛市制订了《命题工作手册》,其中包括以下15个附件:《青岛市中考命题人员保密纪律》、《2004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统一考试命题、审题人员协议书》、《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中考命题工作保密箱内常备材料清单》、《青岛市中考命题微机员保密和保质措施》、《2004年青岛市中考微机阅卷工作实施意见》、《2004年中考封闭命题工作时间安排表》、《2004年中考命题、审题人员保证书》、《2004年中考试题交接单》、《2004年中考试题校对交接单》、《2004年中考试题抽样情况记录单》、《2004年中考接、送试卷通知》、《2004年中考试卷预算表》、《2004年中考考场记录单》、《教研员阅卷前的准备工作》、《阅卷点阅卷前的准备工作》。

当然,如何探索新的思路,如何通过大力扶持专业机构,提高命题与考试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

三、考试成绩的呈现:如何合理地采用等级制呈现考试成绩?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各种考试成绩是以百分制呈现的。近10年来,教育部要求在小学阶段推行等级制。从教育测验的角度看,百分制的分数和等级制的等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只是粗略反映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的顺序变量。在等级制中,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为较少级别(一般为10级以下),并用符号(如A、B、C、D……等)来表示。百分制实质上是细化的等级制,即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为100个等级。根据需要,这种等级还可以分得更细,如150分、200分,乃至1000分等。

将学业考试的成绩以粗略的等级制的方式呈现,有利于模糊学生在学业考试成绩上的差异,打破将各门学科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学业考试的成绩应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等级数和等级标准由各地根据考试结果,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17个实验区在学业考试成绩的等级制呈现方面,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

从等级数来看,有7个实验区设4个等级,4个实验区设6个等级,2个实验区设5个等级,有个别实验区设置8个等级或3个等级,还有1个实验区没有用等级制呈现考试成绩。此外,在采用等级制的实验区中,一些地区同时采用分数制和等级制呈现考试成绩;有1个采用两考分离的实验区将毕业考试成绩用等级呈现,将升学考试成绩用分数呈现;另有1个实验区将学业考试成绩用于毕业时采用等级制呈现,用于升学时采用分数制呈现。以上情况表明:大部分实验区能够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学业考试成绩,但仍有少数实验区出于各种原因,在升学考试或将成绩用于升学时采用分数制呈现。

从划分等级的方式来看,各实验区也没有采用统一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1)大部分地区直接根据考试分数(或答题的正确率)划分等级;(2)4个地区根据不同层次高中资源的情况划分等级;(3)2个地区根据考试成绩的实际分布进行等级划分;(4)1个地区根据不同学科近三年来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按照成绩从高到低划分等级。

以上4种划分等级的方式各有优缺点。根据考试分数划分等级比较简单易行,也容易被大众所接收,但受命题质量的影响,难以使分数的分布与等级的分布保持一致;根据高中资源的情况划分等级有利于招生,但同样可能受命题质量的影响,使得考试分数的分布与等级分布不一致;根据考试成绩的实际分布或近三年考试成绩的分布确定等级,能够较好地克服前两种方法的缺点,但可能出现得分较低仍然合格的情况,或者得分不高仍然为优秀的情况。

应该强调的是,学业考试成绩的等级制呈现可以有效地淡化学业考试成绩在高中招生中的作用,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留出必要的空间,有利于引导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因此,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的等级制呈现是确保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落实的关键措施,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够顺利推行的关键措施。

标签:;  ;  ;  

2004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几点思考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