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铎为例浅析中国肖像画的发展论文_王岁甜

以王铎为例浅析中国肖像画的发展论文_王岁甜

摘要:中国肖像画的发展历史悠久,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其写实性以及实用价值也是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主要特征。由于肖像画的实用价值,在中国绘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王绎是元代肖像画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的《写像秘诀》对于肖像画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代表作《杨竹西小像》成为以白描为主的肖像画的典型风格。

关键词: 肖像画;王绎;代表;《写像秘诀》

中国肖像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分支,由于肖像画的实用价值,在中国绘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元代肖像画家王绎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著作的《写像秘诀》对于肖像画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历代肖像画概述

中国肖像画的发展历史悠久,作为中国人物画一个分支,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史,在古代,由于没有照相机,肖像画在当时用来记录人物相貌,所以肖像画又被称作“写真”、“写照”。

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陶器中,一些物品上面可以找到简单的人物形象,例如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这两幅帛画都用墨勾勒人物形象并施以粉彩,虽然画面简单,但不乏生动之感,可以说是肖像画的雏形。这个阶段的人物画仍处在一个不成熟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在汉代绘画的基础之上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人物画出现了多种不同风格。代表人物有顾恺之、陆探微等等,其中张僧繇“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张家样”[ 张家样:萧梁时期张僧繇的佛教绘画风格。张僧繇吸取天竺绘法,一改前朝秀骨清像的绘法,开创了“面短而艳”的“张家样”。];曹仲达“曹衣出水”的“曹家样”[ 曹家样:为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绘佛教人物样式,所绘形象“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曹家样反映了当时中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这两种样式分别位人物绘画“疏体”和“密体”样式的代表。

盛唐时期,肖像画代表画家有吴道子、张萱等人。吴道子被后人称之为“画圣”,他擅长山水、人物,他的绘画体现了唐代最高的成就,被称之为“吴家样”。他在人物画方面线描笔法变化丰富,在人物服饰描绘上更是有“卷褶飘带之势”,后人称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为“吴带当风”。相对于前朝的“曹衣出水”的密体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启发了后世人物肖像画的白描技法开创了人物肖像画的一代新风。晚唐、五代时期的肖像画家代表有顾闳中、周昉等。其中周昉的肖像画以形神兼备著名,在着色技法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唐代的人物肖像画无论在造型、构图,着色以及勾线上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肖像画的鼎盛时期。

宋代的绘画成就不仅体现在山水、花鸟方面,在人物肖像画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画家,代表人物有梁楷、武宗元等。武宗元的作品《朝元仙仗图》,全画以线描来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的不同特点。画面气势磅礴可以说是白描人物肖像画的经典。梁楷的“减笔画”,为后人的写意人物画开创了先河。

元时期的肖像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著名人物肖像画家有王绎、颜辉、张渥龚开等人。

二、元代肖像画家王铎及他的《写像秘诀》

在元代的肖像画家代表中,王绎的《杨竹西小像》可以说是线描人物的经典之作,这也是他仅有的传世作品。

(一)王绎《杨竹西小像》赏析

王绎,名思善,号痴决生。和前朝的政治类人物肖像画不同,王绎的《杨竹西小像》表现了元代文人杨竹西高洁的品格,绝世独立的形象。这幅作品是王绎和倪瓒合作完成的, 其中主人公杨竹西由王绎所画,后面的背景由倪瓒完成,画中的人物面部用线勾画,然后用淡墨皴擦、复勾,人物的服饰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这幅作品的主人公身处野外和以往正襟危坐的肖像画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局考察,杨竹西虽然是元代官员,但他在画中却身穿便装,并没有着官服,头上裹着方巾,是元代文人典型的装扮。简洁的服饰衬托出主人公高洁品性,衣纹中锋用笔,线条流畅,寥寥数笔的长线条表现简洁的衣纹,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虽没有着色,但从线条的墨色变化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人物衣饰的质感及体积感。

(二)《写像秘诀》

王绎的另一突出贡献,是他所著的《写像秘诀》,这部著作收录于元代陶宗仪的《南村缀耕录》一书中,此书共有四部分:《写像秘录》、《采绘法》、《写真古诀》、《收放用九宫格法》。这部作品通俗易懂,书中总结了人物肖像画创作的经验,同时也不乏有见地的个人观点。

在《写像秘诀》中,王绎首先论述了五官与“五岳四渎”[ 五岳四渎: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四渎指麒麟座的四颗星辰,分别指代人的面部位置]的关系;再次强调重视观察描绘的对象性情特点,对所描绘的对象不应千篇一律,应该在绘画之前多观察对象的性格特点及言谈举止,将其特点默识于心,这样才能下笔有神。他的这个绘画观念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顾恺之的观念有些相似。顾恺之在他所著作的《摹拓妙法》中写到“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顾恺之所强调的是要以形写神,如果不注意观察,那么所绘对象也将会是千人一面。王绎在著作中提出“近代画工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之道,”又在著作中说道“必欲其正襟危坐如泥塑人,方乃传写。”王绎的观点批评了当时人物形象画家不知变通的恶习,对晚明肖像画的生动传神有着启发作用。

此书第三部分《写真古诀》,王绎对人物的面部做了共性的总结,如三庭五眼,将人物的脸型分为八格:田、由、国、用、甲、目、风、申。这对以后画工在作画之前对人物脸型快速定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写像秘诀》的第四部分《收放九宫格法》,提出将纸张做成九宫格,这样可以使所画人物形象更为准确。

三、结语

王绎留给后世的虽只有一幅作品和一部著作,但他却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他摆脱了古董刻板的造型,描绘的不再是正襟危坐的人物形象,而是将人物的造型与人物的真性情相结合,加之山水等为背景,打破了肖像画单一的、程式化的样式使其作品《杨竹西小像》在元代肖像画中具有代表性。他的白描画法是对前朝精髓的发扬和继承,同时他自然生动的作品形象也启发了肖像画家和民间画工。元代肖像画也逐渐的从人物画中分离开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画科。他的《写像秘诀》更是对民间画工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元代肖像画在两宋发展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同时文人画的进一步发展也加速了肖像画与文人画的分流,肖像画更趋向于专业化,成为一种活跃于民间的艺术门类。”[ 马季戈.曾琼与“波臣派”[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5.

参考文献:

[1] 马季戈.曾鲸与“波臣派”[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4

[2] 孙培松.利玛窦对面的曾鲸[J],书画艺术,2009

[3] 李倍雷.明代晚期人物画的些事风格研究[J],荣宝斋,2007

作者简介:王岁甜(1994—),女,汉族,甘肃庆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画。

论文作者:王岁甜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以王铎为例浅析中国肖像画的发展论文_王岁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