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化维修模式已成为未来航空装备维修模式变革的主要方向,而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CALS,可以有效解决以往维修信息系统信息孤岛情况。本文就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
引言
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被广泛运用,其发展迅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方面也不例外。加强对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实现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快速化、可靠性高、智能化、自动化,降低航空装备维修费用的同时,能提高装备的保障水平,促进我国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
1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分类
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包括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两大类,即:(1)修复性维修:指装备发生故障后,为使其恢复到规定技术状态所进行的维修活动。这是一种故障产生后的被动式维修,可以不用考虑装备运行状态,能充分发挥装备的使用价值,避免了维修过剩情况的产生,不用采取状态监控的能措施,但存在装备故障风险大、停机时间长、停机费用与备件库存率高、缺少灵活性和成本控制等问题。(2)预防性维修:指为防止装备发生故障或功能退化,使其保持在规定状态所进行的维修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发现并消除潜在故障,及时避免这些避免故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做到未雨绸缪。其中又分为定期维修和基于状态的维修,前者按规定维修间隔实施工作,具有周期性和主动性,可以降低功能性故障发生概率,但未实现装备寿命最大化,经常产生维修过剩状况,同时由于频繁维修而导致新故障的产生;后者是依据装备的状态进行实时评估或接近实时评估,在有需求的前提下再进行维修,从而保证了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了装备的使用与维修费用。
2数字化维修保障
在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维修保障的实施过程中包含对维修保障的各个领域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如产品型号、制造厂商、元件资料、设备状态、维修情况、服役状况等等这些都有关维修保障的资料通过文字、图表等方式转为数据存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数据模型和维修保障体系,使相关资料形成一个整体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对电子摄像等多媒体及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以实现装备维修保障检测数字化、诊断数字化、信息传输数字化、存储数字化,以达到优化人力配置、降低成本、提高装备维修效率和可靠性的目的。
3基于CALS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技术实现
3.1构建统一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化网络平台
统一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化网络平台主要依据航空装备建设治理单位建立局域网。随后依托局域网,进行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厂、航空维修保障分厂的网络连接设置。同时与航空装备设计单位、用户网络、航空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互联互通式的数据交换网络设置。其中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厂网络主要是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厂内部,依托原有网络设备及网络结构。结合当前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量、未来维修保障需求,采用端口密度较高且模块容量较大的中端设备,促使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厂与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分厂相连;而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分厂网络则是依托各分厂原有网络设备及系统架构,采用三级扩展星形结构,每一层次采用单链路。结合路由协议及IP协议,以便实现高质量、安全稳定的通讯管理。除此之外,由于航空装备设计单位、航空装备使用者不属于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管理范围。因此可依托航空装备设计单位、航空装备使用者原有网络平台,或者利用文件离线下载的方式,促使航空装备使用者与设计单位、航空装备维护保障厂间进行数据信息交互,保证航空装备使用者、航空装备设计单位间无缝信息交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维修保障指令数字化
现代航空装备的维修保障涉及到的数据量大、科技含量高、系统复杂、各学科领域的交叉。因此,对现代航空装备的维修和保障往往需要涉及所有的工业领域的技术,智能化要求及工作量非常之大。一套战斗机的技术资料就有上万页,有些资料甚至高达百万张,成本几十万人民币。如果利用人工的方式对资料进行查找,耗时费力而且还要专业的资料查找人员。而利用数字化存储的资料使用计算查找就十分的迅速方便。因此数字化替代传统的纸质资料将是航空设备维修保障发展必然趋势。利用计算机的存储,使维修资料方便携带,成本更低,查找使用更方便。现有的编程、搜索软件,对数据的查询操作非常简单、快速,同时可以实现共享、数据传输和交换以及数据的更新。维修保障指令数字化使计算机技术在航空装备的维修保障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3设置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支撑体系
完善的支撑体系是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稳定运行的保障。首先,在基于CALS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建设期间,应从技术防护、安全管理两个方面,综合利用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非法外联系统、漏洞扫描系统、VPN、病毒防护系统、综合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等技术,构建资源可管、行为可控的数字网络化安全防护体系。其次,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构建阶段,可参照相关网络建设经验及航空装备维修需求,进行网络技术体制及数据词典等规范标准的设置。如《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安全保密防护设备配置标准》、《航空装备宽带网络平台密码管理设备配置标准》等。最后,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运行期间,可以网络整体运维为要点,对网络运行、业务系统进行7*24h监控。从性能监控分析、故障分析定位、资产配置管理、报表记录分析等方面,保证基于CALS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稳定运行。
3.4故障检测设备数字化
电子设备的比例将越来越大的出现在现代航空装备中,传统的航空电子设备主要是航电系统,现今电子设备也扩展到现代航空装备的更多领域中。航空电子设备对航空装备性能提高、操作更方便更智能的同时,使得对航空装备的保障和维修必须使用数字化的需求,航空电子设备系统都带有自检功能,因此对电子设备的维修包括自行检测以及故障下的维修。如现有的航空装备配有ATE标准测试接口。就可以利用的ATE设备对航空装备进行故障诊断和检测。检测设备的功能已日益完善,除了具有设备故障诊断、数据采集外,还可以对故障进行预测、分析、隔离、传输、共享、管理、维修等等。
3.5建立航空维修保障精细化管理法规制度体系
推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法规制度,主要包括总体规划、指导手册和体系文件三部门内容。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层面的法规性文本,对航空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说明。指导手册,属于中观层面的法规制度,是各级组织指导机构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依据。体系文件是各个工作领域的操作规程,每个工作领域都需要按照流程型组织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对工作领域进行划分,建立起相应的体系文件。同时,还应随着航空设备的更新换代等作出相应调整,实现动态和持续改进的精细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CALS是一种新颖的组织管理模式,也是先进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模式的有效集成。其不仅可以提高各级维修保障单位资源共享效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航空装备保障阶段技术资料准备时长。因此,基于CALS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中应用的优越性,相关人员应合理利用基于CALS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数字网络化模式,改进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水平,实现航空装备全生命周期维修保障。
参考文献:
[1]左力.基于CPNN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6,24(23):7-9.
[2]季学会,方亮.以数字化工卡为核心技术的修理新模式探索[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5(6):73-77.
论文作者:徐辉1,辛建2,李响3,于成亮4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装备论文; 航空论文; 数字论文; 模式论文; 故障论文; 领域论文; 网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