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探究
殷丽玲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 国际商务系,北京 100028)
[摘 要]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物流尤其是国际物流的内涵得到拓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对职业学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结合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对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进行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业虽有着古老的历史,但作为一个学科来系统地培育人才的时间并不长。现代物流业是多功能的有机整合,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现代物流业注入了新的内涵,也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职业学校物流人才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究新形势下物流人才培养的方向,使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推动物流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竞争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试验将成型三组基础水工混凝土试件编为JP01、JP02、JP03,掺聚丙烯纤维的水工混凝土试件编为JK01、JK02、JK03。本试验主要研究水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冲磨强度三种力学性能。
1 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2005年起教育部成立了“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门组织开展物流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物流类专业教学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以此来推进物流教育的规范化、完善性和不断创新。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物流人才教育呈现如下特征。
1.1 物流教育更注重传统领域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物流教育更多地发力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传统领域,在课堂中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训室或有限的实习中锻炼实操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的有机结合,深刻了解物流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意义。但传统领域关注的更多是国内物流,所学理论知识和操作的适用性多局限于国内,缺少对国际物流法律法规、制度规则、惯例和特色的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业务比重明显上升。现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物流人才,在面对国际物流领域时,呈现出茫然无措的状态。
1.2 重视专业理论和实践,与相关专业融合度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将培养的物流人才主要定位于物流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和基层管理者角色。在这一定位下,重点培养学生专业范围内的理论知识,并提供实践操作。物流是实现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流动是表现而非最终目的,物品不是纯粹的为了流动而流动。因此,了解物流的目的将有助于提升物流的质量、效率和满意度。了解物流目的即需要对物流相关学科的了解,如生产计划、物料供应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物流必将加速自国内走向世界,国际物流所需要多学科、专业化和综合型的人才。不仅需要物流专业知识,更需要国际贸易理论、社会文化常识、外语交流的能力等。职业学校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综合型人才,使其能够适应物流尤其是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面对行业的变革不麻木、不茫然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多元社会文化适应性培养空缺
在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中,能够接受“长期外派”“长期驻外”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这就要求物流人才不仅能在国内环境下开展物流工作,更需要在不同文化、习俗、宗教和不同地理环境下,较好地适应并开展工作。
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即在于向社会和企业输送适合的人才。因此,了解社会和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在所教与所学、所用与所需间形成动态统一。保证学校的名誉和专业优势,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及企业需要,形成良性促进和良性循环的过程。
1.4 持续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可进一步提高
物流人才在职业学校所受教育时间有限,离开学校后所处的环境、政策、条件等无时不在变化,因此终生学习是必然的选择。在职业学校教育中,不仅仅要教会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要在授课中传授自我学习的方法,在面对持续变化的环境时,能够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迅速地获得知识并做出正确的处理。但在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更多地关注“授之以鱼”,在“授之以渔”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物流人才需求
毕业生在工作的前几年,学历、专业和毕业院校等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有着一定的影响。五年后,个人能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将更大。在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见图1)发现,愿意招收职业学校物流人才的企业中,对应届毕业生工作五年内的定位主要集中于“物流的实际操作者和基层物流的管理者”。这与目前职业学校对于物流人才培养的定位基本吻合。
2.1 对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定位无大变化
为了解企业的物流人才需求,积极探索新的经济、政治环境下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方向,笔者组织了一次调查问卷,被调查方主要是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国际业务的公司,如国际物流公司、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贸易公司等。通过调查问卷小程序,共回收问卷92份,其中有效问卷78份,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到如下信息。
图1 企业对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定位
2.2 企业对物流人才“复合性”要求变高
拓展物流业与相关专业的教学融合,提升物流人才对上下游相关专业和知识的了解,使得物流教学兼具广泛性和针对性,物流从业人员的“复合型”水平更高。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业务的开展明显繁荣并将持续增多。在国际物流教学中,将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融资、国际保险和国际财务、国际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讲解,让学生能够对整个知识链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2.3 外语要求高,偏爱“小语种”
课程的动态调整应立足本专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结合物流人才需求进行,不盲从于需求。受限于业务模式、发展阶段和国际大环境的持续变化,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变化有些是趋势性和良性的,有些是短暂和临时的。因此,在根据物流人才需求而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时,应选择有利于本专业发展,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良性和趋势性因素作为课程体系调整的依据,并为此培养出专业的物流人才。
图2 除英语外更受企业青睐的外语种类占比
2.4 对全球化的适应性更为看重
在全球融合和多元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文化在不断地碰撞和适应,迸发出新的火花。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符合与否的判断。所有人共同构成了文化氛围,符合文化,则容易被接受,得到认可和尊重;不符合文化,则容易被排斥和抵触。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尤其是国际物流大发展的情况下,职业学校所培养的物流人才将面临多种多样的文化,如基督教国家的“赎罪”文化,穆斯林民族对猪肉、酒精的禁忌,有信仰教徒对“真神”虔诚,等等。这些多元文化的产物都对国际物流的运作产生了影响。但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缺乏对相关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这也成为职业学校培养人才在面对国际物流时表现茫然的重要原因。
3 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3.1 根据物流人才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课程体系
74 SOCS1、SHP1 在 JAK2V617F 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鲁索替尼的调控作用 谢旭磊,杨圣俊,郝洪岭,王素云,王红杰,齐 峰,成志勇,刘贵敏
我国金融利率市场遵循“先农村后城镇,先贷款后存款”的规律,在2015年正式放开城镇居民的存款利率,但对贷款利率仍然实行严格的管控。目前,农村信贷资金紧张,农村金融改革乏力,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逐步放宽农村信贷利率浮动区间,满足农业建设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农村金融市场风险投资机制,完善农村金融财政补贴政策,加强农业担保基金管理,设立农村共管基金,从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周转量[6]。
在对外沟通和交流上,英语因其广泛使用有着独特优势,已成为必备的外语种类。除英语外,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和诸多当地语言受到开展国际业务公司的青睐(见图2统计)。拥有专业物流知识且懂得“小语种”的人才,在毕业时将更容易获得理想职位。
3.2 拓展物流与相关专业的教学融合
经过统计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国际业务的公司中,对于物流人才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最为看重的占37.2%,对物流人才“复合型”的要求达62.8%。在复合型知识中,要求了解和熟悉的能力主要包括:国际贸易规则及惯例、不同国家清关及报关报检能力、国际保险、适应长期“外派”、国际法律和财物、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等。
1.种植品种。伊乐藻(“吃不败”)耐低温不耐高温、易存活、可再生,是最适宜栽植的水草之一,冬季温度下降,此时是种植最佳时间。
3.3 增设不同风俗文化和禁忌的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的物流教育,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在不同风俗文化和禁忌的教学领域几乎处于空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五年多的实施,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国家间的沟通交流。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对不同风俗文化和禁忌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学校物流教学中,渗透不同文化的差异,了解不同习俗的特点,知晓不同宗教的禁忌等,是培养专业化物流人才的必要条件。
3.4 强化外语学习,成立“小语种”学习兴趣小组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进一步加强外语尤其是专业外语的授课比重,使得学生能够记得住、听得懂、说得出、写得规范。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作为沟通和交流的外语,同时在条件具备时,设立“小语种”学习兴趣小组。将专业和“小语种”有机结合,大大提升所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3.5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大数据的时代,全球数据量每18个月翻一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仅靠职业学校对于物流专业和相关联领域的教育,不足以满足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体系和实践教学中,通过有形的讲授和无形的影响,逐步形成短时间快速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让物流专业人才能够自行探索去哪学、如何学,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实现物流专业人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个别座谈了解到,对于高职高专类学生,教师还需从多方面培养其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习惯,并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自主学习过程的督促和检查。
参考文献:
[1]邹娟平.“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J].科教导刊,2018(2):34-36.
[2]葛显龙,王伟鑫.面向“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的物流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8(34):93-94.
[3]张运.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22-23.
[4]吴轶群.新常态下对接国际商贸产业集群的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探析[J].经济论坛,2015(3):143.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6.175
[作者简介] 殷丽玲(1987—),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国际商务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物流、跨境电商。
标签:“一带一路”倡议论文; 职业学校论文; 物流人才培养论文;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国际商务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