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八里湾乡李湾小学
小学生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中把“德”放在首位;做人应该“德才兼备”,这个要求中也把“德”放在首位,由此可见德是做人之根本,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时时处处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到一些道德品质教育,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形式穿插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有古诗、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记叙文、说明文等;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爱祖国、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自然、遵纪守法等,简直可以称为德育的一本“百科全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能够将教材准确地把握好,将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充分领悟出,将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例如,在讲授《生命、生命》这一课,讲述的是一只飞蛾被我捉到后它强烈的求生欲望感动了我,于是我把它放生,一颗种子在艰难的环境中生长及我感受心跳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重,也告诉人们应该要关爱动物,关爱生命。通过对课文的讲解,教师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里面所要表达的哲理,让他们知道大自然中生命的伟大,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再如通过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观潮》、《鸟的天堂》、《火烧云》;描写山川草木的《黄山奇石》、《桂林山水》;描写花鸟虫鱼的《荷花》、《燕子》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美的情感。再如学习表现智勇双全的《小英雄雨来》,表现劳动美的《幸福是什么》,学习表现爱科学的《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等,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说,教材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师要通过引申发挥,让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德育功能。
二、利用故事情节渗透德育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文章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生活,渗透思想。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往往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从而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给学生理清了故事情节“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让学生学会同情。又如,教学《月光曲》一课,在揭示课题之后,我以贝多芬“听到、走近、弹奏、飞奔”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在同学们理解贝多芬触发创作灵感和酝酿过程之后,抓住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两个因素:情和景,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三、利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比如我在上阅读课时,以“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又让学生受到了课外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此外还可以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四、利用习作评语渗透德育
我们要注重评语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课标中的重内容,轻形式,淡化文体的精神。如一次习作训练中要求学生通过几件事来描写人,并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李红同学的《尊老爱幼的妈妈》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件真实小事,抓住人物特点,表现了妈妈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让人读了对妈妈肃然起敬,很有感染力。我评道:“孩子,你有这样一位好妈妈,你真幸福啊!你的妈妈为你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她对奶奶赤诚体贴的孝敬,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师也深沉感动。为妈妈那颗金子般的心而骄傲吧!再想想生活中你该怎么做呢?”评语中,我和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李红不仅学习上刻苦、认真,主动性强,而且也确实成了一名尊师敬长、团结同学的好学生。又如,王文同学习作水平低,对习作有畏难情绪,我在一次习作的篇末评道:“王文,老师相信你凭着多读、多思、多记、多练,文章一定能成为最佳。”看着老师真诚的鼓励,他信心大增,后来习作慢慢地进步了。只有学生对评语有了兴趣,这样才能看得清、看得懂、想得通、行得顺。
五、利用学生个性渗透德育
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要把握时机,巧启发,巧诱导对学生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渗透,把德育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能让他们能感受到语文殿堂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精神财富,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们的人格。
论文作者:杨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贝多芬论文; 习作论文; 语文论文; 情感论文; 故事情节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