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1]2003年在《我国中西部民营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仍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地位较低、资金短缺、服务落后以及地区差距显着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相比之下,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民营企业不仅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对外贸易领域也相当活跃,并且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其中,政府的扶持以及为其提供的良好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我国发展民营对外贸易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与此同时,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也存在着民营对外贸易的巨大差异。通过对东部与中西部的比较,本文认为,东部地区具备更好的民营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基础,即具有区域总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上的显着优势。但是,形成这一基础的根源并非完全是资源禀赋上的差异,其真正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外部环境”上的差别,即中西部地区各方面的落后不仅主要来自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而且与改革开放后对东部的政策倾斜以及其自身在“软”环境上的弱势有关。 在当前形势下,中西部地区必须扩大对外开放,也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而加快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国际化,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必然是民营化。因此,本文认为,中西部地区必须大力发展民营对外贸易。同时,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具有特定的优势、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因而在这一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这一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必须正视其面临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快改革,不断完善,从面推动民营经济及其对外贸易的发展,进而实现地区经济的振兴。
胡均民[2]2003年在《中西部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通过详细的数据资料分析,说明中西部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指出困扰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在比较研究国内外典型的发展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吴珍倩[3]2017年在《我国贸易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尝试从理论到应用,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我国贸易质量综合评价作系统性研究,以弥补贸易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的空白。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我国以迅速增长的贸易额迈入世界贸易大国前列。继贸易在“量”上跃升之后,“质”的提升遂成为贸易发展的瞩目议题。本文以贸易质量这一概念为出发点,在分析已有文献对贸易质量的描述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探讨贸易质量的理论内涵和定义,并阐述我国贸易质量的内涵,以及贸易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基于我国贸易质量的内涵,以我国的贸易战略为思路构建贸易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贸易增长、贸易结构、贸易可持续、国际地位。指标体系框架分为叁层:战略方向层、战略目标层、指标层。以相关理论、国内外学者观点,以及政府提出的贸易战略方向和目标为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评价法计算我国贸易质量综合值,将两种评价法所得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起来对我国贸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中,先对指标变量进行分组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在功效系数评价法中,按叁种权数方案进行分析。最后,构造贸易质量综合指数模型。本文按两套指标体系分别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指标体系A包含26个指标,涵盖2003-2014年我国各年的贸易相关数据;指标体系B包含29个指标,涵盖2006-2014年我国各年的贸易相关数据。指标体系A与指标体系B的差别在于:后者包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重叁个指标,前者则不包含。采用分组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的贸易质量趋势图具有明显波动性,呈波动上升的变化状态,以2009年至2010年的波动最为明显,基于功效系数评价法所得的各年贸易质量综合值则具有阶段性整体提高的特点。对指标体系A,2003年至2009年为一个阶段,贸易质量在整体上没有明显提升,2010年之后为另一个阶段,贸易质量在整体上比2010之前有明显提高。指标体系B与指标体系A的变化趋势相似,以2006年至2009年为一个阶段,2010年之后为另一个阶段。将分组主成分分析法与功效系数评价法的评价结果经标准化处理后作对比,发现二者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吻合度,尤其对于指标体系A更为明显。本文认为这两者的评价结果比较能反映我国贸易质量的实际变化趋势及特点。将两者的贸易质量综合值合成一个指标,合成以后的贸易质量综合值同时体现出了波动性与阶段性特点。考虑到合成值会有负数,不便于解释其经济意义,本文尝试构造贸易质量综合指数模型。其中,指标体系a以2003年为基年,指标体系b以2006年为基年。构造综合指数的优点在于,其经济意义更为直观,且不仅反映贸易质量的整体变化趋势,还能体现出各年贸易质量相对于基年的变化程度。当综合指数为正,意味着贸易质量较基年有所提高,且数值越大,说明提高的程度越大。当综合指数为负,意味着该年的贸易质量与基年相比有所恶化,且数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恶化的程度越深。同时,将贸易质量指数化便于将贸易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长期化。基于本文的评价结果,对我国贸易质量变化趋势及特点作如下分析:从2003年至2014年,我国的贸易质量整体上是在提高的,但不是持续提高的发展趋势,而是在波动中逐渐提升,同时具有阶段性特点,以2010年之前为一个阶段,贸易质量没有明显的整体提升,2010年之后为另一个阶段,贸易质量整体比前一个阶段有所提高。我国贸易在贸易结构、贸易可持续发展、国际地位叁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完善。具体来说,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国际市场集中度降低,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贸易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现代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提高;主要能源产品、高耗能产品和高污染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在2009年以后呈下降趋势,短缺资源和原材料在进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国际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增值率明显提高。然而另一些方面也影响了贸易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主要表现在贸易增长率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贸易的产品结构有待升级,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有待提高、贸易集中于东部地区的状态没有改变、加工贸易增值率不稳定等。基于对我国2003至2014年贸易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本文认为推动我国贸易质量的方向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尤其是以国际金融、保险、国际信息处理、软件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贸易领域,推进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抓住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来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2)继续推进国际市场多元化。在当前全球经济与国际贸易低迷,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总体走低,新兴经济体增速总体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多元化的方向是在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边境和周边地区中选择部分有潜力、经济表现较好的市场重点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与非洲与拉美等地区的贸易。(3)促进国内区域均衡发展。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传统优势正在弱化,但其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且已经具备将加工贸易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转变的基础。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可以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和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加工贸易的转移来推动国内区域均衡发展。(4)贸易产品升级。我国贸易的产品结构仍需要进一步升级,需要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继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减小能源产品、高耗能产品和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处理好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周维现[4]2013年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叁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刘刚[5]2016年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贸易额、FDI存量有了显着提升。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与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地理格局的重要变化,其依托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我国广袤的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意义重大。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在此背景之下,首先对开放型经济理论和“一带一路”战略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作为本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本文通过贸易依存度、FDI等指标对比分析东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并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析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在总结了“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关系的之后,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给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从西部地区的角度出发,分析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本文以贵州为例,对贵州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策效率等因素制约贵州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贵州应全面提升叁大产业,加快产业融合步伐,构建内陆开放示范区,打造国家级重要的产业基地,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培育外贸主体,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和通道作用,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营造良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
郭子一[6]2007年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与结构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9年我国提出“科技兴贸”战略,以改变外贸增长的方式,促进外贸出口的发展。“科技兴贸”战略的核心在于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并推动对外贸易攀升。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815亿美元,增速为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增长,表明在“科技兴贸”战略推行的几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新动力。自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在对外贸易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高科技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不仅如此,科技兴贸战略对于中国的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引进外资等方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这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总体竞争力较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以外资企业占主体的格局和附加值较低等不足之处。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让外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顺畅的发挥作用?这是本篇着重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高新技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基础上,分析世界及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和问题,找出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增长效应区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科技兴贸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和企业行为的转变、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结合、投融资机制的建立、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在这些方而,我国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利用现代贸易理论为指导,研究科技兴贸战略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借鉴世界各国的科技兴贸战略,提出中国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中的问题及对策,对于促进中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王晶晶[7]2007年在《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角度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加工贸易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势必对我国未来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文章首先,引入了加工贸易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及外延进行论述。其次,运用国际分工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以及比较优势动态分析模型阐述加工贸易的产生、发展以及转型。再次,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详细描述,以示调整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然后,比较分析了日本、韩国、新加坡、墨西哥和台湾地区在发展加工贸易上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教训,并认为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我国应继续利用在劳动力资源上新的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拓自己的竞争优势,使之成为新环境下的比较优势。最终,从政府、产业和企业叁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对策。
冯林强[8]2014年在《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针对当时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我国充分利用了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展加工贸易,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我国的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带来了国外的资本技术,还创造了国内新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拉动了我国GDP的增长。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我国在最初发展加工贸易中的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随着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正在丧失,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的特性。这些现象显现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困境,即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通过对发展加工贸易的理论基础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可以借鉴全球价值链中的价值链升级概念,中国的加工贸易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对现有的加工贸易进行转型升级从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既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又能获得在全球贸易中的高附加值。本文通过把中国的加工贸易发展纳入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指出了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即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具有高投入低效益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升级的路径,即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增加加工贸易产品中的技术成分,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逐渐把我国的加工贸易从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环节向拥有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环节转变。本文还通过了解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从中总结了它们发展加工贸易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加工贸易现在所处的状况,最后提出了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推进我国的创新体系建设发展高端加工贸易、通过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实行产业升级、协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各自的特点发展加工贸易。
龚晓菊[9]2005年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经济对中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及存在的制度约束,并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章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行理论探讨。(1)目前,理论界对民营经济概念的认识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民营经济的概念和类型进行界定。民营经济是采取民间经营方式的经济形态,是以经营方式来界定的,不涉及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民营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民营经济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广义上的民营经济包括所有非国营经济。民营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具有其它经济成份所不具备的优势,集中表现在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上。民营经济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它天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力量。(2)制度就是制约人们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系列社会承认的规则,制度功能作用的本质是提供激励与约束,从而影响经济绩效;制度变迁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扫除障碍、创造宽松的环境。因此,整个民营经济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制度变迁史。 第二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考察。本文根据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为复兴、快速成长、调整、全面发展四个时期。(1)1978年——1984年为复兴时期。民营经济的复兴是从个体经济的兴起开始的。城乡个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私营经济的复苏。(2)1985年——1988年为快速成长时期。十二届叁中全会以后,伴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党和国家对私营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不鼓励、不禁止”的做法,私营经济快速成长起来;这一阶段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3)1989年——1991年为调整时期。由于乡镇企业无序发展,加之经济过热,国家开始治理整顿,加上1989年的政治风波,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回落。(4)1992年至今为全面发展时期。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民营经济的发展迎来了第二次高潮;十五大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
马青[10]2016年在《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可推动中央和地方社会发展,但在经济取得瞩目成就同时付出了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环境污染最为严重国家之一。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地区经济同时伴随着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而我国各地区在治理环境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主体,急需解决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破坏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同时,需有效进行环境规制,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等,但地方实施环境规制时,往往易造成企业成本的提升,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制约,因此,本文研究思路为问题提出-理论分析-模型实证研究-对策建议。并分别将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叁个核心主题,遵循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构建地方政府-环境-经济的理论系统。具体研究地方政府在竞争过程中如何影响环境规制的政策实施,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并进一步对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产生怎样影响。概括而言,本文重点研究是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以及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的影响机制,最终通过实证获得影响结果。第一章,绪论。地方政府竞争极可能带来经济效益,也可能带来环境代价,其最终综合效应是本文关注重点,以及探究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影响,均有助于我们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问题。本文章系统的阐述了问题背景、问题、意义和目的等,简述了论文研究的主体思路框架和内容,并对研究方法和创新难点依次进行分析介绍。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概括分析了环境规制、地方政府竞争和区域发展等变量理论之间相关关系,并概括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内生经济增长伦和地方政府竞争、财政分权等相关理论,在本章的最后,以经济理论为依据构建出了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区域发展为核心的相关理论框架,并就其上述叁个主要研究变量的理论研究进行介绍和概述。具体包括环境规制与地方政府竞争、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这些主题理论研究,并分别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计量模型得出这些变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不同区域影响结果也不一样,但分地区研究叁者关系是非常有经济意义的。第叁章,地方政府竞争与工业环境规制:基于区域开放的异质性研究。论文围绕地方政府恶性竞争导致的环境规制失灵问题,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并利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面板数据,将地方政府竞争作为门槛变量,分析在不同门槛值下地方政府竞争、区域开放对工业环境规制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财政收支分权和贸易政策对这种影响是否存在积极或恶化作用,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恶性竞争,实现环境有效规制。回归结果得出,样本期间内地方政府竞争程度有助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环境进行有效规制,中部地区跨越门槛值后环境规制失灵,西部地区则存在较严重环境规制失灵问题。为了规避环境规制失灵,我们应注意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时候,提高进入环境门槛,并由较高层级的政府来承担环境规制的财政支出责任,不断降低地方政府恶性竞争导致的环境规制失灵。第四章,地方政府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贸易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作了实证分析,建立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长期内地方政府竞争和贸易开放均显着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贸易开放的中介效应显着;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竞争、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东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促进经济增长程度大于贸易开放,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情况与全国不同,地方政府竞争显着抑制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则影响不显着。人力资本积累、固定资本存量增长均有助于整体经济发展,政府经济参与度增加则抑制经济增长。第五章,基于区域经济角度的金融发展相关模型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地区市场规模是否并如何作用于金融发展?选用固定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2000到2013年样本期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得出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受到制度环境影响。最后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到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率各细分指标具有较大差异的门槛效应。第六章,基于区域经济角度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章基于中国198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混合回归、固定效应方法,通过实证方法来验证城镇金融效率、农村金融效率和地方政府竞争叁个主要因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得出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随着城镇金融效率的变化而呈负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竞争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成正相关关系。文章还得出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度和就业城市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成负相关关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随着人力资本提升而加大。第七章,基于区域经济角度的产业集聚发展的异质性研究。当下产业集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将对外开放、环境规制和产业集聚放在一个统一框架下,选取我国2000-2013年样本期间30个省级单位数据通过变截距GLS和门槛回归等模型,实证研究分析环境规制在对外开放视角下对产业集聚的地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在贸易依存度越低、FDI引入越少的区域对产业集聚的抑制作用越凸显,且当贸易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时,环境规制对产业集聚的负效应变为正效应。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时,其在对外开放背景下对产业集聚影响呈非单调性,存在唯一“拐点”即环境规制程度为0.095时对产业集聚形成存在最优选择;分地区上,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产业集聚均存在单一门槛,其中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形,当环境规制变量超过其门槛时,产业集聚会随着环境规制的加强而降低聚集程度并且降低幅度会逐渐减小;在我国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受到环境规制变量影响为正,且这种正效应会逐渐增加;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为“U”型关系。贸易依存度对产业集聚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FDI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均为正效应。第八章,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主要概括整篇论文研究变量得出的相关结论,并列出本人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和不足,进一步展望未来在此研究基础上可能继续深入研究的相关方向。本文研究思路为问题提出-理论分析-模型实证研究-对策建议。并分别将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叁个研究主线,遵循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构建地方政府-环境-经济的理论系统,重点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细化到区域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产业发展的集聚发展方面。将中国不同区域省份作为研究样本数据,从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影响,针对影响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发展以及区域城乡发展差距的因素进行研究,将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不断细化和延伸,多方面多层次考察这几个核心变量的理论关系,与我国具体区域发展政策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区域发展非均衡性,最终走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我国中西部民营对外贸易发展研究[D]. 陈羽. 湖南大学. 2003
[2]. 中西部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研究[J]. 胡均民. 广西社会科学. 2003
[3]. 我国贸易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吴珍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4]. 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
[5].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D]. 刘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与结构性问题研究[D]. 郭子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7]. 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角度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D]. 王晶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8].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研究[D]. 冯林强. 贵州财经大学. 2014
[9].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 龚晓菊. 武汉大学. 2005
[10].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发展研究[D]. 马青. 重庆大学. 2016
标签:贸易经济论文; 民营经济论文; 加工贸易论文; 开放型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政策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