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看中国的社会转型——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历程回顾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社会学论文,视角论文,社会发展论文,历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从萌芽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回顾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思考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对深化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很有帮助。
一、后发展理论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
为了更加完整、准确地认识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历史转折,深刻理解新的科学的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意义,我们应该认真地考察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
社会发展理论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世界性的社会理论研究思潮,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是研究农业社会如何向工业社会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是现代化理论的思想先驱,最早提出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分期的理论。首先,他认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工业与农业和手工业的新的分工,“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①其次,他认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全球化,“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②再次,他认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城市化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又次,他认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导致了新的社会结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马克思的理论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学家,如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和帕森斯的社会结构理论。他们的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现代化工业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的区别,人们把他们的理论统称为现代化理论。根据他们的理论,现代化的明显标志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民主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理论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许多国家采取了模仿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模式。但是,其中多数国家陷入了经济畸形发展、严重两极分化、债台高筑、政局动荡的怪圈。针对这一现象,兴起了后发展理论的研究。
后发展理论是关于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思潮,包括弗兰克的依附理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佩鲁的人文生态学派和佩切里奇的罗马俱乐部等。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首先,从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转向寻找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发达国家的发达,恰恰是不发达国家不发达的原因。发达国家有先发优势,不发达国家则没有;发达国家目前处于发展的中心,不发达国家则处于边缘,模仿发达国家是不可能的。其次,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到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佩切里奇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与其他方面的发展和目标相比,它应占绝对优先的地位”。再次,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全面、协调、综合的发展。佩鲁认为,发展和增长不同,增长是用人均GDP“来表示的规模扩大”,“发展的前提是人们之间以商品和服务、信息和符号为形式的交往”。他认为,“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和加速增长的动机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③又次,从追求当下功利的发展到追求可持续发展。佩鲁反对那种“赚大钱的价值观念占优势地位”的“粗制滥造的功利主义”,认为“‘消费社会’、‘福利和闲暇社会’以及‘随心所欲社会’这样一类可悲的含糊不清”。④佩切里奇认为,工业文明的繁荣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的处境困难,很不稳定。如果不改变某些实为自杀的行为,那么,我们不久也将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红皮书中而落到‘险境动物’的地步了”。⑤
二战后,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当时有两条道路选择,一条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另一条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苏联道路,而其他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选择了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西方模式的发展道路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出现了大家都熟悉的拉美现象、非洲现象以及亚洲现象。拉美现象的特点是社会严重两极分化。非洲现象的特点是社会断裂性发展,形成了现代都市社会和部落社会的严重冲突,这个矛盾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亚洲现象的特点是东方的专制主义和高速发展的经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从伊朗到1960年代的韩国,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泰国等都发生了动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崛起了后发展理论,系统地批判了现代化理论。
首先,现代化理论强调经济增长论,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应该重复发达国家的道路,通过用工业化代替农业化促进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现代社会。但是这种经济增长论带来了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冲突。经济的高速增长没有带来普遍的社会福利,所以人们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一种批判,后发展理论主要强调一种人本主义的发展观。法国的佩鲁比较典型,他的《新发展观》一书集中阐述了发展不是增长,发展应该以人文指标为主这样一种思想。其次,现代化理论比较强调线性的发展观,按照经典进化论的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由简单到复杂,强调发展方式的普遍性、唯一性。但是在第三世界国家遇到了发展的多样性的矛盾,也就是说重复发达国家道路的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是成功的,而成功进入现代化的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比如东亚四小龙的发展道路,都是和东亚文化的背景相结合。所以人们就提出本土主义的发展观,认为现代化的道路应该是多样的,不应该像现代化理论描述的那样是单一的、唯一的。第三,欧洲中心论与民族主义的冲突。西方现代化是楷模,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寻找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引起了普遍的民族主义的反弹。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带来了西方价值观的扩张,这样在文化上引起了普遍的民族主义和西方主义的冲突,萨义德把这个现象归纳为后殖民主义。这就是后发展理论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最后的结论就是强调要用一种新的发展观代替传统的现代化的发展观,这就是后发展理论的发展观。
从现代化理论到后发展理论,是后发展国家发展观的一个重大转折。现代化理论强调发展的一元性、普遍性,后发展理论强调发展的多样性、特殊性;现代化理论强调发展的增长性、财富性,后发展理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人本性;现代化理论强调发展的功利性,后发展理论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后发展理论在很多方面,提出了和新的科学发展观相似的认识,深入研究后发展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新的科学发展观。
二、从革命的发展观到改革的发展观
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观经历了从革命的发展观、改革的发展观到科学的发展观三个发展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的发展观。革命的发展观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革命的发展观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首先,革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毛泽东同志发挥了马克思关于“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⑥的思想,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⑦。其次,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⑧的思想,认为革命是阶级矛盾的对抗形式,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⑨,提出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思想。再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他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思想,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⑩,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11)这种发展观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人民群众本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在剥削阶级存在的条件下,这种先进性受到剥夺和威胁,只有通过革命和阶级斗争,才能保持和发扬其先进性,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革命的发展观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仍然坚持认为,阶级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继续革命的理论,坚持用革命的发展观指导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失误,导致了长期的社会动乱。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一失误,提出了改革的发展观。
改革的发展观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认为,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虽然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因此,全社会应该一心一意搞建设。其次,发展是硬道理。他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搞经济建设不要总是问姓“社”姓“资”,要摸着石头过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再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他认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应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集体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文明一起抓”,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改革的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的经济与社会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人均GDP由360美元增加到1000多美元,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正是面对这一转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三、国内对后发展理论的研究与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改革开放之初,现代化理论颇受人们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后发展理论随着大量学术译著的出版被介绍到国内。从1980年代初开始,学术界在反思现代化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其本质应该是人的现代化。这是突破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开始。
1988年12月,高清海、孟宪忠发表了《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一文,在学术界较早地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从1991年到1995年,国内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先后在北戴河、长春、北京、烟台、黄山等地举办了5届全国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出版和发表了大批学术著作和论文,围绕从经典进化论到自主发展论、后发展研究的世界观背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和传统理性主义发展观的区别、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当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关系、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和目标选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在分析后发展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破除传统理性主义即现代化理论的本体先定论、本体还原论、单一模式论和人类自我中心论的发展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决定论、实践创造论、辩证发展论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发展观。
第二,以发展的人民性为最高尺度,认为人民的参与和分享是发展的最高尺度,尽量减少人民的发展代价,实现发展的人民性的战略,实现以人为目的的全面社会发展。
第三,在20世纪背景下实现社会发展的新理论,提出从简约的经济发展到综合的社会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从追求一时繁荣的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被动依附性的发展到开发促进内源性发展。
这些认识的取得和传播,对于提醒人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以人为本,防止发展的片面性和不协调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提升了关注发展问题的理论氛围。当然,在许多问题上,发展研究还不够深入,有些问题虽然认识到了,但还不够透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多年来中国社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结晶,使许多认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终于实现了当代发展观的认识飞跃,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从改革的发展观到科学的发展观,是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从小康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发展的历史必然。改革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同时,科学的发展观是改革的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首先,改革的发展观是拨乱反正的发展观,目的是把被颠倒了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所以必然突出经济的决定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是在经济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发展观,在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关系。其次,改革的发展观是温饱尚未完全解决的发展观,目的是通过快速发展进入小康社会。当时,主要的矛盾是经济欠发展,还谈不上全面和协调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观,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经济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首先因为它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科学概括。同时,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当代表达,也是借鉴后发展理论的新的科学探索。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者们应该发扬20多年来关注社会现实,注意跟踪国外新的学术思潮,超前研究,未雨绸缪的优良学术传统,重视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真实问题。
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性矛盾
我们要思考深化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与解决我们现实中的主要矛盾是分不开的。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主要有四个大的结构性矛盾。
第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性矛盾。从1980年代到21世纪,我们提出的口号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仔细想一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属于两个体系的东西,我们要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是创新,两者有结合的因素,但结合时存在结合性的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社会主义的实质是公平优先,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效率优先。我们这30年围绕效率公平关系不断探索,最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是效率公平兼顾,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的认识深化的结果。各种社会主义最后的实质就是实现社会成员普遍的福利,这是它最显著的一个特征。而市场经济是竞争,竞争就强调优胜劣汰,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效益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目前中国已经充分体现了效益最优化、最大化。中国的社会发展给我们执政党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已经学会了怎么搞市场经济,但我们怎么搞社会主义,还要重新认识。我们学会了怎么带领群众创造财富,但怎么合理分配和使用财富,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差距现在比较大。
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我们面临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社会发展理论上的矛盾冲突。如果单纯强调发展,发展要效益,那就容易出现功利主义的趋向,可是面临的问题是对理想主义的挑战,就是普遍的社会福利能否实现。从目前我们的发展方式来看,普遍的社会福利实现起来难度很大。所以这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矛盾。我们怎么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认真地研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性的矛盾,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矛盾,怎么才能结合起来。我们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过程中的矛盾问题。
第二,多重性社会跨越的阶梯性矛盾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我们在同一历史时代要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三阶段跨越。2007年底,上海人均GDP是65 473元人民币,而中部的吉林省是17211元人民币,不足上海的1/3,西部的贵州省是6742元人民币,是上海的1/10。中国的社会内部发展实际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梯,因此就引起了阶梯性的矛盾。我们要在同一历史时期完成三个阶段的转型,这是阶梯性的矛盾。
第三,在社会转型中非平衡性的结构矛盾。我们当前主要是用非均衡的方式发展,引发了五个不协调:一是城乡发展不协调,二是区域发展不协调,三是收入分配不协调,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五是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目前城乡差距还是比较大。根据2007年的统计,我国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3768元人民币,农村是4140元左右人民币,两者差距是3.31倍。我们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很大。某股份制企业的董事长年薪是6616万元,吉林省的下岗职工每年补贴工龄是900元人民币,30年的工龄补贴不足30000元。一个人的年薪等于2000个工人全部工作结束时企业给他的待遇,这个社会差距拉得过大。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非均衡矛盾。
第四,多元板块的文化矛盾。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文化结构的多元板块问题,一是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伦理。二是革命文化,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我们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弘扬革命文化,这主要在政治领域,也存在于日常生活领域。三是外来文化,实质就是西方文化,目前它的影响比较广泛,对我们的经济、社会管理、文化价值观乃至日常生活的影响都是非常普遍的。四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属于中国本土的新文化。随着网络的崛起,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我们也不断有一些不成体系的小的亚文化创新,这在大众文化中体现比较多。实际上这就引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爱国主义和普世主义的矛盾冲突问题。这四个矛盾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即今后的中国社会发展应该怎样整合的问题。
面对上述问题,目前我们有三种解决的路径。第一种就是自然主义的路径,叫自然成长论。自然成长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所有的结构性矛盾、如公平效率、腐败、城乡差距拉大,都属于发展水平低的表现,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会逐渐解决。第二个路径就是包容平衡论,我们现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包容和平衡。我们现在强调要重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两种提法,就是要找到不同板块矛盾的平衡点,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在由多元板块构成的一个共同体系中包容起来,第三种解决路径就是重建整合论,即用一元论方法重新整合。无论是多元文化板块也好,非平衡的社会结构也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也好,最终由一个体系、一个体制、一个价值观念系统重新整合起来。这种重建论和整合论有点浪漫主义的色彩,因为任何重建和整合都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进行的,而不是人为设计出来的。另外一个矛盾,像包容平衡论是一个过渡的手段,没有解决根本的矛盾。比如多元文化板块的问题,带来文化的困惑,就是当前中国人普遍缺乏精神寄托,原因就是缺少具有真正号召力的核心价值观。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包容平衡是维持,解决不了核心价值观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三条路线都是有缺点的,这就要求我们社会学界深入探索。
进入21世纪,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和文化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来引导?这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学界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2页。
③佩鲁:《新发展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④佩鲁:《新发展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⑤佩切里奇:《世界的未来》,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第12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19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
(11)《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25页。
标签:现代化理论论文; 发展社会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