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难点与走出困境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现代化建设论文,中国农业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技术落后、工业尚不发达、国际竞争能力弱的特点。面对如此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在50年代中期实现合作化以前,我国的农业属于传统的典型农业。建国以后,经过47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在物质技术装备、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经营管理、作物更新换代、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均迈进了一大步。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的面貌。粮食产量由1952年的1.63亿吨发展到1995年的4.65亿吨,虽然人口由5.4亿增加到12.1亿,人均播种面积下降了50%,但由于粮食总产量增长的幅度小于人口增长的幅度,粮食单产面积产量提高的速度高于粮食播种面积下降速度,用仅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对全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1996—2010年,农业继续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到2000年,粮食产量为5亿吨,比1995年的4.65亿吨增加3500万吨,棉花455万吨,肉类1000万吨,水产品1000万吨;人口控制在13亿内,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翻两番,基本消除6500万人的贫困,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按1995年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产值由5.7万亿元增加到8.5万亿元。2010年奋斗的目标则是,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农业现代化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
世界农业的历史进程是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所谓现代化农业,即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来驱动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发展,使一、二、三产业内部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合理配置,通过因地制宜,合理投入,达到产量高、效益好、品质优,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成为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产业。从1979年起,刘巽浩、卢良恕、石玉林、云正明、许涤新、石山、于光远、刘书楷、万建中、刘思华、张培刚等生态学家、农学家、地学家、环境学家和社会学家针对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的威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刻地探索,为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新途径,提出了现代化农业的新理论、新方法。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1)物质装备现代化;(2)科学技术现代化;(3)经营管理现代化;(4)资源配置最佳化;(5)农业体制现代化;(6)农民现代化;(7)乡镇企业现代化;(8)农村现代化;(9)乡镇设施现代化;(10)乡村教育现代化。这些方面是农业现代化不可分割而且缺一不可的。到21世纪,生物技术对农业最深远的影响是将一大批动植物新品种、新物种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并形成产业。另一方面,电子计算机、卫星监测、遥感激光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农业,使政府对农业的宏观管理服务更科学、更完善。先进技术都将使21世纪中国农业向前迈进一大步,具有更多的高科技色彩。农业生产将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21世纪的特色农业也将蓬勃发展。立体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旅游农业、创汇农业等将全面兴起。
2 对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环境的系统分析
2.1 农业基础环境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持续发展所处的基础环境并不良好。其一是土地流失严重,耕地数量下降,经营规模狭小而分散。但是多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土地流失严重,耕地面积有减无增,人地关系不相协调而逆向发展。尤其是作为质量良好的耕地长期以来是减少的重点,修路占、建房占、娱乐场所用地占等等,都是以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优质耕地为对象。虽然与此同时加强了耕地的垦复工作,但是,复垦或新垦耕地的质量却远远不如被占耕地,耕地减少的势头扔将难以遏止。良田被占,农业生产活动失去条件,农业生产在困境中艰难发展,更难持续发展。与耕地数量减少相伴生的是目前土地经营上的极度分散,全国平均每个农户6.21亩的土地分散在9个地块,贵州湄潭一农户6口人的6亩责任田共计88块。这种数量分散,土地不集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田间作业,致使效率低下而束缚农业发展。
其二是农民负担加重,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农民负担加重是近年来农民利益流失的重要表现形式,各种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生产资料的轮番涨价,使农民不堪重负。特别是近5年,一些农产品的卖难和白条子的充斥,更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积极性。主体积极性的降低则意味着支持和保证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的丧失和基础环境的不良。
2.2 农业政策环境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保证农业发展所制定有关的措施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毫无疑问,自8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和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政策和法规,对农业的增长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与农业形势要求相比,农业的政策环境还不尽合理。首先表现在农业投入上,缺乏一整套能够保证农业投入不断增加的政策措施。虽然“要增加和重视农业投入”的口号喊了多年,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约束而使在实践运作上没有力度。农业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下降,农业基本建设占基本建设总额的比重在逐年减少,地方上则随意挪用支农资金盖高级宾馆和购买小汽车的现象更屡见不鲜。但至今还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农业投资不足问题,确保农业投入稳步增长的一部法律。其次,在农业科技政策上,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良好运转的政策环境尚未完全建立。近几年,为了有重点地投入和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国家采取了“保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研体制改革政策,这对于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应用性研究项目来说,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无疑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但是,农业科研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科研单位不同于其他科研单位,农业科研成果不同于其他科研成果(研制周期长、费用高),在农民素质尚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了解有一个较长过程的情况下,不加区别地把农业科技改革采取与其他科技改革相同的政策,必然难以实现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些地方近年来对农技推广部门采取“绝粮继奶”政策,使原来正需建设的农技服务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更加恶化;而在农业科研上,一些采取了“保住一头”的绝对倾斜政策的单位,对“放开一片”缺乏配套政策,“放开一片”成为“放散一片”,人员流失、跳槽、转业现象相当严重,使本已薄弱的农业科技队伍更加脆弱。这种状况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在农业产品购销政策上,虽然随着农业市场化的推进,国家作了相应的调整,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我国五大类农产品的购销政策仍然未与市场完全接轨,这对今后农业持续发展必然形成不利影响。
2.3 农业投入环境
就目前看,我国农业的投入环境并不令人乐观。①在资金投入上,不同的投资主体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均有程度不同的减少。首先政府对农业投入的部分处于不断下降,如国家固定资产总额用于农业比重由1980年的7.1%下降到1985年的2.7%,近10年来又降到2%,1996年初为1.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由1980年9.3%,降到1994年的1.7%;国家用于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六五”期间为9.6%,“七五”则降到8.28%。其次,农村集体投资用于农业建设的比重也在持续下跌,如全国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农业建设的比重由1981—1983年的30%下降到1993年的3.8%。第三,农业个人投资由于农业效益低而缺乏积极性,许多农民除一些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外,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在农户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中,农业的比重由1981年的28%下降到1993年的12.7%。与此相对应,近年来农业及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却极为突出。1993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存贷差额高达1153.4亿元,其中农户存款为3756.2亿元,而农户贷款仅880.6亿元,且农户资金投向倾斜二、三产业十分普遍。这种通过各种途径使农村资金向城市市场倒流(如农民携资进城办企经商,购买户口等),农业资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行、信用社在资金的投向上忽视农业,全国农业贷款占国家银行贷款的比重趋于下降,1991—1993年分别为6.7%、5.59%和5.47%;1994年农业贷款占全国农村贷款的比重下降到22.1%,低于“七五”平均水平。由于投资减少,使农业生产资料实物投入相对下降,如1993年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总额比1992年增加5.17%,低于同期的14.1%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指数。②在科技投入上,由于资金短缺及有关政策上的原因,使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和失散流失问题严重。在推广上,1993年全国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经费全部或部分削减的有920个,占全国县级总数的43%,乡级推广站“断奶”的有1.9万个,占全国已建乡站的40%,其中有9034个乡全部中断了事业费,50%的乡农技站只能发60%—70%工资。这一状况使近年来毕业到农业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已流失30%—40%,四川省有50%农口大中专生改行他业。推广队伍的不稳加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每年取得约7000项成果,大范围转化的仅有30%。在科研上,因经费不足几乎使一些科研单位处于不良运转。据统计,1986—1989年间,国家对农业科研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为负增长。在农业科技基础上,农村青年进入大中专后,不愿返回乡里,农村在职培养起来的青年人,也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近年来农业大专院校的基本专业——农学、土化、牧医、植保等生源严重短缺,即使在校学生,其专业思想也明显松动;至于在农村职业高中中的农业教育情况更差,如农林牧专业招生数由1984年的32.5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16.4万人。③在劳力投入上,从农劳力素质下降。随着城市全方位开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国已有40%以上的农村强壮劳力投入到非农产业。同时,长久以来的农内外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并有扩大趋势,使得从农人员日益觉得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从而在纷纷跳农门的过程中致使耕地荒芜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农业生产经营粗放。据有关资料,我国农村妇女在国内承担着60%的农活,个别地方高达80%,而农村青壮劳力却主要从事二、三产业,辅助劳力从事农业生产,从农劳力趋向弱化,活动在田地里的“三八”(妇女)、“六一”(儿童)、“六五”(65岁以上的老人)部队有心无力地敷衍着禾苗的情景,已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此外,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23%,小学文化程度为39%,且在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农村劳力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有10%的属于文盲半文盲,即使在每年由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返乡的1100万农村“三后生”中,因存在与农业教育和农业实践相脱离的教学而使之成为“农盲”。这种素质偏低的农业劳动者队伍,不仅使70%的农业新技术难以顺利地推广到位,而且还时常地发生着“机害、药害、肥害”现象,从而在农业生产上对科技进步作用的提高形成极大障碍,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4 农业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定了今后农业发展必须走向市场化环境的命题,促使农业在市场中寻求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及模式,而商品经济阶段的不可逾越地预示出农业的持续发展只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得以良好的实现。由于文化素质较差,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加上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和计划体制的影响,使农民对市场经济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适应,如有些农民在初涉商河而遭受轻微的挫折后便迅速折返回原来的生活模式,在生产上的“一轰而上,一轰而下”所造成的经济振荡,更加剧了农民对市场经济的畏惧心理。其次,农村要素市场发育较差。在广大农村,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力,名存实亡,由民间自发形成的资金市场(如民间借贷)、劳动力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等等却因层次低、不规范而对农业发展弊多利少,如高利贷的出现、假冒伪劣农药、化肥、农膜、种子的充斥、大量童工的产生等等,无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推进产生消极作用。第三,政府市场经济管理职能弱。一方面对农村市场设施建设不够,另一方面在市场管理上表现乏力,在许多农副产品的批发或零售市场,一些政府部门只管征收税费,不问市场秩序,缺乏维护市场正常运转的措施,造成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的地痞分子肆无忌惮,扰乱市场,严重损伤着市场经济形象,在农民的心中留下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十分不利的阴影。所有这些,说明了农村市场环境对农业今后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5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首先是土地退化问题的产生和严重发展。在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8万km[2,],沙化土地153万km[2,],均较以前有所增长,且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草场由于超载过啃而使产草量显著降低,平均下降率为30%—50%,优质牧草盖度下降15.4%—32.6%;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已占到耕地的12%;有机肥料施用、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其次,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生成。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灾害种类越来越多,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大。就农作物而言,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四五”期间平均为27%,“七五”至“八五”期间则增加到52%;农作物气象灾害年均受灾面积50年代为3.34亿亩,80年代为6.23亿亩,1990—1993年为7.28亿亩,呈直线上升。1994年,在大江大河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仍发生了重大的洪涝灾害,呈现出“小河翻大浪,小水成大灾”的特征;1995年,南涝北旱且范围极大,在鄂、湘、赣、皖、粤、桂、云等省区产生一连串洪涝灾害的同时,北方的陕、晋、蒙、宁、陇、新、豫却旱情不断,出现黄河断流千余里的罕见现象,全年损失高达1800亿元人民币,使农业生产损失严重。第三,农业环境污染猖獗。在许多地方,急功近利的经济快速增长思想,忽视了环境保护,形成了破坏大于治理,环境改善赶不上农业发展要求的局面。1989—1995年全国每年发生急性污染事故3000多件,其中60%—80%是农牧渔业污染事故,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在10亿元以上。据统计,目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其中污水灌溉农田0.495亿亩,大气污染农田0.975亿亩,固体废物堆存侵占农田及垃圾污泥农用不当污染农田0.135亿亩。在水域上,全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2800km的河水鱼虾基本绝迹,2.5万km的河流水质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3 走向21世纪现代化农业的特点、途径与模式
3.1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点
①综合性:现代化农业是从大农业出发,突破了以“农”为本的陈旧观念。结合资源条件,通过生物多样,立体配置,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创建和谐的生态系统,注重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社会文明把长短效益结合起来,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促进自然资源再生产良性循环,从而使现代化农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体系。②整体性:现代化农业,其内涵有周期长的林、渔业,周期短的农作物、动植物,它们在生态系统内部,有适宜“当量”比例和功能组成,由生物间的互利共生,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构成了和谐、循环、再生的整体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③适应性:我国农业资源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社会经济状况各异。现代化农业将遵循“顺天时、应地利、和人意”的法则,创造出千姿百态、内容丰富的多样模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地优势。④集约化:现代化农业,彻底改变了我国部分地方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习惯,使土地利用集约、劳力集约、技术集约、投入集约、经营集约。它强调用现代化工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武装农业,将低效益的传统农业改造成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品型的协调发展现代化农业。⑤高效性:现代化农业,是对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有利于增强农业承灾能力,而且还能改善人们生存环境,增强农民经济收入的功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生产出数多质好的农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现代化农业可以形成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⑥持续性:现代化农业是建立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农业研究与发展,应合理利用水肥资源,综合利用再生与不再生能源,减少化肥使用,增加绿肥和农家肥的使用;发展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发展有害动植物管理体系,保护天敌和推广生物杀虫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强农产品储藏与加工。
3.2 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途径和模式
发展现代化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包括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资源配置结构等),应达到以下目标:①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特别是要保持种植业和粮食生产应用的发展速度;②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③有利于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④有利于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⑤有利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民达到小康水平。
还应坚持以下原则:①以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②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④坚持综合利用全部国土资源;⑤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⑥坚持市场经济;⑦坚持宏观调控。
在模式上已有种种探索,归纳起来有:①高效种植模式:立足于挖掘现有耕地潜力,以提高效益为目标,重点发展几种高效种植作物,优化种植业结构,主要是立体农业种植和保护地栽培。②农牧结合模式:充分利用种养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粮食转化和秸杆过腹还田,依靠畜产品增殖和增加有机肥料,达到农牧结合,提高效益的目的。③种养加工结合模式:以种植为基础,带动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加工业带动畜牧业,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价值,把农产品的生物转化增殖与加工培植结合起来,形成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效益。④城效经济模式:以城市市场为导向,分区域开发林牧副渔业,满足市场供应,在实施中采取高技术、高投入,实行集约化经营方式,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⑤农工商结合模式: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为龙头,以工业和加工业为主体,把农业、工业与商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商业贸易带动工业和加工业,以工补农带动农业生产,实现工农商的多项多次增殖,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⑥林特经济模式:以当地林特资源和气候资源等为基础,通过开发利用经济林木、桑蚕、食用菌、果树和药材等,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形成当地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增值增效。⑦庭院经济模式:充分利用庭院和房前屋后空地,开展养殖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小型加工和编织业等,把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综合开发。⑧内外贸经济模式:以国内外市场为依托,发挥劳动力资源充足、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开创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出口创汇的新局面,将名特优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国内外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⑨农科教结合模式:以科技为纽带,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科技进步的作用达50%以上,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益,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现代化。
4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科学决策
①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产业。②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适度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③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乡村集体组织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联合组织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④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控制农产品供给,加强政府库存吞吐调节,实行农产品最低保护价。⑤大力支持农用工业的发展,增强现代化农业发展后劲。
4.2 切实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①要稳定粮食面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②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搞好黑龙江、新疆和黄淮海等地区的连片开发。③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实施“种子工程”,推广节肥等适用技术。④继续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粮食调出省、区要提高粮食商品率,调入省、区要提高粮食自给率。⑤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北增南减,南方稻谷产量下降,而大米又是我国居民的基本口粮,尤其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要发挥自然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优势,率先建立起发达的农业。⑥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把发展养殖业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发展水产和耗粮少的家畜家禽,改善食物结构,缓解对粮食的压力。⑦加强林业建设,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保护原始森林,发展人工林,重点抓好防护林体系,速生林基地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促进林产工业发展。⑧积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起来,促进贸工农一体化,不断提高加工深度。⑨加快发展以化肥为重点的农用工业,加快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增加农膜原料产量,调整农、地膜用料结构,改进大型农机具,发展中小型农机具。⑩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4.3 合理分流劳动力,完善政策体制
首先改革现有用工制度,招工时取消户籍限制,对所有的职工实行合同聘用,一视同仁。其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市场法规,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强信息服务。再次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要求,制定有关法律,实行跨地区流动。第四,对初次就业的农民都要经过培训,同时,劳务部门要兴办各种培训班,讲习班,对流动的农民有计划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增强其适应市场的能力。最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多渠道分流和疏导。
4.4 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集体经济
①明晰产权和经营目标,灵活开展经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接受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②通过股份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积极鼓励和组织企业之间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联合,组建股份集团,扩大经营规模。③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更好地向外界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特别要搞好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的建设,适应企业外向发展的需要。④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加强对外交流,开创对外贸易的新局面。⑤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小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途径集资。
4.5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科学水平
社会发展告诉我们,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应充分调动农村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实行社会化,多渠道办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做好初中后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培养急需人才,制定完善的人才进入农村机制,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广泛推广农业高产技术,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科教资金的投入,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使农业科技健康顺利的发展。利用社会力量,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科盲,扼制中小学辍学经商和“读书无用”的苗头。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走出困境论文; 种植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