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新的、独特的--对北京市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的分析_文科综合论文

推陈出新独树一帜——试析北京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推陈出新论文,北京论文,文科综合论文,独树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北京市开始自主命制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经过五年的探索,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已隐然具一家之风格,并且得到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普遍的认可乃至较高的评价。纵观近几年北京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不难看出,命题者始终坚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学科能力为核心、以学科素养为主导的命题原则,将史学观点、史学方法、人文素养、教育功能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较好地实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目的和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试题立意新颖,时代感强,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内容和形式亦不断进行创新尝试,推陈出新,另辟蹊径,使人感到独树一帜,特色鲜明,体现了北京市单独命题改革的思路。

一、立足基础,突出能力,导向性强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北京高考历史试题也不例外,绝大多数题目都是基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近三年北京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的考点就是例证(具体见下表)。

从下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历史试题考点都在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以及现行中学历史教材范围之内,而且都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基本史实。通俗地说,就是教材中的大字、大事。试题选材不偏、不怪、不超纲,对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与启示作用。

近几年来,北京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除了考查教材中主干知识和基本史实外,还对“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范围尽量追求高覆盖率。因为对教材的高覆盖,有利于试题效度、信度的实现。从2007年起,北京卷的历史主观性试题以及客观性试题均考查了教材主干知识与重点内容,实现了对教材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超过七成的较高覆盖率。就试卷结构言,历史选择题扩大为6组,拓展了覆盖知识的空间;选择题备选项的设计同样追求高覆盖率,在文综卷试题总量较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对“考试说明”规定内容最大的知识覆盖。如2007年客观题第12、13题,时空跨度大,涉及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不仅考查了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基础知识,并且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宋元时期民族融合带来的历史变化和历史进步的认识。又如第22题,依托教材有关内容,基本全面考查了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了解情况;试题图文并茂,重点考查了学生对有关机器发明、发明家、动力、时代变化等16个知识点的学习与认识。再如主观题第37题第(2)问,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几乎囊括了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对孙中山、毛泽东这两位20世纪伟人领导探索中国民主共和国道路的过程的理解与认识。2008年的历史试题更是如此,仅四道选择题(20~23题)就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四大专题,即资本主义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史、社会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客观试题第37题是一道典型的“小切口,大跨度”的学科内综合题,该题以民生问题为牵引,围绕社会改革与发展这一主线,带领应试者穿越时空隧道,深入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解决这一重大问题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该题在纵向上实现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综合;该题的立意在于,通过设置兼顾社会多个领域的史实,引导考生深刻体会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旨在带给学生深刻的历史感受。历史高考试题对教材内容主干线索、重点知识呈现多少直接影响着高中历史教学。一线教师一直呼吁试题能够实现对教材内容较高覆盖的要求,在北京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除了重视考查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外,北京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还将考查触角直接指向学生对基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学以致用”是一切学习的最终目的。“史学活用”是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近年来,北京历史试题重视文科综合的“问题立意”,而就呈现形式言,“问题立意”是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主干知识为中心设计的问题组合,强化对能力的考查,综合问题几乎都体现了现实热点与历史的结合。如2007年第12、13题从历史地理学的新观点切入,考查了对2000多年民族关系发展历史的认识;第16、17题以“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为牵引,考查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认识;第18、19题以“国共两党均曾经历由夺取政权向执掌政权转变的考验”入题,考查了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第20、21题以“认识世界及其发展大势,有助于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切入,考查了学生从微观和宏观结合角度认识世界的知识。全卷试题的综合立意与现实联系紧密,可以看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价值。又如第23题,题目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一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切入,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罪行的认识,题目创设的知识情境针对当代世界的现实问题具有极强的警示价值。但是,历史本身有自己的体系和基本范围,不能简单地成为时事的解释。上述试题都不是简单地以当前热点问题直接切入,而是隐性介入社会热点,引导学生用历史的方法关注社会现实,又用与现实联系的角度认识历史。这种“问题立意”是“能力立意”的强化,它是在一种新的立意(现实热点问题与历史的联系)下对历史知识的重新整合,提出了新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形成了新的认识。在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命题者更是充分运用课外文献、照片、画面、地图、数据、表格等多种材料,较全面地考查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理性、健康的思维品质,充分体现了“问题立意”的指导思想。如选择题第14、15题以及所有的非选择题都有这样的取向,特别是第15~19题:

15.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C)

18.观察图7(图略)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箭楼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是(B)

①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

②见证了北京屈辱与新生的历史

③帝制时代结束后曾为文化场所

④现在建筑主体建于清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19.《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C)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

这些题目的设计来源于基础知识,落脚却在能力考查,真正体现了突出基础、注重能力、“学以致用”“史学活用”的思想。纵观几年来北京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都非常注重于考查学生认识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学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贴近现实,不避热点,人文性强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学习的目的与功能之一,就是汲取历史现象中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与能力,辨别各种文化内涵和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以丰富人们情感,并通过对这种人性与情感的感悟建立起对社会、对现实的理性反思。北京高考历史题一向重视这种理性的反思。从近几年文科综合卷看,年年都有联系当年重大社会热点与历史纪念活动的试题,这些试题贴近现实,不避热点,人文性强。2008年文科综合卷更是如此。试题一开始就直接切入了当前社会重大问题,即抗震救灾这一热点问题。该重大问题设计在选择题中,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学科价值,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凸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且,“北京晚报题”“王安石变法与关注民生题”“近代教育与民生(中共“十七大”认为,教育也属于民生问题)题”“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题”“世纪伟人与改革开放题”“人文奥运与圣火在江西题”等,都与现实的重大社会热点高度相关。试题以“问题立意”的形式对“热点”问题作了巧妙的回应,这当然也会给文科综合带来风险。但是,与社会上流传的复习资料的成题相比,虽然热点相同,但命题者凭着深厚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命题技巧,使北京高考历史题在问题的立意、知识的整合和设问的角度等方面都有了令人折服的创新。创新化解了风险,学科内综合题和政史地三科综合题的数据统计都呈现了良好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易度,比较好地实现了题目的考查功能。2008年整份试卷几乎都以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为载体,且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真正做到了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有机结合。试题设计的自然、朴实、含蓄,但又不失历史的厚重、深刻、反思。关注民生、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思想解放、和谐社会、科技革命、北京奥运等一系列既体现国家意志,又是老百姓关注的与现实联系密切的重大时政热点现象,在北京卷中均有体现。这说明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倾向从人类文明的视角出发,在主干知识范围内选取有史学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主题。

北京高考历史试题的人文性还体现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上,试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难易适当,表述亲切。许多试题都列出了示例,给学生以醒目和有效的提示,使其能迅速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充满了人文的关怀。

三、呈现灵活,设计新颖,开放性强

构思精巧,设计新颖,形式多样,打破传统模式,突出开放性,是北京高考历史试题的第三大特点。这一特点在2008年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中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就试题设计看,有文物信息题、多元理解题、图片判断题、数据表格处理题和文献资料分析题等多种形式,而且材料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特别是近三年的第37题,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评析如下:

2006年第37题: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回答:

(1)展览一:18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题目内容略)

(2)展览二: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题目内容略)

(3)展览三: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人类文明(题目内容略)

(4)展览四:当代文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题目内容略)

2008年第37题: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题目内容略)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4分)

主题发言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

发言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题目内容略)

(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4分)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4分)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断(题目内容略)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8分)

主题发言四:世纪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题目内容略)

(4)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12分)

提示:下列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以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__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___________

关于新时期的外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认为,试题设计新颖,呈现方式灵活,看似简单,但立意深刻,主旨是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道路、方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认识。这样的试题既有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也有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还有古今中外问题综合对比的思考,要求学生在行文作答中要有“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虽然有些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学生却是乐于接受的。

四、着眼课改,彰显理念,前瞻性强

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会对课改的全面深入与发展产生影响,北京高考改革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

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彰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北京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的第四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试题突出了题目的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所有选择题都是通过文字材料、图文材料而营造问题情境,突出了信息释读能力的考查。二是突出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考查,特别是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总结答案,突出了学习过程的考查。三是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增加了答案的开放性。

北京高考历史试题尽管非常重视历史基础知识,但绝非繁难偏旧的内容,而是精选了对学生终身受益的主干知识进行考查。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这方面,北京卷也做了有益的探索,评析如下:

2006年第37题(同上,略)。

2007第37题: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史料研习(题目内容略)

(2)理论指导(题目内容略)

(3)社会调查(题目内容略)

(4)问题讨论(题目内容略)

2008年第37题“主题发言题”。

尤其是2008年第37题“主题发言题”,在考查方法上,采取了小组研习,主题会议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考题形式,使考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的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北京地区人权报告题”“人文奥运与圣火在江西题”等,也都有效地考查了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认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矛盾与关系的能力,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特点。题目既着眼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又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又凸显了课改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精神,前瞻性强。不仅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很好的引领作用,而且对高考改革的导向性也十分明显。这些试题体现了命题者高超的命题技巧和深邃的课改精神。

五、关注前沿,渗透成果,学术性强

关注前沿,渗透史学研究方法与新成果,引导教学改革朝科学、渐进、合理的层次推进,是北京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的第五大特点。

我们认为,北京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不仅尊重教材、依托教材,而且尊重科学与学科特点。依托史学的新成果,建构新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的新的科学认识,历来是北京历史命题一直坚持与探索的。如5年6套北京文科综合试题(含一套春季高考题)中,分量最重的学科内大综合题都被称为创新题,这是因为题目是建立在文明史观下的新设计。这样的题目,对比教材内容,一线教师感到出乎意料,再看题目渗透的科学观点,又认为是情理之中。再有,题目设计更重视用历史事实说话,题干及其答案都不是简单移植课本内容,而是渗透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方法。北京历史试题使用新的史学观点,往往不是正面考查新观点,只是用它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或切入角度,答案仍然力求回到教材的知识情境中。这样的设计与考查,一线师生都能接受,不会感到变化突然,陡增压力。史学研究新成果介入试题的目的,一是要保证试题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二是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适应新的课改的正确导向。如使用古代气温变化引发民族冲突与战争,这是教材中从未述及的历史观点,但这又是历史地理学主流观点,试题仅把它作为一种切入历史情境的视角,然而体现的则是试题的科学性与学术性。从上述观点出发,试题在民族问题上,引导的认识突破了民族战争本身的是与非、对与错的简单结论,而用历史的眼光去客观地看中国历史上民族冲突,客观认识上述过程带来的历史变化,这种视角本身就是科学发展价值观念的体现。

标签:;  ;  ;  ;  

提出新的、独特的--对北京市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的分析_文科综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